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15年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仍萦绕在耳畔时候,当白岩松“中国普通大学建设祖国,中国名校大学支援世界”还在振聋发聩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好像在悄悄的变化了。清北复交以及各种海外名校之类的学校的毕业生,正在悄悄地收割中小学教师头部岗位了。
如果所有层次学校的毕业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去抢中小学教师岗位,那只能说体制外的就业环境越来越不好,自然的促使更多人更愿意选择相对稳定的工作。普通人创业/工作升职致富的时代基本过去了。都是人精。正常想想就知道该选啥了。清北毕业想更赚钱的话是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可以赚比高中教师高出两三倍的工作也不少,但折算几个来回,却还是不划算的。还要面临着被资本家压榨卖命,更可能的是35失业风险。
在北上广深选中小学老师的博弈原因无非那么几个。首先是户口,没户口留下来,你孩子到哪上学?有户口就能够解决子女教育,还连带省了学区房的钱。二是养家糊口的薪水。在北京,年薪一般达到20-30w,而其他能拿京户的,如事业单位、中央部委等第一年惨的月薪可以3000不到,很多年薪在10w-15w量级。还有违规的但不菲的,民不举官不究的课外辅导收入,后期可以转教育机构捞金。三是相比于公务员/国企/金融,对家庭背景要求较低,但能获得相对可以的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四是相对轻松的工作时间,寒暑假150天左右,甚至好的学校反而素质教育不补课放学还早。五是相对单纯的职场,稳定且体面的工作。简单点,就是轻松中的高工资。
那么,这些学校给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工资到底有多好呢?龙华区2020届招聘公告清楚地写明:提供事业单位正式编制;年薪本科生26万以上,研究生28万以上;全日制博士奖励20万,优秀毕业生奖励3-8万,并将为受聘者优先申请人才住房、长租公寓等。全年带薪休假165天带事业编,稳定压倒996不再让你颠沛流离等等隐形福利,就不提了。
年薪28万,什么概念?按照25岁入职、60岁退休、工作35年计,在工资永远不变条件下,人生总收入近1000万人民币。据日本《东洋经济新闻社》2020年调查,在东亚人均GDP最高的大城市东京都,500家大公司的员工人生总收入折合人民币1411万。而深圳人均GDP在3万美元,东京都的人均GDP在7万美元,深圳在人均GDP只有东京都不到一半的时候,公立教师人生总收入就达到了东京都500家大公司平均的7成。想都不用想,东京都的企业工作日肯定要上班,甚至加班;而深圳的公立教师每年有少一半的时间在带薪休假。只能说,深圳的公立中小学教师工资真是高,待遇真是好。根据东京的工资水平,不难预测,深圳很多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即便产业升级成功到日本水平,也不会比深圳公办中小学在编教师待遇福利好多少。当工程师那么累,产业升级成功也还是这收入水平了。北清毕业生为何不去中小学教师岗位呢?
很多一二线城市的知名顶尖中小学,都在大力招聘北清毕业生进入教师岗位,比如广州执信中学,杭州学军中学,武汉华师大一附中。网上也可以轻松搜到诸如成都、南京、重庆、西安、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中小学发布的招聘北清毕业生信息。在吸引清华北大毕业生走上中小学岗位这件事情上,宣传最广的还是深圳。那么,一二线城市为什么要用如此高的薪资吸引名牌大学毕业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教师岗位?因为双赢。
一是城市赢。这对大城市的发展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因为传统的降低户口、发放补贴等已经不算新鲜的招数了,甚至有点老旧了。而这样招聘,除了吸引清北的毕业生,还长期免费在网上打广告宣传,获得更多的流量,吸引更多的人过来添砖加瓦。而每年招100位清华北大毕业的中小学教师,按照人均年收入60万,年财政支出6000万。开一个套均价300万的上车盘,卖30套房,这点钱轻松就收回来了。
二是市民赢。交的税与其用来挖路修路,不如拿来聘请名师。这些北清毕业的教师,普遍是高考的赢家,不管适不适合教学,对学校的升学率和教育质量,肯定是有提升的。更别提他们的开阔的多元知识联系、前沿的学科研究成果、辩证的思维导向,甚至是终身学习的习惯和精神。随着对北清毕业生教书的宣传,会让所有的已是及潜在的市民觉得,只要定居这个城市,孩子的老师都将是北清毕业精英。想定居,买房,学区房。房价必涨一波,满意度+100%。看到高房价,为了买房并融入这个城市,就会更努力工作。市民们努力奋斗,经济就持续高发,房价就能更高,财政收入就能升,名校教师就能更多,公务员和教师们的收入就能再上一层楼,妥妥的闭合环。一些囿于生活成本、工作高压力大而想离开深圳的老板及企业中高层,也会为了孩子的前途,选择留下。清北的学生获得体面收入,深圳的学生获得名师,最终受益的还是市民。
当前,教育行业正在飞速变革的时期,非常需要大量拥有思考能力的人才。公办教师高薪化也是未来趋势。有个教育部副部长就说过:“如果公办教师待遇过低,他们随便看到一个家长都比自己条件好,上课时就容易给孩子们灌输负能量。”以前不读师范,是因为薪酬性价比低,外面世界更精彩。现在要读师范,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什么叫贵人贵己贵行业?这个就是。深圳带头,广州跟上,广州老师的薪酬也大幅提高了,而广州的门槛低多了。什么叫推广复制特区经验?这就叫广东速度。华南师范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十年前一直就是一本线高一点,比双非的广外分数都低很多,跟华农差不多,属于超跌状态。而这五年,分数反超广外逐步上升,外省要报就要985分数了,现在每年分数还在爬升。判断一个行业好不好,主要是看本行业的父母愿不愿意让自己孩子继续从事本行业。现在老师无疑就是性价比极高的岗位。
当一件事全国都知道了,意味着未来深圳老师的岗位竞争度会越来越高。所以趁着广州还在发扬“禾草盖珍珠,有钱怕人知”的优良传统,赶紧把握机会了。再过多两年,华师在广州想入编就没那么容易了。同样,按照这样的趋势,顶尖中小学,留给北清毕业生的时间,也不多了。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此种现象反应了中国高等教育超前于相关产业升级进程,不是人才太多了,而是优质岗位太少了,社会并没有办法提供足够多的高质量岗位。本质上是人口数量人才质量,和产业质量的矛盾,更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和科技问题。优质岗位想要足够多,需要扩大就业市场,就要有产业。有两种高端岗位的摇篮。一种是是资源分配集团,比如美国的金融行业,印刷美元,收割全球。我们没有全球霸权,自然没戏。另一种是高科技产业。可口可乐不需要多少名校经纪人,他们更需要廉价劳动力;而谷歌却需要数十万工程师。有人说,如果把硅谷搬到中国,至少能解决清北十年毕业生的前程;而把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抢过来,把高校和研发机构搬过来,清北的毕业生才不用去教中小学。如果我们的高科技产业处在领先地位,自然需要清北毕业生去做研发来保持这种地位。中国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如果全产业里没有五分之一做到全球领先,就肯定会相对优质岗位少。在此情况下,教师在稳定和清闲的工作里,相对工资高一些。聪明人的选择,至少总是当时的最优解。但是,让一个本来能在研发岗搞技术创新的人,去做普通本科也能做的事情,本身是对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如果不能给天才们创造一两万个,与之能力匹配的高端岗位,这不是什么好事,恰恰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此种现象也会导致,城乡间、城市间、东西部间,教育差异越来越大。城市学生疯狂内卷,乡镇和部分县市的学生自暴自弃。中西部许多地方,非重点高中考上985/211的学生,加起来可能都没几个重点学校高。大家都知道,只要考上头部高中,就能进好大学,所以头部高中的竞争也加大了。如今,清北这类学生的降维打击中小学,本质是把高中教育提前化。清北毕业生的到来,正是这个趋势的一个注脚。清北这一档的学生当老师,学生最大的收益是他们站的肩膀更高了,他们有机会从一开始就以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但同时,存在大量的学校,老师二本,三本毕业,自己都学不好,学校教研组也就是一些普通老师。这样的学校即使收到了好生源,大概率高考考不过这类能招清北学生的学校。西部乡村的10后们可以躺平了,城市中产家庭的10后也许或者,哎。作为一个曾经的做题家,看着这个趋势都有点于心不忍,五味杂陈。
也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未来教师这个行业肯定不会如很多人所想的越来越香。因为这些院校之所以能吸引清北毕业生,甚至只招清北毕业生,靠的就是自己开出的超常规待遇,其他学校的毕业生不要指望能有类似的待遇。与此同时,北清毕业生挤占的是教师行业的头部岗位,而其他部位的岗位自然要换次一等的学校的毕业生来竞争。在竞争变得激烈的情况下,待遇的议价权并不在毕业生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