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5日,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公布了面试结果和综合成绩,来自成都市中和中学的高三女孩张心语,收到了一份18岁的最美成人礼——高考总分693分,被清华大学探微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录取。
多年前,父母因打工来到成都,张心语也因此在成都出生和生活。在小学和初中的9年间,为了供她读书,母亲去厂里打过工,也蹬过三轮。直到三年前,为更好照顾女儿,张妈妈才在中和中学的帮助下换了一份宿管员的工作。
因此,结合张心语的成长轨迹以及家庭条件,有人把她比作难得的“寒门贵子”。
但这位刚满18岁不久的女孩,对于“寒门贵子”却有着自己清醒的理解。
首先,何为寒门?张心语坦言,小时候家庭条件确实不算很好,但她并不因此认为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对于生活,她也从不抱怨;
其次,什么样的人算贵子呢?考上清华就算吗?张心语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可以出‘贵子’,但可能‘贵’在不同的方面,而高考成绩,无疑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一个人的品质、美德、性格、人际关系、处事能力……我觉得综合这些,才能看一个人是否‘贵’。”
9月7号,张心语将在爸爸的陪同下前往清华报到。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她既充满欢喜的期待,又保持着另一份对学业的紧迫和自律。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良宵”——这是张心语的座右铭,进入清华大学后,她给自己提了两点要求:“希望能在学业上做得更好,不要被清华其他优秀同学落得太远”,“不要沉溺于安逸之中,不要放任自己堕落下去”。
01
她的奋斗
每天都是“711”,每天学习12个小时
6点45分准时起床,晚上11点30分休息,教室上课9小时,自主学习3小时。这是张心语整个高三不变的作息。
她的寝室窗台上,有一棵养了11年的仙人球。11年来,就像这株坚强生长的仙人球,张心语也以坚韧的意志,在中和一路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
早在高一,张心语就定下了上清华大学的宏愿。三年寒窗,高考结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来不及像其他同学一样放松,就马上投入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准备中。
她的努力没有被辜负。外语144、语文117、数学145、理综287,总分693,张心语最终被清华大学探微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录取,“笔试面试那些挺折腾的,最后知道考上了,内心反而平静了,但也很开心。”
高光的背后,是并不平坦的奋斗之路。张心语回忆,从高一到高三,虽然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还是在高二遇到了成绩的“滑铁卢”,“那时很急迫地想证明自己有考上清华的能力,现实却是,越想考好,反而考得不行,压力太大了。”
意识到问题后,张心语调整心态,在高三下学期的诊断考试中,取得了成都理科前19名的好成绩。虽然最终的高考成绩,还算是正常发挥,但张心语还是有些许遗憾,“强项科目物理考了历史最低。”
很多人好奇,高考高分背后有没有“秘籍”,张心语坦言没有学习计划表之类的东西,所有的学习规划都在脑子里,“每天首先的任务就是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完成之后,就会在每天的某一个固定的时间复习学过的知识,还有就是看作文素材。像晚上比较大块的时间会有一个多小时的学习时间,会根据近期学习的情况做一些调整。”
最近几天,张心语一直在为开学做准备,9月7号清华报到,会由爸爸陪同,而妈妈将继续做宿管员的工作,为女儿赚生活费。
02
她的B面
追动漫,爱运动,喜欢科幻电影和三毛
如果你认为学霸就只会读书,那还真的错了。除了学习优异,生活中的张心语爱好相当广泛,追动漫,看科幻电影,读三毛,都是她的最爱。
在老师们眼中,张心语也是一名成绩优异、兴趣广泛的孩子。班主任老师程敏告诉记者,“高中三年,张心语积极参加各种竞赛,获得过叶圣陶杯作文比赛一等奖,体育也一直全优。”
提起最喜欢的动漫《排球少年》和《心理测量者》,张心语的眼睛都亮了,其中《心理测量者》更是刷了两三遍。而电影她最中意科幻片《星际穿越》,极享受影片中那种极致的喧嚣和极致的宁静,“故事还刻画了一些父女间长久的羁绊,亲情贯穿了电影的主线,非常温情。”
她从寝室宿舍的床底下拖出一个盖得严严实实的大纸箱,从众多书籍中抽出了一本作家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那种率性的生活很吸引我,写的故事也很有趣。”
《古典之殇》也是张心语很喜欢的一本作品,“这是老师借给我的,我喜欢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措辞,也深深认同书中的许多观点,这些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与感悟。”
录取结束的这段时间,张心语也没有闲下来:练车,每天傍晚还在坚持打篮球……
其余的空余时间,她都在忙着给学弟学妹们做学习分享,以此来回馈中和中学的老师们对自己的培养。
张心语算是标准的“中和制造”,过去12年,她不仅在中和生活,读书也是。小学是在中和小学,初中和高中是在中和中学。说起学校这些年来给到自己的帮助,张心语充满感情,也十分感恩:“如果没有高新区的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计划,也许我无法取得现在的成绩。”
03
她的母亲
十年默默支持,餐厅打过工,还蹬过三轮
12年苦读考上清华的背后,还有张心语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个人,她的母亲。
张心语回忆,在自己读小学和初中时期,妈妈为供自己读书,去在厂里做过工人,甚至还蹬过好几年三轮。
说起那段蹬三轮的日子,张心语心疼妈妈,但张妈妈却至今都觉得对孩子有亏欠,少了很多陪伴。“一年级,我接张心语回家后,一边叫她做作业一边急着做晚饭,吃了晚饭再出去跑三轮儿,9点钟她就自己上床睡觉,我会回来得更晚一点。”
而三年前,为更好照顾张心语,张妈妈在学校的帮助下换了一份宿管员的工作。与蹬三轮相比,这份工作少了一些风吹日晒,也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学生宿舍在六楼,张心语和妈妈在其中一间寝室一起生活了三年。寝室陈设极为简单,进门左手一张书桌、两把椅子,右手两张挂着床帘、并列的床,其次就是牙刷等洗漱物品。
据张妈妈介绍,每天早上6:20,在张心语起床前25分钟,她就需要起床给住宿的孩子们开灯,当所有人都离寝后,就开始宿舍维护。等孩子们下课回到寝室,又维护寝室秩序。期间,她还得给张心语准备早餐和午餐。
虽然张妈妈只有初中学历,但她笃信,只有读书能改变命运。这也是她这么多年来,对张心语说得最多的道理——“我给孩子说,我们家这条件,如果长大了不想像我这样辛苦讨生活,甚至想要(得到)更好的生活,只有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没有其他的捷径”。
张妈妈还告诉记者,她平时在吃、穿和作息上对孩子比较严格。以作息为例,张心语平时6:45必须起床,高一高二晚上12点休息,高三晚上11:30休息,“平时放假没事,八点过我也要喊她起床。”
关于女儿的学习,张妈妈帮不上什么忙,也没像其他家长一样给孩子定各种目标,“只能说好好学习,让她尽最大努力,只要娃娃努力了,能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张心语也很自觉努力,而她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上也源自想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就是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有自主权,不要太过被动。”
5
谈“寒门贵子”:
我不算寒门,也不是贵子
为供孩子读书,张妈妈从事了多年蹬三轮的工作。结合这一经历,很多人将张心语视为难得的“寒门贵子”。
但对于“寒门贵子”,这个刚满18岁的高中生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她觉得,自己不算寒门,也不是贵子。
何为寒门呢?张心语坦言,小时候家庭条件确实不算很好,但她并不因此认为自己是“穷人家的孩子”,对于生活,她也从不抱怨。
儿时的记忆中,在那些妈妈不在家的日子里,“我自己写完作业就去玩儿或者看电视,然后煮饭,等妈妈回来炒菜。”
会觉得生活苦吗?张心语摇摇头,如果要用酸甜苦辣来形容生活,她觉得自己的生活只有酸甜二字,“没有苦,也没有辣”。
甚至一顿平常的美食,张心语也能从中品出生活的甜味。“小时候都馋嘴嘛,有时候就想吃一点好吃的,但是可能就会比较贵”,为了激励女儿,妈妈会以美食作为奖励,“每次考了年级第一,就会带孩子去吃平时想吃但没吃过的。”不过,上了高中以后,就不再有这样的奖励了,“因为发现考第一的次数太多了,”张心语幽默一笑。
另外,考上清华就算“贵子”吗?张心语也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可以出‘贵子’,但可能‘贵’在不同的方面,而高考成绩,无疑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一个人的品质、美德、性格、人际关系、处事能力……我觉得综合这些,才能看一个人是否‘贵’。”
在性格、人际关系方面,作为学习班长的她羡慕班上的活动班长,“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如我好,但他很有亲和力,人缘极佳,而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
18岁的姑娘,正站在成年的大门口,回头看过往的生活,张心语觉得,自己和别人家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小时候的很多需求不过只是小孩子的新鲜感,而每个家庭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满足孩子的需求,她们家也是如此”。
至于所谓的生活中的诸多不如意,在如今的张心语看来,更是丝毫不值一提,“这只是一种生活的经历,一种让我们成长的东西。”
红星新闻记者 蒋超 实习记者 李宇欣 摄影记者 张直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