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现自己走丢了,会怎么办?
近日,一名5岁的小男孩和妈妈外出买东西的时候,因为光顾着看店里的玩具,一不留神就跟妈妈走丢了。
虽然很害怕,但孩子想起妈妈交代的话,不要随便向陌生人求助,一定要找到警察叔叔。于是,凭借记忆一路走了两个多小时。
大概走了十几公里之后,孩子终于碰到一位执勤的民警,这才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崩溃大哭求助。而孩子的妈妈,早就已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了。
虽然过程比较曲折,但幸好孩子最终和妈妈重逢了。孩子的安全无小事,真的大意不得。
还记得那一场感动了无数人的、时隔32年的重聚么?
61岁的李静芝阿姨,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花了32年,终于找到了她丢失的儿子。相逢的那一刻,母子紧紧相拥,让无数人泪崩。
当年,仅仅是因为几分钟的疏忽,她的儿子就被拐走了。这一别就是32年!人生能有几个32年?又有多少被拐孩子的父母,可能连重逢的这一天都等不到?
所以,真的不要大意,孩子走丢并不只是存在于电视和新闻中。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有些安全常识一定要尽早教会孩子。比如:除了要牢记父母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信息之外,这5点也不能忽略:
1、如果走散,待在原地不要动
黄磊和女儿多多参加《爸爸去哪儿》的时候,爸爸们要根据烟雾弹去寻找空投的食材。
可其他几位爸爸都回来了,黄磊却依旧不见踪影。这让多多心急不已,拉着村长就去找爸爸。
找到黄磊的时候,多多激动得都哭了。虽然黄磊非常感动,但却在第一次时间告诉多多:“如果找不到我,你就站在原地,因为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
对于小孩子来说,和大人走散一定会害怕、惶恐,情急之下有可能会乱走,导致父母即便回来找,也会错过彼此。
所以,不妨教育孩子,如果走丢了,一定要待在原地,爸爸妈妈一定会回来找你。
2、告诉孩子,有困难可以找哪些人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家人和朋友之外,其他的都是陌生人。
可是,大多数父母会教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求助。那么,在没有碰到警察叔叔的情况下,又该向哪些人求助呢?
其实,商场的工作人员、银行里的工作人员等,也是可以求助的对象。尤其是在商场、游乐场这样人群密集的地方走丢时,还可以去广播室寻求帮助。
而这些安全常识,都可以在平时的出行中,随时跟孩子普及。比如,指给孩子看,哪一些穿制服的人是工作人员;商场的总服务台在哪里,如果需要求助该去哪里等等。
告诉孩子,万一身边没找到穿制服的人,也可以向带着孩子的妈妈求助。因为有数据显示,有孩子的母亲,是孩子最安全的选择。
亲子绘本《汤姆走丢了》,讲的就是一只叫汤姆的小兔子在商场和妈妈走丢了的故事。
汤姆很害怕,但他记得妈妈说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但可以找收银员阿姨帮忙。于是,最后在阿姨和保安的帮助下,播放广播找到了妈妈。
3、让孩子牢记自己的大名
这一条是针对3岁以下的幼儿,因为大多数父母在家都会叫孩子的小名,或者是叫“宝贝”、“宝宝”。
如果走丢了,孩子无法提供父母的姓名和地址还在其次,如果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住,那就更麻烦了。
所以,除了叫孩子小名之外,平时也要让孩子习惯自己的大名。这样,即便是走散了,父母也可以通过大声呼喊孩子的大名引起孩子的注意。
4、玩相关的场景游戏和角色扮演
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大多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没有相关的经验来应对突发情况。所以,平时和孩子玩一些相关的场景游戏和角色扮演,就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比如:
假装是在商场里,让爸爸扮演坏人和孩子搭讪,尽可能地用孩子喜欢的东西和他套近乎,看看孩子会如何应对;
又或者假装是在游乐场里,孩子和父母走散了,看看他又会如何应对……
而这样的小游戏,在平时也是可以随时玩起来的。比如在去上学的路上,或者是在小区里玩耍时,都可以问问孩子,如果发现找不到爸爸妈妈了,应该怎么做。
这样的情景教育,比说教一百遍更能让孩子记忆深刻。而且,遇到类似的突发情况之后,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5、告诉孩子,成人如果需要帮忙是不会找小朋友的
很多父母都只教孩子要乐于助人,却很少会强调,成人如果需要帮忙是不会找小朋友的。
还记得那个震惊世人的素媛案吗?不少网友直呼看改编的电影时全程泪崩,不敢再刷第二遍。
所以,假如有人问孩子:“你知道去商场的路怎么走吗?你能带叔叔过去吗?”这个人百分之九十九是坏人,千万不要搭理,让孩子尽快走开或者到人多的地方去。
前面提到的这几点,其实都只能算是事后的补救。不让孩子走丢最稳妥的方法,还是出门的时候一定要牵好孩子的手,不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如果万一孩子走丢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提倡的“十人四追法”一定要了解。这个方法简单快速,比盲目寻找更可靠。
要点就是发动10位亲友帮忙搜寻:
妈妈留在原地不动;
安排4个人从东南西北4个方向,在2公里内,沿大路快步搜寻;
安排4个人去2公里内的火车站和汽车站寻找;
另外一个人报警、一个人回家等待。
现在年关将至,很多父母都会带孩子出去玩,安全问题一定不要忽视,千万不要让坏人有可趁之机!
——END——
文| 菈妈,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