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疗法又称谈话疗法,之所以能治愈心理疾病,主要涉及重塑“防御模式”、重塑“转换模式”、重塑人格等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转换模式?下面先看两个例子。
有一个三岁孩子,每当他想要一个玩具(或小食品)而没有得到父母的应允时,他做的第一动作就是“倒地打滚”,紧接着就是大声嚎哭(后来又发展到“以头撞墙”的程度),这时父母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赶快将其抱起,马上满足其欲望。结果在“谋略”一次次获得成功后,在他的潜意识中就建立起来了一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通过“自残”的方式实现欲望的“转换模式”。这就导致后来他与父母吵架时,由于在道德上他不能伤害父母,所以就自己照着自己的肚子刺了一刀。
同样也是另一个三岁孩子,有一次与父母一同走路,结果孩子被石头绊倒了,磕破了膝盖,而且流了血。奶奶要去扶,妈妈说“不要去管他”,妈妈只是回头看了孩子一眼,然后示意奶奶和她继续走路。你猜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欲哭无泪”,从地上爬起来后,摸了一下膝盖,然后就继续跟在父母身后走路了。后来,每当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什么的,总是先去亲她的妈妈,讨好一翻,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欲望”。长大后,他看起来很“成熟”。
02
同样是面对“欲而不达”的愤怒,为什么这两个孩子反应出的心理行为是不同的?
简单地说,当第一个孩子面对“欲而不达”的愤怒时,在他的头脑中会有一个声音“暗暗地”告诉他:“你可以去倒地打滚和大声哭泣,这样父母就会同意你的欲望了。”
当第二个孩子面对“欲而不达”的愤怒时,脑中会有一个声音“暗暗地”告诉你他:“倒地打滚是不行的,你只有让父母高兴,他们才有可能同意你的欲望”。
03
从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两个孩子的脑中都存在着一个在“暗暗地”指示他在遇到什么情况应该如何去做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脑中的一个指示系统,因为这个声音是“暗暗地”指示的,所以称为“暗示”。而这个指示系统就被称为“暗示系统”。由于人们平时在意识上意识不到暗示的存在,因此所有的暗示都是“潜意识”的。暗示系统就是潜意识系统。进一步说,是这个潜意识系统指导着他们表现出不同心理行为的。
清楚地说,人人脑中都存在着一个暗示系统(潜意识系统),这个系统会在我们遇到特定环境时,告诉我们如何去做,我们一切的心理行为都是由我们脑中的“暗示系统”——潜意识系统决定着的。
从两个孩子的心理行为上可以清楚看到,面对同一事件(如欲望和愤怒),他们的反应是不同的。而为什么他们的反应是不同的?因为他们脑中的暗示系统是不同的。因为暗示系统是由许多单个的暗示集合而成的功能单位,这个功能单位会将外界刺激(或由个人本能欲望发出的刺激)转换为一个人特定的心理行为。所以暗示系统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一个“能量转换系统”。因此对于两个孩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心理行为反应的原因是:他们对发泄愤怒和实现欲望的“转换模式”是不同的。
进一步说,人与人之所以不同,正是由于暗示系统就是潜意识系统的“转换模式”的习惯不同,不同的习惯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因此形成了“他们的人格不同”。
从而我们可以归纳:暗示系统=潜意识系统=转换系统=人格系统。
04
那么什么是人格呢?
简单地说,人格就是一个人面对怎样的环境时会作出怎样反应的“长期习惯性反应”。 每一个人格中都装了由许多个自我暗示组合成的“自我暗示系统”。这样的暗示系统会对特定的环境作出特定的一系列的组合反应。例如:有人喜欢话剧,有人却对之厌烦;有人面对别人的侮辱会大发雷霆,而有人却付之一笑。
因此,人格就是自我暗示系统的集成——既是潜意识系统的集成,或者说是转换模式系统的集成。
由于转换模式——心理防卫行为的不同最终决定了人格的不同。
当一个人把自己愤怒和欲望转换为社会规范允许的行为时,他的人格就是“高尚”的。比如,彬彬有礼、义正言辞、铲奸除恶的心理行为。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欲望转换为“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也不利己”的心理行为时,他的人格就是“卑劣”的。
因为心理疾病是在对“本能欲望”的“转换模式”中产生的(当然是过度的表现和错误的转换),
如果某些本能欲望没有得到合理的疏导(或者过度表现),就会导致“疾病”。例如:抑郁、焦虑、躁狂症和癔病等。
因此疏导就变得至关重要。疏导的方式就是本能欲望转换的方式。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治愈一个人的心理疾病,就要删除以前错误的疏导方式,进而重新塑造出健康无害的疏导方式——这等同于说:重新塑造转换模式——重新塑造暗示系统——重新塑造潜意识系统——重新塑造心理防卫行为——重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与自己和解:用禅的智慧治疗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