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曾在书中说自己是“洞房宝宝”。
前几天,这个宝宝65岁了,在社交平台晒出了他和父母的合影,并配了文字:
以前,只听说郑渊洁有个好爸爸,但是看了他的家庭教育课后,发现郑渊洁自己也是个好父亲,尤其是面对一双天资不同的儿女,他能够因材施教,并最终培养成材。
有人曾开玩笑说郑渊洁一家三代小学都未毕业,然而,他却培养了一个学霸女儿。
2017年,郑渊洁的女儿郑亚飞高三毕业,被美国六所大学同时录取。
这不是偶然。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女儿高考冲刺前郑渊洁做过的那些“疯狂小事”。
郑家女儿养成攻略
郑渊洁和别的父母不同,当年将儿子带回家自己教时,曾亲自编写了很多家庭养育教材,因此女儿出生后,他说的最多的是“咱们不用上学,我在家教你”。
我想在全国恐怕也找不出几个跟孩子说这种话的父亲,但是,没想到正是这句话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让我上学,我越想上。”
既然上,就要上出名堂,不是考得一百分,而是成为第一名。
郑渊洁认为孩子上学的过程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比赛。
换句话说,他认为孩子学习的重点不是每个学期都取得好成绩,而是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蓄势待发并在高考冲刺时取得第一。
(有这样远见的父母应该不多)
因此,他为女儿制定的方针是:
小学保持跟跑状态,练习追功,就是追赶的功夫。初二开始发力,高一开始超越,高二领跑,高三夺冠。
郑渊洁要求女儿的考试成绩在班上不得进入前十名。
对,你没看错,不是考试进入前十,而是不得进入前十!
正是有了有这种奇葩的教育思想,因此女儿将大量的时间用于阅读课外书籍,还自己摸索并发展出了滑冰、游泳、网球等体育爱好。
郑渊洁问女儿累不累?女儿说:“我很悠闲啊,一点也不累,很轻松。”
郑亚飞真正的学习生涯,准确的说应该是“备战考试”是从初二开始的。
天呐,她竟然玩耍了八年还成为了学霸,着实让人想不通。
如何刺激孩子保持学习的动力,郑渊洁身体力行告诉女儿:
“要学霸,先学爸。”
女儿高考冲刺,郑渊洁做了这四件事
女儿高考冲刺,郑渊洁不是在高三这一年对“孩子”使劲,而是从很早之前就对“自己”下功夫。
都说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我想这个“老师”不是怎么教孩子,而是怎么做自己。
郑渊洁说:
“要想让女儿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方针行事,只有一个办法——让女儿发自内心的佩服我。”
具体就是当着孩子做出让孩子心服口服的事情,让孩子目睹你做事的全过程,当目击证人。
女儿高考前,郑渊洁做了这四件事,对孩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件事:
坚持一个人写《童话大王》30年
从1985年《童话大王》创刊开始,为了专心写作,他每天清晨四点半到六点半坚持写作两个小时,从不间断。
他从不跟孩子说你要努力,而是告诉自己要努力。
好习惯受益终生,坚持写作受益的不止是喜爱《童话大王》的小读者,还有郑渊洁的孩子。
郑渊洁说女儿每天放学都先把作业写完,她说这样才能轻松玩耍。
一个优秀的人首先是自律的人,一个自律的父母必然也能培养出自律的孩子。
所以,在写作业这件事情,郑渊洁从没动过嘴,而是靠实际行动。
第二件事:
当场签售15个小时
全国各地喜欢《童话大王》的读者很多,每次现场签售都是书店通过停止售书结束签售,2015年,在成都售书时,郑渊洁告诉书店不许停止售书,要签到最后一位读者离开。
签售时,郑渊洁让助理将现场视频传送给女儿,从上午十点一直到次日凌晨一点,签名售书15个小时。
女儿看到作家父亲回馈读者,榜样的力量在孩子心中产生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
女儿暗暗发愤:要证明自己——在高三毕业时全年级第一,这是自己能做好也想做好的事情。
所以,孩子的考试,郑渊洁也没有费过心,而是“言传身教”。
第三件事:
七个月时间瘦身五十斤体重
郑渊洁最胖时体重有二百多斤,女儿开玩笑说希望老爸能瘦点儿,为了给女儿奔跑,郑渊洁在7个月时间减掉五十斤体重,女儿看到爸爸的变化,欣慰又震惊。
第四件事:
历时十五个月给读者写了八十八万字赠言
郑渊洁从写作开始希望梦想有一家书店,但是一直没有实现,为了激励女儿成为学霸并在高三时能够取得第一,她当着女儿的面用十五个月时间为读者写赠言,数量达到数十万字。
坚持写作三十多年、签售15个小时、花7个月时间减肥、用15个月为读者写赠言,这就是郑渊洁为女儿高考冲刺做的事情。
孩子最终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不是爸爸妈妈整天喋喋不休,背后一定是靠时间蓄积起来的能量对孩子心灵产生的震动。
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我想郑渊洁的养育经历告诉我们:
让孩子看到爸爸妈妈逐渐完美的过程,比期望或逼迫孩子“完美”更管用。
郑渊洁带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启示
郑渊洁陪伴女儿高考冲刺,让我对父亲这个角色又多了一份解读,他通过身体力行成为女儿心中的“偶像”,重新诠释了陪伴的意义。
1、如何理解陪伴
曾经在网上刷到一个视频:
妈妈陪孩子写作业,却用书本挡着玩手机。
我想这位母亲一定是误解了“陪伴”的意义,孩子不是傻子,妈妈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当着孩子的面“说一套做一套”,就不要怪孩子学习不用心了。
同样是陪伴,前段时间,【妈妈陪女儿考研双双被录取】的新闻冲上热搜,
女儿两次考研接连失败,亲妈无奈只能实力陪考,“逼”着前进,最终,母女被西南医科大学双双录取。
50岁的妈妈被公共管理专业拟录取,25岁的女儿、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女儿被儿科学专业拟录取。
妈妈最初只是陪考,没想到却完成了自己考研的梦想。
这对“神仙母女”的经历告诉我们:
陪伴就是各自各好各自的事,彼此互相成就。
就像郑渊洁激励女儿一样,爸爸成为好作家,孩子成为好学生,各自做好分内事,并最终以彼此为荣耀。
2、如何理解父亲
网上有个段子,孩子向父亲发出灵魂拷问:
爸爸,要是我能考全班第一名,你能成为班里最有钱的爸爸吗?
爸爸不是好爸爸,是爸爸的错吗?
美国性别研究专家沃伦·法雷尔说: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拥有和政府一样强大的力量,而当家做主的都是女人。虽然男人嘴上一再强调自己是“一家之主”,但大多数时候他们更像一个来到妻子城堡的游客。”
爸爸不称职,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方面出于自身认识不足(爸爸将自己当成游客),
一方面源于母亲过度保护(长期的母子连接产生的排他性,总认为爸爸做的不好)。
良好的亲子关系中,妈妈不能完全否认父亲在家庭的地位,要鼓励父亲和孩子互动,每天留足够的亲子时间,而爸爸更要身体力行做个好父亲,不要认为养育孩子只有母亲一个人就够了。
《养育女孩》中提到:
爸爸强壮而且给人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就像巨人,高高站立在天地之间。
郑渊洁风雨无阻坚持接送女儿十二年,因为他坚信,一个有爸爸疼爱的孩子心中的底气是任何事都不能取代的。
3、如何理解学霸
我们常常认为,学霸就是考试成绩好,但是郑渊洁却认为真正的学霸除了考试成绩好,还应该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郑渊洁说:这个世界上有三种学霸:
第一种是考试的学霸;
第二种是自学的学霸;
第三种既有自学能力,又能取得好成绩。
郑亚飞属于第三种,双料学霸。
我想,好的爸爸也应该有三种:
一种是自己很成功,孩子学习一塌糊涂;
一种是自己不成功,逼着孩子成功;
还有一种是爸爸很成功,孩子也很出色。
郑渊洁就属于第三种。
你的爸爸属于哪一种?欢迎留言分享。
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