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注明:文 | 藤校妈
哈啰,大家好,我是藤校妈,你们今天好吗?
藤校妈这两天看到一则19年的"旧闻",
一位得到常春宾夕法尼亚大学全额奖学金入学许可,却在开学三周后,选择休学,回到家里,重新思考自己人生未来道路的中国女孩,
她在美国首区一指的网路媒体"赫芬顿邮报"(Huffpost)上投稿,写下自己的故事▼
身为一个自己是藤校毕业,目前在鸡娃路上努力的妈妈,看了这篇文章,我蛮有感触的。
今天就想把这位进藤校前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却在开学的第三周做出"自家孩子""任性决定"的故事,跟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分享。
Okay,接着进入正文,我先把这个女孩的心路历程翻译给大家:(以下是由Jenny第一人称,全文直译)
八月底,我收拾行李,跟宾夕法尼亚大学说掰掰,离开我才住了几周的宿舍,回到我麻州的家。
家人跟朋友都吓坏了,大家都怀疑我是哪里出问题了,甚至包括我自己也怀疑自己到底怎么了。
在我六岁时,我跟妈妈还有大我很多的哥哥一起移民到美国,为的是让我接受美国教育,以后在美国工作。
从幼儿园到高中,我一直都埋头苦读在课本跟作业里,竭尽所能努力成为最好的学生。
我的小学、初中老师形容我"非常聪明",我的高中老师跟我妈妈说,我的未来可期,在三百个学生里我排名第四,是学校最大社区服务社团社长,我的SAT(等同国内高考)成绩傲人。
我是"模范少数族群"。不管在这里还是在中国,我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妈妈的朋友们告诉他们的孩子,"你应该要跟Jenny一样"。
他们说,"她成绩好,将来会进入好的大学,毕业后拥有很棒的工作,然后能赚很多的钱",这是中国人对"成功"的定义。
所以当去年12月,我拿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入学许可,还得到全额奖学金时,所有人都觉得对我来说,应该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棒的了。
但是人们看到的只是幻觉,跟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很多个睡不着的夜晚,我需要靠安眠药才能帮助我入睡。
但我不是唯一一个有这样问题的人,我有很多跟我一样成绩顶尖的好朋友,也都处于分数跟学校竞争的巨大压力中。
可能正是这种压力驱使着我们努力念书,取得学业上的好成绩;可同时这种压力也正吞噬着我们。
这种压力除了来自于我们的家长、整个体制,也来自于我们自己。
得到入学许可后,别人为我感到激动,于是我也把自己伪装成跟大家一样兴奋的样子;可是内心深处我对下个秋天的到来深深恐惧。(秋天到了,就开学了)
我心里清楚明白,我只是遵循着大家期待,往我父母定义"名利双收的未来"的这个方向走。
尽管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对外来的梦想是什么,我也知道如果我继续走在别人引导的路上,我永远都找不到属于我自己的路。
10W+中国留学生家长都在关注
社会对于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跟疲惫似乎很默然,就像这是学生理所当然应该承受的事。
随着入学申请越来越竞争,家长给孩子的压力也日益增加,他们要求孩子更努力念书,目标进入顶尖名校。
这种状况在中国或亚洲家庭尤其明显,当我第一次SAT模考成绩不如预期时,我的家人要求我去上加强班以提升考试成绩。
请家庭教师在中国家庭非常普遍,除了要提升高考成绩外,也要加强平日学校作业、学期报告、大学面试准备等,任何可以帮助孩子学业成绩进步进入好大学的事项。
看到不是我这个圈圈里,非亚裔家庭父母对孩子成绩的宽容度,我很忌妒。升学、教育的压力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家庭里,只是在亚裔家庭中,父母对待孩子教育特别严苛。
我从不提自己感受到的压力,在我们家,"心理层面的健康问题"并不被重视也没有人会讨论这件事,事实上,我甚至不知道怎么用中文解释"心理层面的健康问题"。
我已经习惯自己消化、处理自己的这些压力、情绪问题。但问题是,我其实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把压力在自己心里藏了起来。
我的许多亚裔美籍朋友都坦诚,他们也处于相同的情况。
直到我真正身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宿舍、在教是、在校园里,我才真正感受到这些不是我要的。
刚开始几天我在课堂上感受到"我不属于这里"的情绪,然后延续到食堂、娱乐活动区域,甚至到宾州这个城市里(宾夕法尼亚大学位于美国宾州费城);
我没有办法想像我明天还会在这里,未来四年都在这里。
我的情绪前所未有的低落,在我指导教授的支持跟鼓励下,我决定休学,同时准备跟我妈妈坦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在指导教授的陪伴下,我们三个人展开了一场谈话,多年以来,这是妈妈跟我第一次开诚布公,对彼此坦诚自己心里的感受。
我告诉妈妈如果我继续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未来的四年里,我不会感到快乐跟充实,我需要在课业的压力下喘一口气,休息一阵子。
妈妈也跟我坦诚,做为第一代移民者,她帮我选的这条路是她唯一知道,通往成功最稳定的路,对我的未来最好、最有保障。
在我导师的协助下,妈妈打开心结,终于接受的我除了爬藤,未来还有其他的可能,不管是非藤校的其他大学,或是一个"空档年",或是其他的可能性。
("空档年",英文原文"gap year",是特别流行在欧美教育系统里,学生高中毕业后,在进入大学前,先游历或工作一年,这年就叫"空档年")
这对我们母女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心灵上的对话,我终于能确认妈妈对我的期待跟要求,是建立在爱我、希望我将来过得更好的基础上。
我也终于确定妈妈即便在自己失望的情况下,还是会支持我的决定,在我面临挫折时,继续陪我往前走。
回到家里的这几个星期,我开始做许多志愿服务工作,花时间跟我爱的人生活,同时开始重新认真思考我未来想要去哪?做些什么?
目前对这两个问题,我都还没有肯定的答案,但是我很明确知道我不想去哪,不想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我再也没有迫切的压力,必须在很紧急的状况下决定我的未来到底该走哪一条路。
但这不是说我就失去了进取心。明年春天或是秋天,我还是会再次申请大学,但这次将跟以往不同。
我知道就算我的选择不是家人心目中的首选学校,但是我会选择我喜欢的领域好好念完,并且让我的家人为我的决定骄傲。
我想让其他的学生也知道,如果你其实并不喜欢你正在申请的学校,甚至你现在就读的学校,你都不应该因为这一个选择被困住。
如果你不知道到底想念哪个大学,不知道将来想做哪个行业?停一下,休息一下,想清楚了,再动作。
我才18岁,我还有足够的时间,我知道我做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看完这个小女生的自述,我很感慨,不禁想到当年我在哈佛的一位台湾同学,她是当年高考的全台湾地区第二,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后,申请到哈佛公卫研究所继续进修;
父母都是大学教授的她是带着家人的期望出国念书的,可是她最后没有走上父母指引的道路,她并没有回台湾成为有名的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医学院老师。
她选择留在美国,转向做饮食风险评估,进入纽约公益团体,为甜食、含糖饮料对纽约学童的成长发育跟大脑发展有什么样具体的影响做长期追踪研究。
她本可以穿着白袍,上面别一颗哈佛大学校徽胸针,可是她没有,她选择关心弱势团体的权益,花很大的时间在环境很差的公立小学、公立医院调查做研究。
我很清楚地记得,她当初是一脸沮丧地跟我说"我根本就不想当医生,可是高考成绩出来后,爸妈要我唸台大医学系,我就只能去念了"
我另一位闺蜜,在许多文章中我都提过她,她家闺女去年14岁加州大学双主修本科毕业,今年秋天马上就要去哈佛法学院念硕士了。
当初她家为了孩子读研的方向发生过无数次争执,硅谷科技公司高管的老爸坚持天才孩子应该走基础科学领域做研究;
妈妈则是对女儿一心想做法福律师(法院中设置帮弱势团体做辩护的公益律师)忧心忡忡,这种法福律师基本是赚不了几个钱就算了;
成天面对的客户全是三教九流,可能是贩毒、黑帮,或是离家失所的流浪汉。
天下应该没有几个妈妈能忍受,自己离开职场,十几年来一手在家自学教出来的天才孩子,哈佛法学院毕业后,要去为社会最底层族群做服务性质的公益工作。
可是为了孩子心中的梦想,这对伟大的爸妈还是妥协了,他们最后妥协的原因也还是因为爱,因为爱孩子,所以支持孩子圆梦。
尽管觉得这条路并不实际、太过艰辛,但是既然是孩子自己想要的,而且事实证明孩子一路走来都是一个很负责、很努力的好学生。
她将来势必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她的工作、她的人生。
那么,就算过程很辛苦,不尽如人意,可是谁能为孩子定义怎样的幸福才是幸福呢?
公众号初期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出来吓死人: 我的哈佛同学居然来自这些家庭!》
里面有段话得到很大的回响▼
很多年后,我才懂得小晞姥姥当年的苦心,我记得当初我其实想去给我全额奖学金又直接是博士班的南加大,可是小晞姥姥坚持我去哈佛,尽管学费天价,还是硕士班。
她当初原话的意思是,"妈妈有能力供应你去全世界最好的学校时,你就该放心去,就算只是去感受当全球最顶尖学府学生的感觉,都好过将来有一天你后悔,当年如果我其实可以去哈佛..."
以前说真的我并不懂单亲扶养我长大,从小一路帮我规划读书路的妈妈,要能说这句话、抱持这样心态,背后需要有多大的智慧跟气度,
她看中的是过程,她根本不在意结果,哈佛毕业的女儿将来就算选择做全职妈妈,像我现在一样,她一样支持并肯定。
这位爬藤成功却在开学三周后休学的中国女孩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走在鸡娃的路上,我不是没想过有天小晞可以成为我的学妹,
但我同样深深期许自己,在经过一切的努力后,将来能有小晞姥姥放手的勇气,也能祝福并支持小晞的所有决定。
当我们努力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个体,懂得思考、有自己的主见,肯努力、能负责时,身为家长的我们,自己有没有放宽心的能力?
能欣喜乐见孩子的不凡,能尊重他们的想法,能按下自己对他们未来蓝图的刻画,去支持他们拥抱梦想?
鸡娃的同时,我深深地反思自己,期许自己,能当个合格的麻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希望这篇文章也能带给大家一些想法跟启发。
作者简介 :藤校妈,坐标南非,哈佛大学毕业的中国台北妈妈,曾任中国高雄医学院讲师。家有女儿小晞,考入约翰内斯堡德国学校,中英德语都达到母语水平,爱好芭蕾、小提琴、钢琴、高尔夫,还有非洲观兽旅行safari!
10W+中国留学生家长都在关注
新闻|故事|留学生
排版|甜懵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