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一高中的违纪通报看得让常爸大跌眼镜。
通报方式全部都是“班级+姓名+违纪行为”,清清楚楚地被写在了学校公众号里。当然,这则通知大家已经看不到了,因为迫于压力,校方已经紧急“公关”删掉了。
常爸之前给大家说过,青春期的孩子最在乎的就是别人的评价。这么不遮不掩地在网上大肆通报批评,这传播效应比在操场上被公开羞辱更甚。这些孩子因为此事遭受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学校考虑过吗?
事实上,这还不是这则通知最奇葩的地方,更让人无语的是学校对“违纪行为”的认定:
“腿放在棉袄上”
“认真抠手”
“坐姿不端”
“不记笔记”
“打哈欠”
“头发像窗帘一样挡住脸”
“未进入状态”
……
一条条“违纪”表现被描述得事无巨细,读下来都快窒息了!
有人评论道“这学校应该教雕塑”。但是,估计雕塑也会被差评,因为雕塑虽然能保持坐姿端正,但无法“做笔记且进入状态”啊!他们应该教机器人,行动统一,答题标准又规范,时刻在线,永远精神饱满,45分钟一节课,一秒钟都不带走神的!
可人与机器最大的区别,就是有情绪,有人性。虽然他们是高三的学生,目前也是最应该努力冲刺的时刻,但他们首先是活生生的人啊!
咱们谁从小到大没在课堂上打过呵欠、走过神、做过小动作?这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人吗?大冬天的,怕冷,把棉袄放腿上怎么了?碍着谁了?
有人看到这则新闻评论道:“马上就放寒假了,放假就好了。”
放假真的就好了吗,就可以被允许“做人”了吗?
视频监控,作业打卡,假期比上学还累
因为疫情原因,河北部分中学早早地就放假了。
可是,有不少同学都反映,自己哪怕在家还得遵守学校的“朝五晚十”作息要求,而且为了确保学生做到,老师会在线盯着,学生要“确保自己在摄像头监控之下”。
一个上初中的孩子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说:
“现在我们每天都是5:40左右起床,早上6:00到7:00接受早读监控。上午7:55到10:40开视频会议,老师盯着写作业。中午是传作业和午休时间,不用开摄像头。午休后,下午13:55到17:55继续开视频会议,晚上19:00开总结班会。”
这是初中的学生,高中的孩子更惨。
不仅要开视频监控,还要担心不合格就被处罚。
“迟到”“进进出出”“摄像头角度不对”“有噪音”都属于不合格。被通报的次数超过3次,就需要家长陪着参加视频会议。
下面这张图是一个高二孩子的寒假作息时间表,从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0点半睡觉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哪怕是吃饭、喝水、上厕所这样的琐碎小事都被列了进去。
如此密密麻麻的表格,看得常爸头皮发麻,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
窒息!只剩下窒息!
更恐怖的是,哪怕没有视频监控,也不代表一个孩子能获得多少自由。
几天前,一位网友在微博上po出了自己陪弟弟写作业的艰辛历程:
不能提前做作业,每天都要严格按要求,让做什么做什么,每天都有十来项细碎无比的任务,找开根号找得满头大汗……
不仅仅是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也“难逃一劫”。
“读书打卡”“仰卧起坐打卡”“跳绳打卡”“英语打卡”……总之寒假就是各种打卡,不能让家长和孩子闲着。
不打卡,好像孩子就啥也没做,啥也没学。
问及学校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孩子不自律,担心开学啥都忘了”。可这么严密监控,恐怕有自律的孩子都要失控了。
本可以自己决定,是选择弯道超车,读万卷书,还是可以睡到天荒地老,或是玩到六亲不认的假期,全部变成了比996还要疯狂的打卡日、学习日。
说到这些话题,很多人的反应都和常爸一样:抵制、厌恶,同时心疼孩子。
但其实有时候,反观自己,莫不是也在企图/不知不觉地用同样方式困住了孩子?
叫好的同时,也问问孩子
2018年,一个名叫“赋思头环”的脑机接口头环走进了一所小学,有网友称其为“紧箍咒”。
因为这个头环简直就是孩子大脑的监控器,他们什么时候走神,都会反映到老师那里。
老师会得到一个数据统计,对孩子们的上课状态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模糊地提醒“注意认真听讲”,而是可以拿着数据对孩子说“你在几分几秒时走神了啊”。
这个头环不仅有教室版的,还有家庭版的,也就是专门给家长看的。
虽然这款产品被教育局禁止入校了,但却让无数家长热血沸腾。某宝、某东上这款产品正常销售,价格不菲,且得到无数家长好评。
就连创始人也说,家庭端的销量很好。
因为这款头环真的太好用了。头环前方的LED灯就可以显示孩子的专注程度,非常专注红灯,比较专注黄灯,走神是绿灯,多清晰!
哪怕家长不在跟前,一看头环传输的数据,就能知道孩子的学习状态。
就像这个家长评价的“买一个吧,省心”。
是啊,还有什么比直接监测和控制大脑更省心的教育方法呢!
“人工智能+教育”成了新时期教育的金字招牌。同年,某教育行业巨头也推出了“魔镜系统”,能识别孩子真懂还是装懂,能捕捉孩子举手、提问、走神、专注、喜怒哀乐等各种状态和情绪,然后生成数据,传给老师和家长。
家长老师欣然接受,美其名曰“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提升成绩”,可是常爸却只想到了那个被称为恐怖片的教育片《妈妈的遥控器》。
剧中,这个妈妈从没问过孩子被遥控是怎样的感觉。剧外,又有哪个家长愿意听孩子说:
“会头痛,有压迫感。”
这些家长的手段,和学校的高压管控相比,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学校口诛笔伐的家长,可能也是学校的帮凶,一起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剥夺了孩子的自由。
一个孩子经历了被高压控制的童年,长大了会怎么样?
高控之下,没有幸存者
2017年,有研究者对中美两国的初中生进行对比研究,调查了他们对父母教养行为的理解。
结果发现,中国的孩子比美国同龄人更能容忍家长的控制、辱骂,并且认为这是对他们成长有帮助的行为。
我们的专栏作者小马君说,这是他读过的最让人心寒的论文。我们的孩子已经懂事到让人心疼。
他们要经过多少次PUA,才能强迫自己接受这样畸形的观念:“打我是爱我,骂我是为我好。”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这是北大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对“空心人”的概括,又何尝不是对这些孩子的精准描述?
最近在一线城市对中国的青少年抽查发现,有抑郁焦虑倾向的孩子已经接近20%。每5个孩子中,可能就有1个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孩子,成为了这个时代最惨的牺牲品,但家长和老师又何曾得到过快乐。
每天结束上班996的家长,回到家还要上传孩子的作业、打印卷子、整理错题、拍视频录跳绳、做闯关游戏……当了家长都没资格做个吃瓜追剧的普通群众。
一直在幼儿园做一线教师和教师培训的小马君说:“以后再也不跟家长说‘耐心点’了,那都是胡扯!”因为如果不快马加鞭,孩子和家长自己都别想睡觉了,顺利实现007。
老师呢,也是有苦说不出。
一方面领导布置的任务不敢推,一方面还要承担巨大的工作量。
不仅仅是孩子、家长、老师,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被困在其中。
科技的进步,没有解放人类,反倒让我们更累了。
一个上初二的孩子说:“有摄像头拍摄,即便父母在身边,也不能和他们好好地待在一起。”
所以,去年小学生疯狂给钉钉打一星的行为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但是,攻击一个APP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治标不治本,就像一个人杀了人,大家却在攻击那把刀。
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在技术之外虑及人性,评估产品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否则技术就成了枷锁,人就成了工具的奴役。
这是一个很沉重也很现实的话题,常爸也解决不了。我只能尽力想办法,帮在时代洪流中被迫追随的家长和孩子争取那么一点点主动权。
说了这么多,问题来了,如果现实情况就是如此,作为家长,当我们既不能违抗学校规定又心疼孩子时,该怎么办呢?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俊在给教育工作者(比如学校的管理层)的培训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任何对老师成长或者孩子发展没有意义的事情,敷衍着做;任何对孩子成长和老师发展有意义的事情,尽力去折腾。”
敷衍,也许是一种应对方式。
家长不要对学校、老师的要求一股脑全盘接受,应该独立思考,并对事情进行优先级排序:
重要的事情,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不重要的事情,可以适当敷衍。
当然,是敷衍还是严格对待,都需要跟孩子解释清楚。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决定哪些事情有意义要重视,那些事情无意义可以将就。
假期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放松、休憩,丰富生命体验,但又不能彻底放飞,“劳逸结合”才是王道。
而家长一定不要做高压管控的帮凶。
家,应该是孩子的心灵港湾;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同盟军、战友。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永远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要事。而爱、信任与适当放手,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最后插个题外话,同事说,这则新闻让她想起了上高中时,偷偷在课桌里藏了一包面包片。最后一节课实在饿得受不了她就给了同桌一片,自己一片,大概味太香,紧接着周边的同学都传来求助的小眼神。没办法,十多片面包瞬间就空了。
虽然明知偷吃不对,可那种一起偷偷干“坏事”、相互挤眉弄眼的情景,却让她觉得温暖至今。
这才是青春年少在世上最生动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