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一直都是留学生家庭的首选,美国的教育也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
但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学的录取标准,并非是只看标化的考试成绩,还有申请文书、课外活动等等。今天要给大家做分享的是王同学,看她是如何斩获藤校offer的。
今天的主人公君然是一位17岁的小姑娘。
来源:以下文章来源于北美学霸君 ,作者223
君然说,由于自己一直以来对于社科、政治及中美关系方面感兴趣,她在高二就先确定了自己的专业:政治国际关系或社会科学方面。而康奈尔恰巧在这个领域有一个区别与其他学校的专业:亚太政治研究——
正是这样的因缘际会,使得她进一步了解了这所学校。换句话说,君然对康奈尔的喜欢其实是从“一眼结缘”到“日久生情”,从此后,她才一直把康奈尔作为梦校并为之努力奋斗着。
在offer来的当天早上仍然提前5分钟起了床,坐在电脑前。8点放榜时,君然第一时间就点链接进去,却发现并没有飘彩带。
带着忐忑、失落的复杂心情,她壮着胆子等页面加载——直到看到了“Congratulations"的时候,才终于安下心来。在读了很多遍后,她恍恍惚惚截屏给老师,将信将疑地说着自己好像被录取的消息。
早在高二时就考完了SAT和托福的君然,托福成绩是112。尽管对于自己的标化并没有太过满意,但由于原本计划中的考试因为疫情的原因再三取消,所以其实是拿着这份自己“不太满意”的标化去申请的梦校。
当然,自己不满意其实没那么重要,招生官是否满意才是决定性的——在今年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很多小伙伴都是在没有标化的情况下递交的申请,所以君然的分数实际上已经行使到了“分数的使命”,足以敲开梦校的门。
而这是君然的第一个优势。
她知道康奈尔非常看重主文书以及附加文书,因此作为亚太研究专业的准新生,她的文书主题写的就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故事。在附加文书中,她也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对亚太研究专业感兴趣,以及如果被录取了,她会怎样规划未来的研究学习,怎样结合康奈尔的资源来提升自己,如何以自己的成长来回馈母校。
除此之外,君然的课外活动也与自己的专业息息相关。
在YYGS(耶鲁夏校)里,君然选择的话题也是关于二战大屠杀,或者是社会运动相关的话题。没有浪费一丝一毫时间。在YYGS里,她还通过听耶鲁的教授讲课,帮助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要知道耶鲁的夏校,本身就致力于为学生培养跨学科的应用能力,国际意识及成为课堂内外领袖的思辨能力及交际能力,可想而知也是非常具有含金量的。
在专业方面得到了收获的君然,同样还与世界各地的学生一起进行小组作业。一个小组有着来自20个不同国家的学生,这也使君然不但在语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学会了从国际视角看待问题。
她还跟着两个教授进行了更深入的关于专业方面的课题研究。
在与一位芝加哥大学教授的一对一学习中,她研究了中国女权运动与美国女权运动的区别。在与另一位耶鲁教授的学习中,她对于国际安全研究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国际安全局势,以及学科的历史,甚至于现在人们研究的领域,她都做了系统的学习。
此外,君然还参加了哈佛峰会,并拿到了荣誉学生的奖励。
尽管并不是一个很外向的人,但是君然仍旧努力在课堂上克服自己性格上的腼腆,积极参与各种讨论,与老师互动。
当时的研究课题也是她感兴趣的中美贸易战,与亚太研究相关。在与老师的各种探讨中,她会去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不断学习,最终,她在三个seminar里都拿到了A+,获得了荣誉学生的殊荣,并且得到了去哈佛学习一周的机会,也和学霸们一起上了一周的课。
这一周也给她带来了非常珍贵的回忆,她坦言:“十分庆幸自己选择了出国留学的道路。”而除了这些对于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作为政治相关专业的学生,君然深知辩论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她告诉我们,一次次的辩论赛,不仅提升了她原本计划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能力,还提高了她对于各行各业的知识储备。
这些经历,无一不在展现着她对于自己专业的热情,以及专业技能上不断的学习和成就,相信康奈尔绝对看得出来,而这也是名校非常看重的一点。
除了对于学习的热情,最让小编感动的是这位00后女孩对于公益事业的热情。
君然同我们分享了她在仁爱慈善基金会中的一件记忆深刻的事。
这个活动是大家利用寒假和暑假的时间,去河北涞水的贫困县慰问,也会调查当地情况,发放补助金。
君然在一个当地老奶奶家里,得知老奶奶的儿子刚高考完,正在北京的一个旅游景点刷油漆挣学费,这件事给到君然很大的震撼,直到那一刻,她才真正意识这里的人们正在过着怎样的贫困生活。
这些经历深深触动了君然,不同于夏校给她带来的学术上的专业知识提升,这是一种不同层面上的事情。
在做公益的过程中,她了解更多的弱势群体,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
这些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关注,君然也深知做公益绝不是凭着一腔热血。
公益,让君然从另一种角度和渠道,更加了解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