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2493字,阅读时间约4.1分钟
在热搜看到了“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的话题,突然想起我和钢铁直男朋友之间的一场对话。起因是朋友看到哥哥穿着带刺绣的衬衫,梳着油头,就打趣我说:“别把男孩当闺女养!小心以后变n炮!”
我觉得很诧异,就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朋友说:“男孩子啊,就要吃穿简单点,多磨炼意志,这样才能爷们一点。”
他的逻辑,在这份提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娘化就是阳刚的对立面,难怪网友们一致吐槽:“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女性化成了贬义词!”那么男孩越来越“女性化”到底算不算一个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养育男孩呢?
男孩“娘化”到底算不算问题?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社会大讨论,并不是当下才有的,也并不是单单是我国的国情。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这种男性关于自身的思考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在纪录片【面具之内】中,拍摄者采访了各种族裔社会阶层的男性,为了探讨为什么男人占尽优势,表现却差强人意。却惊人地发现一切的根源都是为了“活得像个男人!”
为了活得像个男人,男孩必须隐藏起自己的脆弱,对美好事物的渴求,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否则就会被同伴排斥,被父母看作是有毛病。比如前段时间鹿晗的【甜蜜暴击】引发的争议,和伊能静大儿子的“女装”出镜的讨论等。那么男孩子变得“女性化”真的是很严重的问题吗?
一方面,外形和气质属于个人喜好,真的不必太过刻板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首先他们是“人”,也正如某位网友在评论区所说,学校应该培养“人”而不是男人或者女人。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男性和女性虽然有差异,但是绝不至于大到需要专门培养。至于男孩子喜欢粉色、喜欢毛绒玩具,或者是对外貌上有追求也只是个人喜好,过分干涉反而会影响性格发展。
另一方面,心理上的娘化才格外需要注意
其实比起行为或者衣着的“女性化”,男孩子丧失独有的内在气质,才是值得家长或者学校引起重视的。举一个例子,如果男孩子平时喜欢绣花,但是面对同学被霸凌依然可以挺身而出,那么他就是有男孩气质的。但即便在游戏里打打杀杀,但遇到困难马上逃走,这就并不是男孩应有的气质。
男孩成长这三个问题才值得关注
男孩“娘化”不代表男孩危机,但也不是说我们当代的男孩子在成长中间就没问题。就拿我自己的儿子举例,先生经常看着他摇头说:“我们小的时候,爬树上墙挖虫子,现在的男孩子遇到个蟑螂都要吓得叫!”比起那些外在的“女性化”倾向,内在男性能量的丧失才更值得我们关注。
1、抗挫折能力差,挫商低。
所谓挫商(Adversity Quotient),是斯托茨在《挫商:变挫折为机会》中提到的概念,说的是人对挫折局面的控制能力。
在进化过程中负责狩猎的雄性显然会更经常面对“失败”,猎物逃跑或者身陷危险,因此他们的情绪反应更为剧烈,就像哥哥一本讲述情绪的书中所说“愤怒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然而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却更倾向于否定男孩子的“愤怒”,而不是讨论如何利用愤怒让自己做得更好。
错误的处理方式,让男孩看起来普遍不能接受失败,在挫折中表现欠佳。哥哥和表姐玩飞行棋时,会因为失败气得跺脚,而表姐如果输了只会耸耸肩。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家长会告诉男孩“失败没关系,再试一次就好了。”而这样其实于事无补,男孩就是比女孩更渴望胜利,因此相比说没关系,不如带他们为胜利而努力。
2、缺乏运动。
身处现代社会,孩子和我们一样有很多娱乐方式,在室内也可以玩得很开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他们是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再加上不得不完成的功课,导致相当一部分男孩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然而对男孩而言,体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强体质,而是对“捕猎”的模拟,可以满足男孩子的好胜心、群体感等等心理需求。
3、对“阳刚”的错误理解
最后一点在养育男孩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阳刚”的错误理解。就像在《摘下面具》这部纪录片的访谈中,男人们自身拥有很多对于“男性特征”的刻板印象:诸如使用暴 力解决问题、抽 烟w身等等。这不仅导致了青春期的男孩们出现的各种问题、还会导致校园霸 凌。
因此,在男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也要言传身教传达真正的“阳刚”表现,比如勇气、担当等等。
三个方法让孩子更有“男孩气”
在《男孩如何思考》中,作者认为对男孩的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并且利用自身力量,而不是强迫他们成长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正如作者所说,一个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的影响。让男孩更好地成长,在养育孩子中爸爸妈妈们可以注意如下三点。
第一:父亲多陪伴
一项调查表明,爸爸陪伴越多,男孩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度就越高。相信这个非常好理解。因为在相处中孩子可以从爸爸的身上看到男性生活的丰富层面,而不是那些刻板的印象。比如爸爸虽然很有力量,但是他也能仔细地给植物浇水,帮小婴儿洗澡。并且爸爸还会把男孩子带入自己的“男性部落”这一点后面我们会说道。
第二:帮孩子寻找正面偶像
并不是每一个男孩,都能获得爸爸足够时间的陪伴。在现实中,男性往往会承担更多的家庭经济压力,他们不得不在职场中花费大量时间。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可以试试让孩子有一个“精神父亲”,也就是男性榜样。比如哥哥很小的就会把“钢铁侠”史塔克当做偶像,想成为他那样的人。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钢铁侠聪明又有勇气。当男孩有了偶像,家长可以跟他更多的讨论这个“精神榜样”挖掘出可贵的品质,让孩子学习。
第三:建立男孩“部落”
在《男孩思维方式大不同》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新的观点,那就是男孩是需要“部落生活”的,他们需要在一个群里感受自身的力量、团体的支持,借此发展男性气质。但现代社会人类生活方式更为分散,核心家庭都在分崩离析。这就尤其需要我们帮孩子找到他们的“部落”,可以是几个男孩子家庭组成的联盟,也可以是课外的足球队、棒球队。
枕边育儿寄语:
社会学家吉登斯说:“两性之间达到的平等程度越大,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的先存形态就越是聚敛于某种雌雄同体的模型之上。可见,如果男孩子能保留自己身的特点,并且学习女孩的优秀特质。无论他是喜欢穿裙子,还是喜欢戴假发,这不过都是流行趋势,无须大惊小怪。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