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让人泪崩的德国人,在深山支教20年,却被辱骂驱赶出国

这个世上,总是一些不为人所理解的“傻子”,他们为了别人付出了所有,到头来甚至都换不回一句感谢,却始终甘之如饴。

他最美好的青春都献给了中国,在深山支教20年,成为无数留守儿童最深爱、信赖的“爸爸”,却依然卷入恋童丑闻,被夺去国籍。

他叫卢安克,一个德国人从1997年开始深入到广西最艰苦的偏远山村支教,陪伴那里的留守儿童。他十几年如一日从青年变成了中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不要工资。在很多人的眼中,他是一个怪人,是一个避世的失败者,更甚至有人说他精神不正常。而当人们真正了解他的故事之后,和他相比,会觉得自己有无地自容。奇怪的是,卢安克在2015年突然消失再无音讯。

卢安克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他又为何消失了呢?

1968年9月卢安克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1992年夏天,卢安克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中国,在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一年,1996年底大学毕业半年后,卢安克就又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中国。他先在广西阳朔的农村呆了半年,意识到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首先应从教育开始,从1997年开始,卢安克来到广西东兰县赫拉乡建开村林广屯广拉队,这里只说壮语,他租下村民闲置的房子,让当地的失学青少年来这里学习,不收任何费用,只要管饭,并且不吃肉,从此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会经常看到一个外国人,带着一帮14到18岁的当地青少年,教他们说普通话,教她们识字,期间他还因为未办理外国人就业证,被罚款三千,被迫返回德国。

2003年3月卢安克来到离广林屯5小时山路的切烈乡板烈小学,这里不通电话,不通公路。他成为这里一名不拿工资的老师,负责音乐,美术,自然等课程,,他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五年级的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小河上一起设计并建造了水坝,卢安克更多的是通过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来教学,他还带领学生们勘察地形,由卢安克的哥哥赞助材料费,带领学生一起设计修出来全村唯一一条水泥路,他很少跟孩子们讲大道理更多的是陪伴孩子们一起去经历,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他认为:语言说过就会忘记,重要的是行动与经历,哪怕当时不能理解,为了能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来学习,他专门写了一个电视剧本《和平剑》然后组织同学们共同制作道具,共同配乐,共同出演,学生们做梦都想不到他们能够拍出电视剧,他们也理解了和平。理解了爱与被爱。这个班级也成为了全校最团结,氛围最好的班级。

在孩子们眼中卢安克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最亲的人,以至于很多学生都喊他老爸。他们一起爬树,玩泥巴,下河游泳,一起去感受大自然。卢安克认为学习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结果,而是找出每个人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由于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他们独自生活,每到周末卢安克就轮流住在这些学生家里,陪他们做饭聊天放牛干农活,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从此,这些偏远山区留守儿童的童年不是在灰色,不再是放纵他们变得五彩缤纷这些美好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卢安克对学生做了很多,他自己却像个苦行僧一般山寨的打码球衣下是他瘦骨嶙峋的身体,脚上是一双穿了多年开胶的球鞋。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肉,不要工资业余时做翻译赚的钱连同德国家里人每年支持他的500欧元生活费除去生活开支全部捐给了学校。

有人问他这种人生有什么意义呢?卢安克回答道:“人生有更大的乐趣,有比能表达更大的乐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04 年,他出了一次车祸,有一次他乘坐拖拉机在山路上出了严重的车祸同车人死亡,他也差点失去生命,脊柱被压缩三厘米,直到三年后才完全恢复,这一切并没有让他退缩。很多志愿者来到这里支教,最后不辞而别。而卢安克却觉得自己的命已经深深地扎根板烈他把一切都献给了这里。他说:我不会走,我的命跟他们的命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走了命就没了。

2007年4月,他的事迹终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推选为2006感动中国人物。当他得知这个消息时,马上要求退出。他说:“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了我,请别选我。我不想出名只是想做好自己的事。”对外界的各种刻意回避引起了很多人的猜疑,有人说他不正常,甚至有人说他是恋童癖。各种人的到访各种舆论让他负重不堪,2012年6月开始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和精神压力也由于家人的反对,他内心痛苦挣扎,难以选择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他多次回到德国修养,但他始终惦记着板烈的孩子们。

2014年4月,他再次回到中国,飞机一落地马上赶去板烈小学看望他的学生们。这次当地不再欢迎他,因为这两年由于他的存在一些媒体和一些狂热的崇拜者经常在学校周围游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和生活对孩子们的影响很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由卢安克编写的《乡村支教手册》《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教育》出版也标志着卢安克在农村的教育基本完结,是时候离开了,他说:“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不想去告诉别人这里该怎么说,也不想去干涉这里的教育了”。也许他累了,从此他离开了这里。

不知道卢安克离开这里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是失望还是满足……他把最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中国的山区。岁月不可重来,我想他也不会后悔,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很多人都说他给我们的教育上了一课,很多人又认为他不正常,人到中年一事无成。

但是恰恰相反,只有当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在常人眼里变得正常的时候,社会才真正的进步,山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卢安克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无数的年轻人。

我们似乎应该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卢安克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为了他的家,家人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他的学生,学生就是他的后代;如果一个人为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就是他的后代。

在接受采访后,柴静曾经这样写到:

“一旦了解了卢安克,就会引起人内心的冲突,人们不由自主地思考,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尝试和价值观产生疑问。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

一些现实,若想改变,就要去正视它。就算道阻且长,也要缓缓图之。

正如卢安克所说:“改变弱点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此后的漫长人生中,让我们一起慢慢改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