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孔谈教育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不瞒你们说。
我读初中那会儿,班里有个皮肤白皙、腰身纤细的同学,鼻梁上悠悠地架着一副光芒闪烁的金丝眼镜。
嘿!那俊俏小模样儿,走起路来像一片杨柳叶,又像随着水波摇曳的青草。
男孩子只要见到他,眉毛一弯,嘴巴一撇:“切,假女子!”
女生见了他,“噗呲”一声,忍不住捂着嘴“咯咯咯”地笑起来。
而我和他们不一样。
我仿佛看见自己牵着他的手奔跑在阳光下,脸上显现出浪漫的喜悦。
肿么啦!这想法真是够喜剧又邪恶的!
哎!转念一想:不对,不对,这是不对的!瞬间,我被拉回了现实。
我要是真的那样,可够糟心的!
父亲要是知道了,“皮砣子”(拳头)伺候,准保管够。
正常小孩子的心里早就有了性别的概念。
不管是男生女性化,还是女生男性化,从古至今都存在。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风盛行。士人涂脂抹粉,羽帽彩履,以女性化作为审美追求,涌现出了潘安、卫玠、潘子高等一大批闻名后世的美男子。
如今,韩流席卷泱泱中华大地,娱乐圈花样美男越来越多。他们长得俊俏美丽,香粉秀发,喜欢打扮,开口甜到“齁”。
追星族们趋之若鹜。
越来越多的男孩子模仿他们的装扮和行为。
男生女性化和女生男性化是正常的吗?
国家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
教育部在答复中称,下一步,将要求各省、校加大《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落实力度,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能力,同时,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
鉴于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齐抓共管。
孩子最初的性别认同到刻板的性别观念应该深深地植入到孩子的脑髓。
性别教育从娃娃抓起。三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模糊的性别意识。
三岁之前,性别意识是模糊的,随着成长过程摇摆不定。青春期之后才形成了刻板的性别意识。
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造成错误的性别观念,不会被主流的社会价值观所认同。
没有一个正确的性教育观,男孩子和女孩子将来的样子都会让你惊呼自己的小心脏实在受不了。
教育部倡导社会主流风气,要求学校教育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不是要求男儿有泪往肚里憋,更不是歧视女性柔弱。
假如你的儿子这样的,肿么办?
假如你的女儿这样的,肿么办?
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儿。
男孩子应该培养阳刚之气,英姿飒爽,顶天立地,不愧男儿本色。
女孩子就应该培养温柔之气,亭亭玉立,落落大方,不失女儿柔情。
药不能吃错了,裤子不能跑偏了,路更加不能走错了。
当你看到你的儿子浓妆艳抹、彩裙高跟,当你看到你的女儿不喜欢男子,爱女生,
你会作何感想呢?
看别人的儿女和看自己的儿女走向性别的反方向应该不一样吧!
你是把他捧在手心,还是捶胸顿足的大吼大叫:真是作孽啊?
家长要抓住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性别意识有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3岁的幼儿期,第二个阶段是3—7岁,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
孩子2到3岁时,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穿着。
男孩子穿上笔挺的小西服,帅气的小夹克,脚蹬锃亮的小皮鞋……
女孩子给她打扮,扎俏皮的小辫子,戴漂亮的头饰,穿华丽的公主裙……
家长教会他们认识自己的性别,并能区分其他人的性别。
家长带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讲解简单的身体器官的知识。
家长要告诉他们男孩子和女孩子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能进错厕所……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要带着孩子玩符合性别特征的玩具,参加偏向于性别的游戏活动。
比如:男孩子喜欢玩手枪,耍金箍棒,玩奥特曼和变形金刚,做军事类的游戏……
女孩子喜欢芭比娃娃、抱抱熊、米老鼠、小提包,跳皮筋……
孩子3到7岁时,家长要积极地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教会孩子和异性小朋友交往,慢慢地加深对性别的理解。
孩子长到青春期,家长要善于观察,在孩子的行为举止,言语谈吐方面正确的引导,避免孩子心里形成“假小子”和“假女子”的性别角色混乱。
除此之外,家长要善于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孩子就会认识到自己的性别特征。
渐渐地,孩子便产生了刻板的性别概念。
他们就会在情感态度、自尊自爱、社会认同等多个维度坚定自我,寻求建立自己的性别特质。
孩子处在性别模糊期和刻板期的关键点,要求教师有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孩子有无存在异常行为。
教师看见男孩子翘着兰花指,走路翩翩起舞的姿态,说话太过甜腻时,要直面问题,告诉他:你是男孩子,刚才的动作已经偏向于女孩子,那样的行为和语言是不正确的。
或者教师看见女孩子,动作和说话过于男性化,也要告诫她。
教师教育这样的孩子以后,要持续关注他,积极地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性别方向去坚定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和言语谈吐。
我不知道其他教师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例。我是遇到过的。
我班有一个男孩子,身体很健壮,经常翘着手指,像女孩子一样莞尔一笑,说话嗲声嗲气。
他有时候像一只胖蝴蝶轻飘飘地从我身边飞过。
我会立即制止他。我严肃地说:“XX,你是个男孩子,你的样子和说话已经像一个女孩子了”。然后,我会拍拍他的肩膀:“记住,男女有别,不能那样了”!
……
经过一段时间,我持续追踪,他的这些现象再没有发生了。
写在最后
现实生活中,极个别的人是生理原因造成性别角色混乱,我们不能去嘲笑讽刺他们,要包容他们,尊重他们。
关注教育才有明天,关注孩子才有未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性别教育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点赞关注,转发分享!喜欢讨论教育的咱们评论区见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