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不会说话,只能用哭闹、手脚乱蹬等告诉大人“我不舒服”,但很多人并不能意会宝宝的需求和想法。
还会非常纳闷:宝宝怎么这么难带!
除了上面提到的,宝宝还可能出现口臭、憋气、放屁等情况,其实这些都是宝宝发出的“求救信号”。
宝宝胀气
宝宝这样表现:哭闹、蹬腿儿脸色胀红等。
3个月内的宝宝,由于肠道功能不成熟,最容易肚子胀气。
可以这么做:
1、让宝宝仰卧,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两个小腿,以蹬自行车的姿势,给宝宝做运动。
目的:通过腹部的挤压来排出腹中的胀气。
2,用手掌在宝宝的腹部,轻轻地由上至下推,或是以顺时针方向做半圆按摩。注意力度和动作一定要准确,否则会起反作用。
目的:通过按摩帮助宝宝排气。
另外,宝宝吃完奶后,一定要及时拍嗝,避免胀气。
如果宝宝胀气的情况比较严重,或出现发热、脸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等,及时看医生。
肠绞痛
宝宝这样表现:不停哭闹、哭闹时腿脚乱蹬、出现痛苦的表情、高音调的哭、腿蜷缩起来等。
如果宝宝哭闹或烦躁不安持续时间,每天超过3小时,每周至少3天,并持续3周以上,基本可以判断为肠绞痛。
常发生于2周月龄,6-7周为发作高峰,3-4个月自行消失。
目前认为,肠绞痛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失调、乳糖不耐受、食物过敏等原因引起,但均无确切证据。
可以这么做:
1,如果是腹胀引起的,可以按上面的按摩方法来缓解症状。
2,如果是宝宝焦虑不安引起的,可以换熟悉的人安抚宝宝,或抱着宝宝到处走走。
3,让宝宝趴在胸前或身上,使宝宝的胃受到一定压力,这会让他感到舒适,同时可以抚摸宝宝的背部。宝宝肠绞痛,最好的治疗方法.....
口臭
宝宝口臭或有异味,绝大部分原因可能并不是口腔的原因,而是肠道问题,比如消化不良、便秘等,应该引起重视。
过度喂养导致积食,宝宝发出的积食信号,你看懂吗?
可以这么做:
消化不良引起的,应减少奶量,减轻肠胃负担。
便秘引起的,可以适当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大便太过干燥。
同时,母乳喂养的妈妈避免太过油腻的食物,饮食清淡一些。
另外,引起口臭的原因还有宝宝口腔问题。因此,吃奶后或晚上睡前,应用纱布蘸温水清洁宝宝口腔,或者哺乳后喂些温开水冲洗口腔。
屁多
放屁每个人都会有,宝宝也不例外。可以通过宝宝屁的情况,了解宝宝的健康情况。
1.响屁
若宝宝放屁声音很响,并且断断续续的,没有味道,还伴随着肚子的咕噜声,可能是宝宝饿了,及时给宝宝喂奶就行。
还有一种可能,是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吃进了过多的空气,引起打嗝或放屁。
这种情况,在宝宝吃完奶后拍嗝。
具体方法:
将孩子竖着抱,让孩子趴在肩上,手握空心,轻拍孩子的后背,可以有效的排出空气和防止宝宝吐奶。
2.多屁
可能是宝宝吃奶过程中吸入了空气,还可能是肚子胀气、肠绞痛等。
如果是胀气引起的,可以通过按摩抚触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感。若发现宝宝有其他异常,一定及时去医院。
3.臭屁
如果宝宝经常放屁或打嗝不断,并有酸臭味儿,可能是宝宝消化不良了。
当孩子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脾胃不能及时的消化和吸收,就会滞留在体内,这些物质会在体内慢慢发酵,产酸、产气。
可以这么做:
适当减少奶量,让宝宝肠胃得到休息。
给宝宝喂点水喝,帮助缓解。
母乳喂养的妈妈避免太过油腻的食物,饮食清淡一些。
4.放屁带粑粑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叫母乳性腹泻。
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
对此家长们不用大惊小怪,是正常的。
而大一点的宝宝放屁带粪便,多是因为摄入过多淀粉引起的,适当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就可以改善。
此外,也不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因素,如消化不良、细菌感染、肠道菌群失调等,必要时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