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在一集《奇葩说》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独立的人格,他们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就只能和孩子相濡以沫。”
高晓松何出此言?中国父母真如此“悲哀”吗?先来看一份2019的调查报告:
这份来自iResearch的《2019年成长教育白皮书》,已经为高晓松的此番言论提供了数据支撑。
而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教育花费最贵的国家,且近40%的家长已将自己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孩子身上。
尽管如此,仍有许多父母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而这背后暗藏着一个扎心的真相:
中国式父母焦虑
01
何为“中国式父母焦虑”
有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焦虑程度——含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心怕碎了。
孩子刚出生没多久,就开始焦虑孩子不会说话;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他们不懂礼貌、乱打人;孩子才刚学会几个单词,就又开始焦虑他们学习成绩差······
总之,这类父母永远都处在焦虑风暴中战战兢兢,瞻前顾后,惶恐不已,就怕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做得不够好。
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能帮助父母通过学习,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沟通方法。但过度焦虑,不仅让自己陷入连轴转的水深火热中,还容易把孩子一并搭上,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因此影响孩子的人生观。
02
欲望太多,焦虑太多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过度焦虑的父母,容易犯下这些错误:
01
让孩子从小穿梭在各种培训班中
“孩子反正有时间,与其总是玩,还不如多学点东西。艺多不压身啊!”
“听说,6岁前是学外语的最佳时期,必须得早点儿开始啊。我得赶紧买课程去。”
“现在上小学都有要求,入学时必须认识100个字,会做10以内的加减法。不行,我还得给孩子报个数学班。”
焦虑感重的父母担心孩子的成长慢人一步,于是,报各种各样的,他们认为孩子该上的辅导班、才艺班。
乍一看,本心是为孩子着想,实则只为缓解自己的焦虑。处于焦虑状态的父母,做出的抉择往往是慌不择路的,这容易导致孩子能力、爱好与兴趣班的错配。过度重视艰辛的学科训练,或以考级为目标的才艺训练,代价就是兴趣班反而让孩子失去了兴趣。
02
各种攀比,乱下结论
“你瞧瞧,咱们小区张太太的小孩,太有艺术天分了,画得多好啊!我们家孩子只会鬼画符。”
“隔壁家萌萌写的这毛笔字多俊秀有力啊!我们家孩子现在连正确握笔都不会,真是让人着急啊!”
“孩子他们班一个小姑娘,比我家还小几个月呢,已经会算乘除法了。厉害得不得了。我们家小孩笨的,3+4这么简单的算数都要算个老半天。”
焦虑型父母心里永远会设定一个更高的参照目标。总抱怨自己孩子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拿自家孩子短处和其他孩子某一长处比,这已渐渐成了他们的惯性思维。
谁都知道,这世界上除了“我的孩子”,全是“别人家的孩子”。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要求自家孩子一个人PK全世界优秀孩子,这样的攀比,恰恰印证出父母内心深处的焦虑,这一做法不仅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还可能打压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无时不在的挫败感,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03
一次失误,否定一生
过于焦虑的父母,习惯放大孩子成长过程中哪怕一个小小的错误,揪着鸡毛小事,忽视或无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
“老师说你今天上课非常不专心,老是动来动去的。你这样可不行啊,错过了老师说的重点,你考试不会做怎么办?”
“你这次月考怎么才考了59分。我平时都是怎么教你的,辛辛苦苦交了钱,让你去辅导班,竟然还是考不及格,你这样对得起我吗?”
对成人来说,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父母们在社会中摸爬滚打,对于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有着自己的衡量标准。
这些成人社会的经验值,思虑过多的父母们恨不得一股脑儿地全灌输给孩子,希望孩子少走弯路,少跌跤。却忘了,人生是一个持续性进程,一次小失误,就能决定孩子的发展,判定孩子的一生吗?
03
你的孩子,都是“薛定谔的猫”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他们的出生环境不同,家庭氛围不同,父母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甚至孩子们每天所经历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最终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遇到什么样的际遇,都有着无限可能。
和著名的量子力学实验“薛定谔的猫”一样,箱子里的猫是死猫还是活猫,有着50%的可能性,只有打开箱子的一刹那才知道。孩子的人生轨迹,只有当他们自己去探索、经历、成长后才知是精彩、平淡还是出奇,而为人父母的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敢于尝试的自信、不怕失败的勇气和再次起航的信念。
没人能预设自己和孩子的未来,也不必去妄断孩子的一生。我们偶尔抽离出来,用俯瞰和旁观的视角,看看自己和孩子相处时的场景,会让所有人都感觉更轻松、自在。
时刻审查自身,卸下为人父母的中国式焦虑,把体验、探索未知世界的主动权更多交还给孩子,让他们在不断地试错与校正中完善自我,在他们需要引导、帮助的时候助推一把,相信孩子们终能找到那个自己喜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