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作者介绍”的教学误区

作者介绍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是搭建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是学生了解文化常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几乎所有的新授课都有“作者介绍”这一环节,但细观我们的课堂就会发现,很多教师进行的“作者介绍”并不高效,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程序固定,机械呆板。

翻开教师的教学设计,我们往往会看到第一板块是导入新课,第二板块是作者介绍。由此可知,大多数教师把作者介绍放在正式授课前,突出了它对于理解课文的重要性。但这样的安排一定是合适的吗?

不管导入时设置了什么样的悬念,运用了什么手段煽情,讲授了多么动人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管此时学生是如何急于走进文本一探究竟,教师都会按部就班地话题一转进入第二个板块——作者介绍。

那么,如果不在这个时候进行作者介绍,我们还可以在什么时候介绍呢?还拿刚才那个事例来说吧,如果此时不进行作者介绍,而是在学生了解了之前急于了解的内容后再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

第二,内容庞杂,难以消化。

在作者介绍环节,大多数老师会把作者的生平放在幻灯片上,内容多则几百字,几乎等同于一篇简略版的个人自传,有的还涉及写作背景。而对这穿越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字,大多数教师只是带领学生齐读一遍,就进入下一个环节——预习检查。

如此大的信息量,教师只让学生齐读一遍之后便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诚然,教师是想通过这段文字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为学生理解文章打开一扇门,但当我们问学生是否有预期的效果时,学生大多摇头,表示幻灯片上内容太多,还没有弄清楚这段文字的来龙去脉,幻灯片就一晃而过了。

可见,这段文字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种尴尬呢?

在学生急需了解的时候提供资料介绍,这时的介绍就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老师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帮助者和知识的提供者。

第三,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趣味性。

介绍作者情况时,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参上的或者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搬到幻灯片上,上课时让学生读一遍,有的教师连幻灯片也没有,只带领学生把课下注释读一遍,就算是完成了作者介绍。这样的作者介绍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免有单调之嫌。

其实,教师完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

诚然,“作者介绍”只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部分,在一节课中也仅占几分钟时间,教师教学时不能喧宾夺主。

但即使这样一个小环节,教师也要认真准备,调动教育智慧和本体性知识,选择合适的内容、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形式,把课文实际与学生的认知状况紧密结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这一环节做实、做活、做好。

标签: 语文 教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