家长注意!男孩女孩都会遇到,危险的“14岁现象”,这样做最有效!
深冬季节,疫情重燃,很多学校已经匆匆开始放假了。
但还是有些学校正在备战期末考试。
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总结小学迎接高中,非常重要。
我平时面对各位家长的咨询,说实话真的很忙,因为有很多问题都是一样的,也许十个孩子会出现十种问题,但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
比如孩子不爱学习,老师沉迷于游戏
天天学习到12点,成绩就是上不去
全身心的努力,只得到60分的回报,开始抵触学习
易躁易怒,无法沉下心来学习
畏难情绪严重,对学习没兴趣,动不动就说“不想学了”
父母越是管教,孩子越不学,逆反心理严重等等。
以上都是踏入初中以后,孩子进入青春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很容易指责孩子不努力学习,但实际上一味地强调努力很容易陷入误区,努力≠成绩提升!
我认为孩子到了14岁,学习将面临一大坎儿,进一步可以冲向学霸,退一步瞬间掉成学渣!
这几大“14岁现象”一旦处理不好,不仅耽误孩子上高中,更是贻害无穷!
十四岁可以说是一个很敏感的年龄,正处于青春期,作为父母来说管教上是轻不得重不得。
很多家长都在为这个年纪的孩子头疼,其实说实话这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我也是从那个年龄过来的,这时候的心理应该是一样的,只是咱们那时候没有这么多的游戏,信息,玩乐的方式而已。
所以首先一定要理解孩子,不能用过于强硬的态度对待他。
孩子实际上是最辛苦的,不管他们学习怎么样,每天都要十几个小时面对作业,学习早出晚归,我这么说对吗?
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他们还不能像成年人一样去释放压力。
这时候玩玩手机,听听音乐就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要是过了,就要合理引导不能强行制止。
我也会跟来向我咨询的家长一一细说,从三个方面来解决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
一、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作为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无法自拔,是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自暴自弃还是其他的诱惑因素,这些问题要搞清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个时候家长先不要着急去苛责孩子,先从自身找找原因,是不是作为家长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
或者说学习上的问题没有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和进步?
充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对症下药才能解决掉问题。
二、多跟孩子交流沟通
在咱们国内,父母大多数属于掌控型,这一类父母都想让孩子听话,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
他们只想让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其实这就是家长跟孩子沟通的少了。
孩子的唯一依靠就是父母,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需要父母的帮助。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给予他的是责备的话,那么他们会很失望,不再信任父母,这就很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给他带来的快感。
三、父母做好榜样了吗?
首先我认为孩子会整天沉迷玩游戏是父母责任的缺失。
如果父母一开始就能注意到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就能加于限制跟引导的话,不至于会整天沉迷于游戏。
我觉得父母得做好榜样,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父母自己整天捧着手机玩如何教导孩子不玩手机,如何在孩子面前有说服力?
其次、多关心孩子,多跟孩子参加一些亲子活动,例如假日一起跟孩子去旅行,一起做家务。
再次、通过良好的沟通跟孩子约法三章,每天规定哪些时间点给玩,哪些时间点不给玩,如能完成以上规定,适当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14岁的孩子正是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青春期的问题就占60%。
在这个时期,无论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他们的生理都已经开始了发育,在心理方面呢,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首先情绪波动比较大,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也发展迅速了,这时候,他们的情绪就会多变。
所以当他们自己预计办的事情,在办的过程中有时就会有跳跃性,所以留给我们家长的印象好像是在拖延。
我觉得此时我们做家长的,先不要焦虑,也不要着急。
应该引导他们给自己设置一个能够达到的,小一点儿的目标,小目标毕竟省事省力,如果小目标达到了,他们就会有获得感,喜悦感。
在这样积极情绪以及成就感的影响下,或许孩子就会对自己所定的目标有了一定的目的性。
而后,一定会慢慢脱离拖延症,而做到做事专心致志。
最后是关于早恋的问题。
我觉得家长不用把孩子的早恋当成洪水猛兽一样去对待,只要引导得好,孩子可以很平稳地度过。
14岁,初中的孩子有早恋倾向,证明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青春期的萌动,这非常正常,因为我们也从那样的年纪经过。
我觉得和孩子沟通要平等对话,巧妙引导。
那么当发现孩子开始恋爱了,父母到底该怎么办?
第一,不要反应过激,我们反应越大,引起孩子叛逆心理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做一个倾听者,在孩子提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建议。
第三,在孩子没有明确表示需要帮助日,只保持默默地关注,选择相信孩子,只要没有超越底线,让孩子处理,这也是孩子的一个成长必经的历程。
最后,提前给孩子准备青春期的相关书籍,让孩子了解这只是自己成长的一个阶段,从书中得到一些专业的心理指导,孩子自然会很好的处理这些成长的烦恼。
在沟通互动中,有时候感受比事实更重要。也许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做到了未来、希望和开放,但是孩子没有感受到,那么这样的对话就很难产生真正的价值。所以最好的辨识方式就是与孩子确认。
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仅作分享。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由于文章无法核实出处,如不慎侵害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