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世界上最改变人的职业是什么,绝对非“父母”莫属。
生娃前别管是多么粗心和马大哈的人,生了娃都变得心细如发,不敢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众多宝爸宝妈关心的“细节”中,宝宝囟门可以说是最特殊的存在了。
都说囟门=“命门”,所以提起它,宝爸妈们都有很多疑问:
“囟门太小咋回事?会影响智力吗?”
“闭合太晚是缺钙吗?”
“啊啊啊我根本摸不到我娃的囟门啊!”
冷静!最贴心的人是谁?是科大大!
今天,贴心科大大就要来给大家好好说一说囟门那些事儿!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1
囟门4大唬人谣言,必看!
囟(xìn)门是啥呢?
宝宝脑袋上有几块颅骨,拼接在一起时会形成细细的间隙,叫做颅缝。而颅缝交汇处就形成了囟门。
囟门在宝宝脑袋前后各有一处,分别叫“前囟”和“后囟”。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而关于囟门,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很多不靠谱的传言......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宝宝的囟门摸不得,会变小哑巴
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摸囟门会影响宝宝说话。
囟门虽然摸着比较脆弱,但它下面还有一层很厚的硬膜在保护宝宝的大脑,所以轻轻的抚摸不会伤害到囟门,但要避免使劲按压、搔抓、刮划哦。
囟门闭合晚是缺钙了
并不是!
科大大先科普下囟门闭合的时间:
前囟门:从宝宝5个月开始关闭,一般在2岁前关闭,大部分在1岁到1岁半之间关闭。
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就会闭合,最晚4个月闭合。
娃的囟门闭合时间差异性非常大,早点晚点不用太担心。
之所以会有这个传言,是因为宝宝囟门闭合过晚,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导致了佝偻病。
但佝偻病的症状还包括:颅骨软,摸着像烫过的乒乓球、方颅、出汗增多,手足抽搐、串珠肋、O 型腿等。
而这疾病的其他症状,远比囟门闭合晚要明显。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常规补充维生素D3,一般很少出现佝偻病。
谨慎起见,家长还能做点啥呢?
监测头围!
头围是比囟门更重要的存在。
家长可以参考下面头围标准图,只要娃处于正常范围内(上下2条红线之间),也没其他症状,吃喝拉撒和精神都还不错,哪怕闭合的晚一点,也不用担心。
当然,如果头围不在正常范围内,一定要早去医院做检查!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科大大知道肯定还有很多家长不放心,所以做了个小贴士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囟门太小,智力有问题
有的娃出生时囟门特别小,家长不禁默默担忧......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实际上囟门小和宝宝自己的生长特性有关,不一定就是智力低下。
我们还是需要像前面说的那样监测宝宝头围,如果囟门小,但头围正常就不用担心。
但是,如果头围也偏离正常范围,就要引起重视,及早带娃检查哦。
囟门凹陷或凸鼓起是有大病了
这句话说得并不准确,妈妈们不要自己吓自己。
囟门凹陷是宝宝脱水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最常出现在宝宝腹泻或呕吐时。
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囟门凹陷,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如果孩子如果身高体重都正常,就不用担心。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囟门凸起,一般出现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平静后会恢复。
如果宝宝生病后,除了囟门鼓起,还伴随着发热、或者呕吐、精神不好、嗜睡、烦躁,甚至抽搐等,一定要及时带娃去医院。
所以囟门的状态,有时候还透露疾病信号哦。
看到这儿,相信大部分家长已经消除了焦虑心态,对宝宝的囟门有了比较好的了解,接下来买一送一,科大大要讲一讲囟门的护理!
2
囟门护理3大坑,别踩!
囟门虽小,但对宝宝来说却很重要,所以在护理时,下面3个坑千万别踩!
用帽子捂着最保险
错!
囟门并不怕吹风,只要温度适宜,无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可以不戴帽子。
但要注意的是,夏天戴着遮阳帽,避免晒伤,冬天出门戴个帽子,起到保暖作用。
天热剃个光头吧
住手!
娃的头皮薄,而且脆弱,理发很容易伤害头皮和毛囊组织。
可以剃的稍微短点,但是不建议用爸爸的剃须刀刮的光溜溜。更不用为了让头发浓密,反复剃光头。
无论剃什么发型,脑袋上最好还是留一些头发。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乳痂有点脏,必须得一次洗干净
又错了!
娃的头皮不要过度清洁。
只需要用温清水轻轻的洗干净就行了,偶尔用清洁产品,也要选刺激性小的婴儿专用产品。
至于乳痂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来清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最后科大大还要提醒大家:
小宝宝比较脆弱,一定一定要避免尖锐物体刺伤囟门,或者桌角等硬磕伤囟门。
也不要剧烈摇晃宝宝,因为剧烈摇晃会引起颅脑损伤。
养娃嘛,要的就是胆大心细!
还有什么不懂的,点个在看快速召唤科大大!
★ 本文涉及的相关知识已由专家审核:
洪亮: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现任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曾先后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工作,拥有14年的临床经验,擅长小儿常见病。
END
点击以下关键字查看相应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