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引入中国“九九乘法表”,却遭家长联名抵制,这是怎么回事?

引言

在《晏子使楚》这篇散文中,有一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尚且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调节能力要差很多的植物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在不合适的土质中生长,或者在气候不合适的情况下,出现无法生长的情况也是非常合理的。不同文化的引入和植物异地生长一样,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01

例如19世纪英国利用军事力量强行撞开了清政府封锁的国门,西方文化通过传教士、报纸汹涌而入的时候

,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人开始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

但是也有很多人无法分清其中的利弊,试图全盘接收,使得我国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混乱状态,

传统文化几乎被全部抛弃,有人试图鼓动全盘西化。至今仍有很多“美分””精日“分子的存在。

▲孔子学院照片

随着我国国力逐步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也被世人认识到,

孔子学院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

西方国家也开始了解、学习中国文化。

这个过程虽然比当初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社会时要和缓得多,却同样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

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九九乘法表》算表

英国政府在引入我国的九九乘法表时就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其中甚至有英国的家长联名抵制,这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此前很多人都不知道,

九九乘法表这个我们从小学时期就开始使用的数学工具,全世界也是独此一份的,

其他国家都没有如此简洁方便的乘法启蒙工具。英国政府也是认识到了这种歌谣式的乘法口诀有多么方便,才将其引入了英国国内。

02

九九乘法表的历史有多么悠久呢?它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目前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和

敦煌的“九九术残木简”

上都有九九乘法表。

与现行的乘法表略有不同的是,它们的记录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据此推算最早的乘法表应该是从“九九”开始算起,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不叫“一一乘法表”。

▲敦煌的“九九术残木简”拓本

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相比之下英国学生的数学水平就相当差了。

在国民层面,大部分中国人都可以在日常购物过程中不使用计算器,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计算器都是一个需要随身携带的必备工具。

英国政府想尽办法要提高国民的数学水平也就不奇怪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英国小学生

2014年起,英国推出了大量中英交流项目,

2018年时英国一字不差地翻译了上海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全套课本,并将其命名为《真正的上海教材》,在一些英国小学中推行。

为了推广来自中国的小学数学学习方法,特别是九九乘法表,英国有些学校甚至专门从上海请了老师到英国,为小学生讲解九九乘法表在数学计算中的运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英国学校照片

此前英国的小学生们如何进行计算呢?他们使用的是一种划线计算的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纸上画出线条,然后再联系在一起的过程

。这个方法与早期的贝壳、结绳计算有着相似之处,相比于我国成型的乘法表无疑要麻烦很多,也并不方便学生形成乘法意识。

但是九九乘法表也没能取得英国政府期待的作用,很多英国父母都写信给政府,要求停止这个政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英国学生做数学题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本朗朗上口的的“九九歌”,在翻译成英文后失去了起韵律特点,变得同样复杂难记,而且英国多年来奉行的是自由式教育,不会对学生提出很高的死记硬背类要求,这与中式教育大相径庭。九九乘法表恰恰是一种中式教育背景下需要强行记忆并背熟的数学工具,很多英国学生都在记忆的过程中受到了“折磨”。

结语

英国人也想了一些办法,例如对口诀进行修正,改成“十二口诀”,更适合英国孩子记忆。但是这种方式也没有在全英范围内推广,乘法口诀的使用也没有显露出显著的作用。当然,所有的事情都贵在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在时机合适的时候迎接:“体地法天,负阴抱阳,喻瓜熟蒂落”的好结果;若是不坚持推行,或不加以合适的推行方式,就会如“强扭的瓜不甜”一样,无法得到好的结果。

参考资料:

《晏子使楚》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