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经验丨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从“法本法盲”到快乐学习

前 言

作者本科毕业于京城某知名高校不知名法学院,众所周知,由于目前很多大学对本科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师评价体系等原因,导致本科生教学质量较差甚至极差,这一点尤其是在所谓的“综合类大学”表现更加突出。相比于中国政法大学等法学专门院校而言,很多综合类大学(包括北大、人大等)的本科生法学基础并不好,成为了标准的“法本法盲”。在每年备战法考和考研初期,很多同学因此畏葸不前,本文作者的经验对大家就是一支很好的强心剂和定心丸: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

基本情况

开宗明义,本篇所谓“经验贴”,仅是在已通过法考后的备考经历回顾,虽经过笔者的筛选,但仍难保证所记述者即为可供借鉴之经验、所舍弃者即为不值一提之谬误。而且考虑到笔者自己普普通通的法考分数,也难以厚颜地进行所谓的方法指导。故还望浏览本文的朋友能把本文所记述者看做一段“经历”或一个“故事”,而如能在读毕留下“噢,这样也能过法考”或“啊,这样才能过法考”的印象,则本文的使命已然达成。笔者就读于北京某B+级法学院,学业成绩中等以下。2020年3月起一同准备人大学硕考研和法考,法考客观题212分、主观题120分通过。

关于老师选择

无论基础如何,法考是一定要跟着专门的老师走的。笔者在选择法考老师时,并未事先进行同一科目不同老师间的比较,而是直接跟了往届师兄师姐所推荐的首位老师。这样做的理由,一是节约时间、避免选择困难症发作,二是对师兄师姐们的信任。最初计划如果所跟的老师不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则再及时进行个别调换。幸运的是直到备考最后也没有出现这种“临阵换帅”的状况。

以2020年法考来看,主要的法考培训机构有瑞达、厚大、众合、柏杜、文都等,各机构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建议跟着老师走,一科一科地买书听课,而非直接买单一机构的学习包,避免遇到水平较弱的老师影响备考心情和效率。

关于学习资料选择

除去没什么意义的先导书和徒增负担的模拟题,各家法考培训机构的客观题书主要有精讲卷、真金题卷和冲刺卷(背诵版)三本。如果一战考生计划同年再通过主观题的话,则只需在客观题书的基础上加一本主观题冲刺卷即可。因笔者备考时间较充裕,所以每科都把书买全了并看完了。事后评价,客观题书中商经法、理论法、三国法的精讲卷与冲刺卷二选一即可;主观题阶段以练习案例分析写作为主,如果能够找到历年真题和可靠的解析,且客观题基础较好,则除理论法之外的主观题冲刺书可以不买(但众合的主观题冲刺书还是很良心的,值得推荐)。

特别推荐每年命题人编撰的《案例分析指导用书》(又称“官方指导案例”)。该书中的案例、分析和题目都或多或少能反映出命题人的观点。笔者是在客观题考前三周时开始看这本案例书的,客观题考前用19天看完了所有的基础案例部分,发现了许多知识盲点,并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体系。主观题考前用12天看完了进阶案例部分。今年人大考研初试的民诉题目,背景案例为一个最高法指导性案例,而该案例在今年法考官方指导案例书中即有非常细致的解析。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机构的辅导书编纂时间有限、出版时间较早(例如众合2021年的刑诉客观题精讲卷在2020年11月就已交稿),致使部分内容可能有错误或落后于法律修改。这就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及时关注各机构的官网,下载勘误增补讲义,及时更新资料。

以众合法考官网为例(最后访问时间:2021年1月15日)

客观题阶段,各机构的图书都有配套的免费视频课,可以在B站或各机构的官网、APP上找到。主观题冲刺阶段辅导书不一定有对应的视频课,特别是案例分析练习册基本没有视频。2020年白斌老师加盟文都法考,主观题没有官方视频,但其书上的内容与其在“方塘法考小镇”视频课(B站可搜)上的内容完全一致,由此可见搜索视频课时范围不要限制在官方视频中。

各机构在客观题与主观题考前一周左右均会发布“考前冲刺”/“考前聚焦X小时”视频课。笔者客观题考前将8门考前冲刺视频课都看了一遍,主观题则未再看此类视频。事后评价,众合的考前冲刺课程设计最合理,以串联知识体系的形式为主,且配套的讲义内容精到,值得一看;瑞达和厚大的考前冲刺课程以“押题”的形式为主,通过例题查漏补缺,自感不大适应,作用不大;柏杜(柏浪涛老师)的考前冲刺课形式介乎二者之间,以“押知识点”为主,重点突出;文都(白斌老师)的考前冲刺课形式较为随意,但胜在内容充实,查漏补缺效果显著。另外,蒋四金老师在B站上有许多法考概况和备考方法论视频,初次备考法考的朋友可以通过这些视频快速上道。

1.微信公众号

2.APP

关于学习顺序与备考周期

法考各科的知识理解难度不大,但由于考试范围过大,致使常常出现学了后边忘了前边的情况,因而多轮次复习和合理的学习顺序是必要的。

建议学完一科再开始下一科。由于大三下期末考试和钟秀勇民法书延后上市的影响,笔者今年的各科学习顺序为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商经法三国法理论法刑事诉讼法民法。

事后评价,刑法放在第一科是很合适的,一是因为刑法考察难度相对较高,先解决了刑法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减轻心理负担;二是因为柏浪涛今年的刑法视频课时长很规整,每个视频时长基本都在40分钟至一个小时之间,便于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尽快形成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第二科建议是民法,这样有助于今后诉讼法与商经法的学习。三大诉讼法中,民诉一定要放在最前面,为刑诉和行诉奠基。不建议民诉和刑诉连着学习,以免混淆。

笔者2020年3月开始准备法考,有长达8个月的法考复习周期,加之每天还要学习考研的内容,因而每天的复习强度不是很大。客观题第一轮备考直到9月中旬才结束,第二轮至考前一周时结束,第三轮为考前一个星期;主观题备考稍有懈怠,基本靠客观题阶段的巨大学习惯性保证进度。每天学习法考的时长大致在3至5.5小时之间,主客观考试前一周暂停了考研专业课复习而专注于法考。

第一轮的学习是最为重要的。笔者第一轮备考时,先看视频课并在书上划下重点,然后看一遍今天所学部分的书,最后做一遍相关的历年真题。笔者尝试过自己做笔记、画知识体系树状图等方式,但最终都因不大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而作罢。

第二、三轮的学习因人而异。笔者身边有许多同学考前只完成了一轮学习,也能高分通过法考。笔者二轮使用了各机构背诵版辅导书和配套视频,并重新过了一遍真金题中的错题。从10月上旬起,每天也开始看一点官方指导案例。三轮则以各机构的考前冲刺视频课为主,继续查漏补缺。

主观题备考重点,在于适应案例分析的考试模式。笔者在该阶段使用了各机构的主观题冲刺书和配套视频,并练习了各科的历年案例分析真题(民法、刑法各练习了5个,其他4科各2个)。理论法在主观题考试中只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需要进行背诵。主观题考试最后一道选做题,近几年均为商法、行政法二选一,但在备考时还是建议全面复习,复习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绝不要提前将某一科整体舍弃。

事后回顾,笔者的备考周期有些过长,致使一轮阶段早期学习的知识在二轮时又稍显生疏,且客观题考后因疲惫而有所懈怠。不过对于还要同时准备考研的朋友来说,较长的备考周期往往也意味着更多的试错机会,早开始总好过晚开始。如果今年法考恢复往年9月客观题、10月主观题的考试时间,那么4月开始备考、7月底之前结束第一轮是比较合适的。

关于每日学习进度

笔者每天的学习时段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段,9月返校后又将晚上进一步分为图书馆闭馆前和闭馆后两个时段。笔者的作息习惯属于半夜猫子型,上午时段效率最低,故将英语、政治这两个需要长期投入的考研科目和人大蓝皮教材的第一轮阅读放在上午;晚上效率最高,故将难度最大的考研专业课学习放在该时段;下午时段效率尚可,故将法考学习放在下午。

由于没有背书的学习习惯,笔者在备考伊始就没有制订背书的计划,仅在主观题冲刺阶段背了白斌老师的押题。个人感觉法考是一个理解性考试,知识点吃透、会调用即可,背诵不是必要的。如果有朋友习惯于通过背诵进行知识点记忆,则最好是结束一科就背诵一科,并留足时间进行多轮重复背诵。

学习计划因人而异,但基本的评价标准是效率而非时长。每个人法考之路的起跑线都不在同一位置,笔者的一个同学客观题复习了7天、主观题复习了4天就通过了法考,而另一个同学连着几个月每天从早8点学到晚10点却连客观题都没过。法律是理性的技艺,实效是法律人的追求,多点结果论的评价,少点自我感动。

笔者不是一个学习耐力很强的人,但由于自身法学基础的限制,我的法考备考注定是一个较长期的渐进过程而非短期冲刺。面对这种窘境,我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备考变成一种日常习惯,如此则疲惫的时候也可以凭借学习惯性保持一定的日常进度。而为了形成备考习惯,一方面,要严格遵守既定的学习计划,特别是即使某一项计划未能按时完成,也不要过分挤占下一项学习计划的时间;另一方面,学习计划本身也要有一定的弹性时间,笔者在10月之后基本就不再给晚上9点半之后的时段设置硬性学习任务,而是在这一时段进行当天所学的查漏补缺或做一些需要较长时间完成的项目。

关于一年两考

笔者本科阶段成绩不好,加之人大连续N年法学排名全国第一的江湖地位所带来的考研压力,因而最初只打算专注于考研。但寒假里接连了解到身边几个要好的高中同学都打算既法考又考研,于是也随大流地加入了一年两考的行列。

法考重视对现行法理解水平的考察,学硕考研重视对法学理论理解和学术分析能力的考察,二者侧重不用但并非互斥关系。虽然笔者自觉今年考研成绩可能不甚理想,但仍然认为法考与考研是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同年过关的。虽然今后应届考生不会再面临是否一年两考的纠结,但还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分享给各位朋友。

私以为同年准备法考与考研的优势如下:

第一,法考对于考研可以起到极佳的巩固基础的作用。知名的法考老师都是法考市场多年选择出来的法律人,在本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一套,跟着他们备考法考所学绝对胜过自己闭门造车地埋头看教材。

第二,法考能为考研高效捕捉法律界热点问题。法考界对于法律条文的变化非常敏感,对于近期的实务热点问题也多有涉猎,有助于考生发现自己对前沿问题的关注盲点。

第三,法考考察范围广泛,有助于法理学考研的素材积累,更能在应用法学七选三中增加选择的余地。笔者在应用法学备考中选择了民法、刑法和知识产权法进行准备,但初试时自估选择民法的话得分不会理想,而恰好诉讼法的两道题都是准备法考时关注过的案例或热点,于是凭着法考的知识临场将民法换成了诉讼法。

第四,一年两考既是压力,也可以是压力的缓冲。虽然法考的知识很多也能用于考研,但二者毕竟还是有所不同,一年两考的学习内容肯定多于专注其一。但同时也应看到,只参加考研的话,压力会随着考研日期的临近而日益累积;而选择一年两考的话,正常年份三门考试分别在9月、10月和12月,每考完一门,整体的心理压力就会释放一些,因而在心理感受上这样的备考过程是压力逐渐释放的过程。

第五,一年两考的选择也有笔者的胆怯在其中。对于人大法学考研,笔者还没怎么听说过有几位考生是胸有成竹、舍我其谁的。二十岁出头的年龄,最害怕的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且,笔者对于本科部分保研或出国同学的专业水平是不太服气的,如果他们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稳稳通过法考、而我还要等到读研后再挤出时间准备法考,那这种同辈压力我自问也难以承受(诶,怎么又开始卷了?)。

最后必须要讲,作出一年两考甚至三考的决定很容易,但要将自己的决定变成现实,则需要非常细致的规划和良好的心态。由于今年法考延期,致使主观题与考研间只相隔一个月,笔者在全力准备主观题时也切实地感受到法考和考研彼此拉扯的不适。如果是带着“背水一战”的心态走上考研之路的朋友,还是建议不要以一并通过法考为目标。

准备法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笔者虽是法本出身,但大一到大三基本上处于“法盲”的状态。而法考所学(此处不含个别理论法科目)俱是干货,只要看书听课,很快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备考法考使我破天荒的有了摆脱“法盲”身份的自信。家里有亲戚来问我法律问题,我也终于能给出一个有理有据的解释了。

笔者宿舍的吵架水平也随着大家法律素养的提升而水涨船高。舍友们对于新闻中问题的争论已经从“谁嗓门大谁有理”转变为“法律菜鸡互啄”模式,法考对于本宿舍起到了可喜的普法作用。

备考法考还可以在人际关系上获得更多自由。大家印象里法考是一场特别难通过的考试,因此对于准备法考的笔者有了更多的包容。有聚会的时候,不去是理所应当的,去了那绝对是很给面子的行为(在此对我亲爱的朋友们表示万分感谢)。

笔者属于心态较好的考生,备考过程中有过困难的时候,没有绝望的时候。最后的结果稍有瑕疵,主观题成绩比我预想的要低一些,总有些得陇望蜀之感。但我准备法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补强自己的法学基础知识,而这目的已然超预期地达成。我所学到的知识是真实的,所收获的快乐也是真实的,求仁得仁,无所遗憾。

最后,对于将要参加新一年法考的朋友,祝愿大家都能在备考过程中有所收获,使自己的法学素养得到提升。至于最终的分数如何,如果是有志于长期从事法律职业,一时的成绩又何必挂怀?

2020年法考经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于我们

知行法学

微博/知乎:知行法学

微信公众号:知行法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知行法学,法律人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