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日报》刊发丨盐湖:教育嬗变带来幸福

盐湖:教育嬗变带来幸福

近日,盐湖区上王中心学校的学生放学后准备乘校车回家。

盐湖区教育事业近年来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座座漂亮、雅致、高标准的校园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在城市中心星罗棋布;一所所学校里孩子们在快乐地学习,读书声萦绕耳畔,欢笑声不绝于耳。老百姓目之所及,笑在脸上,喜在心里;足之所至,感慨万千,赞不绝口。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许多群众纷纷称赞:教育民心工程办得好,办得扎实,办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十三五”以来,盐湖区委、区政府把解决“上学难”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以振兴盐湖、教育优先的战略眼光,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上予以大力倾斜。财政投入从2016年的4.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5。5年来,盐湖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学校少,到有学上,到上好学,孩子们“上学难”不再难。盐湖教育的嬗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教育幸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

新校放异彩

教育惠民生

“孩子在这里非常快乐,这个幼儿园不仅条件优越,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也非常新颖,孩子在这里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在地处运城中心城区北部的盐湖区第四实验幼儿园门口,正在接孩子的家长牛先生高兴地说。

2018年投入使用的第四实验幼儿园是一所公立普惠性质园所,极大地解决了周边群众孩子“入园难”的实际问题,满足了家长让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是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暖心工程。

来到该园,记者看到,整个园内设施先进,环境一流,教学设计新颖。园内设有面粉博物馆、八音叮当盒、星球图书馆、STWAM项目体验馆、百老汇音乐厅等7个儿童功能室,在四楼创客工坊,该园打造了教师图书吧、扎染坊、布贴画工作坊、线工坊、陶艺坊、木工坊、纸艺坊、木版年画坊、工艺品坊、美术馆、博物馆等11个操作工坊。

园长闫林林告诉记者,第四幼儿园把东、西方幼儿教育的精华融合在一起,以“快乐”演绎教育的真谛,以“星球”构建教育的情境,致力于打造一个“有爱有温度、有趣有故事的快乐星球”。幼儿园倡导立足未来、规划现在的教育,构建了“星耀未来”课程体系。近年来,该园承担了“全国新样态学前教育”分会场以及“美丽学校建设国际论坛”观摩和分享工作,两年中共接纳了近4000人次的参观和学习。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与第四实验幼儿园一墙之隔的盐湖区红军小学校园里,四(3)班学生们正在诵读古诗。悦耳的童音响彻校园。

从教23年的李菲老师告诉记者,来红军小学是她人生的挑战,在这里她虽然是个“老兵”新人,但是,她愿意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贡献到教学中,和老师交流,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们都成为优秀的“红军小战士”。

盐湖区红军小学是目前运城北区群众眼里的“明星学校”,2018年投入使用。该校位于市区永乐街以南、槐东路以东。学校占地40亩,设计小学6轨制,36个教学班,解决学位1620名。学校的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附近群众孩子“上学难”的问题。经过两年的发展,该校已经成为我市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名校。

2015年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在中心城区集中建设了魏风小学、实验小学五洲观澜校区、红军小学、钱学森科技小学、涑水联合双语学校、魏风小学后稷校区、大禹学校、第四实验幼儿园8所公办校(园)。新建校共占地320余亩,建筑总面积14.3万平方米,总投资7.8亿元,可提供学位15000个。每一所新建校都独具特色,成为中心城区新的亮丽风景,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十三五”期间,盐湖区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惠及广大群众。截至目前,该区共有幼儿园253所(含2017年回归的空港区和运城经济开发区),其中公办园53所,民办园200所。市区两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65所,普惠性幼儿在园覆盖率达到83%。该区乡镇中心园17所,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达99.2%,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该区创新办园模式,组建12个幼教集团,实现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同步发展,并坚持把“去小学化”作为学前教育改革突破口,市民对此予以肯定。

实心办教育

关爱暖民心

冬日一天,已近黄昏,在稷王山脚的上王中心学校里,正在等待校车接送的孩子们,一些在诵读古诗,一些在写作业,还有一些在阅读,教师李燕正在给学生们辅导功课。

校长郝战超告诉记者,开展课后服务是该校一直坚持的常态化工作。农村学校的教育要给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奠基,要重养成,重细节,重管理。学校由原来的上王小学、郭村小学、垣峪小学3所学校合并而成,服务于上王、郭村、垣峪、西堡、后堡、子谏、牛庄、董家池、郭村庄9个自然村,由于地处山区,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目前校园设施设备齐全,学校依托牛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系列教育,打造书香校园。

校车来了,到了回家时间,孩子们整齐地排着队依次有序地上车,每个人很有礼貌地向记者打招呼问好。黄色的校车在金色的落日下渐渐远去。如今,在盐湖区城乡间的道路上,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黄色校车已经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王范中心学校,四年级正在上语文课,老师利用最新的智慧教育设备给孩子们演示课本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

校长陆文强告诉记者,王范中心学校地处半山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盐湖区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力度,2016年,为教室配备了空调;2018年,配备了校车,方便学生上下学;2019年,为教师和学生宿舍配备了空调;2020年,为学校配备了直饮机,更新了多媒体设备,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先进的“希沃”教学黑板,校园网全覆盖。学校条件好了,环境好了,学生回流也多了,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学校连续5年荣获盐湖区中考质量先进奖。

“十三五”以来,盐湖区委、区政府为了办好群众满意教育,提高教育幸福指数,提高办学质量,下大力气改进办学条件,教学环境。该区投入7900余万元,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置电脑、投影等现代化装备;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发放小学生餐补,解决农村出村就读孩子午餐问题;投入4000余万元对农村学校进行提升改造;投入2000余万元,让全区3000余名农村学生坐上新校车,4万余名学生喝上直饮水,41所城乡规模学校配备安保人员。建立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各学段的资助体系,2016至2020学年共完成各阶段资助资金发放3670.10万元,惠及贫困学生56617人次;完成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审核发放6986.46万元,惠及贫困大学生10394人次,确保了每一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新样态

育人结硕果

近年来,盐湖区以打造“三名”工程为突破口,提出办有质量、有特色、有品位、有创新的人民满意的教育。盐湖区教科局统筹部署,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以“五种”能力为抓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全区中考质量连年攀升,跨进全市第一方阵;音体美各种比赛斩获诸多全市第一;高考质量连续5年保持高位运行。

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以“梦想课程”和“新样态学校”的全国性教育新理念在盐湖区开花结果,收到了实效。该区利用3年时间投入1440万元,为72所梦想中心升级换代。截至目前,已经有50所新梦想中心投入使用。

2017年2月,盐湖区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审定为“全国新样态学校建设试验区”,目前共有18所实验校(园)。3年来,各实验校(园)遵循新样态学校创建的理念和方法,落实课程、课堂的变革,实现学校内涵式、跨越式发展,大大推动了区域教育发展。先后有5所学校在全国新样态学校年会(峰会)上做经验交流。同年10月,由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运城市教育局、盐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新样态学校论坛暨盐湖教育创新峰会”成功举办,来自21个省的近2000名专家、学者、教育同仁齐聚盐湖,共享新样态办学成果。

加大智慧教育建设力度,近年来,盐湖区投资1亿余元,全面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着力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初步形成具有盐湖特色的智慧教育应用样板。目前,盐湖区已成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全国实验区。

学生阳光自信,学校文明美丽。在立德树人方面,盐湖区教科局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教育各个环节,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各学校收获颇丰。目前,舜帝复旦示范小学、魏风小学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北城初中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山西省文明校园”;盐湖区实验小学、解放路第三小学荣获“山西省文明校园”。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谈到未来的盐湖教育,盐湖区教科局局长杜尚卫即兴吟诵一句诗。他信心满满地说,教育的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甜蜜的事业,幸福的事业。在未来的“十四五”期间,盐湖区12000多名教育人将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责任担当,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初心,助推盐湖教育迈进新时代。

下载“七彩盐湖”APP

更多内容

等你发现

来源丨运城日报

编辑丨韩莹 侯育蓉

责编丨李鑫

审核丨乔沼珲 董晓丹

监制丨卫江鹏 张文芳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