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小学语文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一时跌倒了,没关系,爬起来再跑,来得及!
期末考试落下帷幕,随之而来的就是考试成绩的公布。孩子的成绩一直是家长心里的一根刺,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最近,家长见面时候的寒暄直接变成了:
“你们家儿子这次考试怎么样啊?”
“甭提了!那点分说出来都嫌丢人,我告诉他,放假一天也别想玩了,到辅导班老老实实补课去!你孩子呢?”
“我儿子倒是还好,每科都在95分以上,班上前三名!”
家长们都非常看重孩子成绩,但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上却有失偏颇。
无论考得好考得差,怎样处理才能给孩子积极的回应,帮助他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发展呢?
今天,小编和各位家长一起探讨:
家长如何正确应对
孩子考得好
炫耀型:真厉害,不愧是我的儿子!零花钱翻番!
盲目乐观型:孩子的智商就是高,只要一学成绩上去得真快。
孩子考好了,家长往往就会放松戒备,让孩子在假期里为所欲为,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一个假期过后,孩子该复习的没复习,该预习的没预习,到了开学一测验,分数一下子下降很多。
孩子一次考试成绩好了,并不代表他所学的知识都扎实了,牢固了。
也许孩子是幸运的,出的题恰恰都是孩子会的,更有幸运的孩子很多题都是蒙对的,而不是自己就学会了。
家长不了解真实情况,盲目乐观,会让孩子学会投机取巧,不刻苦努力,总想着靠侥幸取胜。虽然一次考好了,却往往埋下了隐患。
孩子考得不好
暴躁型:瞧瞧你的分,给老子把卷子每张抄五遍!
领导型:对于你的考试成绩,你应该深刻检讨。
惩罚型:期中考试你考好了奖励了一个玩具,期末考成这样,寒假假期的娱乐活动全部取消!
揪住不放型:你看看你的成绩,你怎么还看电视?别忘了你的分数!
焦虑型:天哪,你考成这样可怎么办哪!这成绩可考不上好初中,上不了好高中,进不了好大学,将来怎么会有好工作?
到处求助型:我家孩子考得太差了,帮帮我家孩子吧!有认识的好的补课老师吗?
强压型:还是你不够努力,给你买了十套试卷,做完寒假作业就做这个吧!
这些态度统统不可取!正确的态度只有一个:平和!
1. 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不以成绩好喜,不以成绩差悲”。
2. 要记住孩子的成绩不可能因家长的一顿怒吼和一顿胖揍而提高,所以,都应冷静面对。
3. 考得好,要平和,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经验,制订计划,巩固胜利果实。
4. 考得不好,更要平和。一定要找到考得不好的原因,对症下药。
家长最该做这3件事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
第一步,分析试卷,找出丢分原因、拟定对策。
原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深。
对策: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原因: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技巧不会、不熟。
对策: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要领,真正融会贯通。
原因: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考虑不周、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对策: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保持平常心,养成答题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第二步,分析分数涨跌趋势。
单科成绩: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还要与其他同学成绩横向比较,分析这门学科成绩的发展趋势:上升、下降还是振荡不定?
如果孩子单科成绩下降幅度较大,家长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内在原因(有较大面积薄弱知识点、技能点)
和外在原因(对该学科缺乏兴趣?临场发挥适当?和该科老师的关系?)
适时激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第三步,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有的孩子成绩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
孩子智力的几个基本因素——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往往发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记忆力强而思维力弱,有的观察力强而记忆力弱。从孩子实际出发,找出短板,进行专项训练。在少年时期及早发现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未来智力全面发展。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帮助。
这个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考试范围,比考试范围更宽广的是看到孩子成绩时家长的胸怀!
- END -
注: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