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都会随着的学校层级的变化或年级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有些学生小学时是学校的尖子生,但到了初中成绩开始下降,只能算班上的中等生;有些学生初中时成绩不怎么样,可到了高中成绩却迅速上升。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生,上了高中后成绩会飙升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与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交流过,他认为,初中小学成绩不好,上了高中成绩突然上涨,表面上看是偶发事件,实际上存在着很多必然因素,对学生来讲,具备这3个能力很关键。
第一个能力: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又称为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必备要素。逻辑思维强的学生,能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揭示事物的本质;而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学生,经常会处于认知混乱和逻辑错误状态。
初中和小学知识内容比较直观,有较好的记忆力和一定的分析能力,就能取得好成绩,那些逻辑思维强的学生不容易崭露头角,所以大家发现不出这类学生的才能。不过到了高中,学生会接触大量的抽象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就会感觉非常吃力。
以高中数学为例,学生不能只是把定理记住,而是要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思考,一边证明,一边推理。证明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定理,又是为了进一步熟悉与此定理有关的其他定理;推理则是为了更好的知识迁移,在原有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习得一些新知识。
简单地说,高中考的是活题,书本上学的东西是基础,没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肯定成不了尖子生。而那些拥有很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即便在小学、初中表现不起眼,到了高中也会成为“黑马”,成绩飙涨。
第二个能力:很好的心理调控能力
初中和小学阶段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一般都比较稳定,较少出现大范围的波动。但进入高中后就不一样了。在大多数高中,特别是那些重点高中,前十名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有很大变化。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调控能力,考试排名的剧烈变化会严重打击学习自信心,影响后续的备考复习状态。
今年大一的金同学,就是因为心理调控能力好,才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他上高一的时候,成绩是班上前十名。高二上学期,各种主客观原因在一起,导致其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最差的时候,总分只在班上排三十多名,属于垫底水平。从班级前列到班级垫底,很多学生会因此自暴自弃,金同学则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一直以积极的情绪面对挫折,终于在高三上学期开始,成绩慢慢提升,最后稳定在全班前十,考上了一本。
第三个能力:很强的归纳总结能力
归纳总结是个人经验的升华,是一种自我提高的重要能力。初中和小学知识内容比较浅显易懂,高中知识不仅深,而且精,更抽象化,也更复杂化和细化。
比如高中物理,初中物理只要做定性分析,到了高中就要做精细的定量计算。力学、热学、电磁学,初中阶段,我们分析的是苹果为什么往下落?水为什么往地处流?磁铁为什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又为什么会变成冰?高中阶段,我们要计算苹果1秒钟下落了多少距离,2秒后的加速度是多少?两个电荷相距1米,它们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是多大?
如果缺乏归纳总结能力,我们的解题能力只能停留在初中的“定性”阶段,无法形成对物理学科知识的整体认知,也就解不出高中物理的活题。我们身边有不少学生,初中时“边学边玩”物理成绩也不差,但到了高中,物理成绩一落千丈,就是与归纳总结能力缺失有关。
老教师说,具备以上3个能力的学生,上高中后多半会成绩飙升,很准。同时他也强调,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如果个体不付出行动,不勤奋刻苦,就算天赋异禀,也会“泯然众人矣”。
不管怎么说,高中与初中小学有很大不同。当进入高中,我们就不能懒散,不能觉得自己聪明就不重视课堂;要尽全力调动身体的各方面优势机能,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紧跟老师的学习节奏,做到独立思考,高效练习,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主动完成一些附加任务。这样我们才能让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