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儿妈妈,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全职妈妈,喜欢分享,喜欢倾听,希望把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对观者在育儿上、情感上有所启发……
文|家有小甜椒儿(专注优质原创,抄袭必投诉维权,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最容易对某人某事有刻板印象,认为眼前的人就应该是眼前的样子。
刘亦菲是仙女,从小就应该是仙女,一旦她走欧美风格,就受到大众的嘲讽,因为那样就再也不是仙女的模样了,倪妮是性感女神,从小就应该特立独行,如此才能有今天的样子。
实际上呢?倪妮的初中照片曝光,行为举止都让人无法联想到今天的女神形象,那个时候的倪妮分明就是一个邻家乖巧懂事的小姑娘。
千万别过早定义一个孩子,别过早给孩子贴标签,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还没有爆发的小宇宙,他们是现在的样子,只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
用美丑定义一个孩子,是最愚蠢的做法
还是拿倪妮举例子,她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她的美在于气质、在于细品、在于时间。
一个女孩子最有魅力的地方不是五官长得有多精致,而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有多迷人、多有魅力,一个长相一般、但是做事认真、有独立风格的女孩子,是最迷人的,而一个长相精致、但是言语粗糙、德行有问题的女孩子,看多了会让人觉得厌烦。
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表现出来的气质,跟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以及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对孩子来说,如果父母一直用简单的“美丑”来定义别人、定义孩子,那才是灾难。
如果父母经常用简单的“美丑”来定义别人,甚至是定义孩子,会让孩子误以为这个世界上生而不平等,有的人天生就长得好看,就是有优势的,有的人天生就丑陋,再怎么努力都无法翻身。
一旦孩子有了这样的价值观,那么孩子注定失败。
不给孩子贴标签,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
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孩子贴标签:“我家孩子就是乖巧懂事,从来不会做出格的事情”、“我家孩子太笨了”、“我家孩子很聪明,考试总能超常发挥”……
家长给孩子贴标签,可能是出于炫耀,也可能是出于愤怒,但是这个简单的标签到孩子那里,就是限制无限可能。
孩子一旦接受了家长给贴的标签,想要打破这个刻板印象难上加难,很多时候他们愿意停留在舒适区,即便是被嘲讽没出息,索性就一直这样下去。
给孩子贴标签,一味赞许容易让孩子迷失自我,变得骄傲自大,却没有真本事,而一味打击孩子,并不能激发孩子努力打个翻身仗,只能是打消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敏感,到头来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
肯定孩子的小成就,称赞孩子也请多用点心
家长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包括不切合实际的赞美,但是孩子需要肯定式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鼓励和称赞。
这里的称赞和模式单一化的称赞是不同的,家长想要让自己的鼓励起到作用,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就应该多花点心思,用心赞美,而不是千篇一律“我的孩子最棒了,我的孩子最优秀”。
举个简单的例子,孩子考试考了99分,全班第二,家长的称赞方法可以变成:不错,这次比上次进步了,上次因为马虎被扣掉了两分,这一次只被扣掉一分,真棒!
再比如,当宝宝认真拼图,把所有的拼图都拼完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请收起那句“宝宝太棒了,宝宝真厉害”的称赞方式,换成“这么多拼图很难拼,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你竟然坚持下来,真是太厉害了”。
当我们更加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的时候,孩子才会重视自己的努力过程,也才会越挫越勇,这个时候即便是结果并不如意,得到家长的肯定,也会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感到高兴,且有再次挑战的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可能,家长的作用是引导和鼓励,而不是给孩子圈定发展方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少对孩子本身和针对某件事的客观结果做点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