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读书人进入仕途的桥梁,“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古人为了抓住这个机会,不惜铤而走险,试图用作弊的方法换取功名利禄。
古人作弊方法主要有:改户籍、夹小抄、找枪手、传信鸽、做暗号以及贿赂考官等。为了作弊,当真是操碎了心,其中的改户籍就是指“冒贯”法,假冒籍贯的简称。
考生通过修改户籍的形式取得资格并参加科举,堪称“高考移民”的模式雏形。冒贯法细分为三种:多试贯、冒亲贯、寄应贯。分别对应跨地区户籍身份考试、冒充亲戚他人身份考试和借读地身份考试。
多试贯:跨地域考试
由于古代户籍制度没联网共享,所以,北京府招生办并不知道山东府境内的考生信息。同时,各地考试时间不一样,公布分数时间也不一样,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区域差和时间差。有人想到了这个机会,奔波于多地之间,争取多一份机会,这无疑对考生的体能资格、长途跋涉、携带物品和随身经费提出来更高要求。
西南诸地路途遥远,各地州府考试时间不同。
宋代科举须经解试、省试、殿试。解试为初试,即第一关,考生通过后会获得复试资格。然后再去参加礼部组织的省试,即第二关。最后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排出名次,即第三关。
《宋会要辑考》记载:“缘福建去京师地远,遂先期用七月,川广尤远,遂用六月。今福建、二广趋京不远,恐试下举人冒名再试,他州可依限八月初五日锁院。”
此书记载:因福建太远,就先期七月份举办州试;四川广东路途崎岖山高路远,就提前六月份州试。又担心考生冒名顶替再考一次,其他州府依限八月五日锁院(封闭考场)。
携带考试物资较多,犹如一场限时抵达的“马拉松”。
粗略统计,考生需要携带笔墨文具、铜圈、水瓶、大褂帽子、毛巾手巾、草纸蜡烛、文科本义、五经讲义、馒头干粮、大笼箱子等物品。如果没有伴读书童帮忙的话,所有的东西背在身上也是不小的重量。加上路途遥远,古代没有发达的公路铁路交通条件,需要翻山越岭、过河渡船。对于考生来说,这是一份体力活,身板不好估计走不完路程,如同一场负重马拉松比赛。
冒亲贯:换身份考试
冒充亲人身份——抢爹事件
公元1029年,安徽合肥考生王济,并无汴梁户籍考试资格。而他的哥哥王修在首都有田地多年,已取得落户指标。按照“举人如有户籍及七年以上,见居本初,即许投状”的律例,王济把哥哥登记为老爹,获得了应试资格。后来,考官核验资料时发现“怎么王修还有别的儿子呢?都搁着抢爹呢!”原来,另有一人王宇也把王修当爹,拟获得开封应试机会。这在当时算作一桩奇谈,最终两人均被取消资格。
冒充亲戚门客身份——南宋“牒试”
南宋“牒试”堪称录取率最高的考试,录取比例高达30%。什么样的人才能“牒试”呢?“牒试”由转运司(监察部门)负责主持,主要针对中央官员、招考部门领导的子弟和亲属,而制定的特殊招考制度。此后,人员范围逐渐扩大到官员门客、甚至囊括了五服之内的亲属,都可以参加特招。这种制度漏洞导致很多人冒充户籍,参加“牒试”。
“有避一人亲而牒三四十人者, 而所谓亲未必亲也, 所谓门客而未必门客也。”
有的官员提供给三四十人获得“牒试”资格,“赋予”了其他人亲属门客的身份,权利滥用使得选拔人才之路变成利益输送渠道。南宋大臣曹彦约曾上奏直言”科举之弊, 莫甚于牒试”,弊端贻害可见一斑。
寄应贯:在借读地取得当地考籍
游学产生诸多异地户籍考生
宋朝游学之风盛行,很多读书人认为发达地区教育资源丰富,就离家去游学。到了开考之时,若再返回原籍又会耽搁时间,朝廷人性化地考虑到这一点,允许外地游学之人在借读地参加考试。比如理学家程颐,原籍河南人,16岁时就游学国子监。
景德二年诏令:“有乡里遐远久住京师,许于国子监取解”
国子监资格是考生“抢手货”
诏令规定:有距离家乡较远且久住京师的考生,允许在国子监取得考试资格。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还管理驻京公办高校,当时官学的学生为“监生”,外籍考生只有取得了监生资格,方可参加国子监的取解。因此,许多考生不惜重金获取这种资格。熙宁元年,仅国子监考生一度超额达到900人左右。
科举作弊的原因分析
功利思想的驱使是根本原因。科举考试自隋朝设立,历经唐宋元明至清朝结束,贯穿6个朝代,跨越1300年,这条道路仍是庶民百姓入仕的条件,成为许多读书人扬名立业的重要砝码。录取名额的不均是客观原因。
纵观历代,唐朝科举定额录取约占5%,宋代平均10%,明清时期则是每年定额不等数量。横观地域,发达地区录取人数较多、偏远地区录取人数较少。宋朝开封府录取名额100名左右,而其他州府仅有10名。户籍制度捆绑是把双刃剑。
考生的基本资格,比如家庭成员、品行言止、刑罚犯罪等做初检考察,前提就是拥有本地户籍,因乡试录取名额有限,防止外来人员占用本地名额。另一方面,本地户籍录取人数比例较少,又促使了不少考生假冒籍贯。
结语
冒贯法是通过更改户籍的一种科举作弊方法,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考官针对作弊方法不断改进完善,先后出台了糊名、誊录、别试、三人复审阅卷、清理重复户籍、保举连坐等方法,力图多方面治理舞弊行为,保障多数人的公平和正义。
在科举考试的历史长河里,考生想方设法作弊,考官严防死守阻止,双方犹如水和火的战争一样,持续了十三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