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一天,我们老去的时候,如果儿女可以慢慢地、耐心地、满心欢喜地陪伴着我们老去,那该有多幸福啊!正如小时候,我们陪伴着他们一起慢慢地长大一般,都是很美好的存在。可是事实呢?
大妈含泪诉说着:“老了最好别跟子女一起住”
李叔李婶是村里面出了名的勤快人,他们的故事也被大家所熟知。
10年前儿子读大学,老俩口卖光了家中的农产品,还借遍了亲朋好友,才把儿子送进了大学的校门。
6年前儿子结婚买房,李叔老两口卖了农村的房子,养了几年的猪,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终于帮儿子凑齐了首付,而自己则租住在亲戚家,种菜度日。
3年后,孙儿出生了,儿子与儿媳把老两口接到城市,说一定要给俩老好好养老,让他们可以安享晚年。
两位老人家,满心欢喜地搬到了儿子在城市的新家。可谁知在这个120平的新家中,却没有他们的“落脚地”。
孩子出生的时候,李叔找了个保安的工作补贴家用,李婶则负责照看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每日整理卫生、买菜做饭,却被孙子及儿媳嫌弃“不卫生”。
早晚的时候,李婶总是担心儿子没有吃好、睡好,于是总是苦口婆心地劝儿子:“不要熬夜,少打游戏,多出去运动,记得吃早饭。”
而这一切都被儿子嫌弃,觉得父母太唠叨了,烦死了人。
最难受的是,李婶照顾孙子的许多方法都非常传统,一旦有错,就会被儿媳妇挑刺,常常被儿媳当成孩子一样地训斥。
老两口在农村辛苦了一辈子才把儿子送进大学,等到儿子结婚生子之后,老两口彻彻底底地老了。可是老两口却没有退休工资,行动迟缓,话语柔弱,甚至没有丰厚的经济来源,而这一切都成为了他们被儿女嫌弃的理由。
李婶最后和老伴又回到了老家,见到老家的人,他就会含泪诉说:“老了最好别跟子女一起住,不然会步我的后尘,痛苦不堪!”
是的,孩子们长大了,父母们却老了。特别是当老人搬过去与儿女一起生活的时候,很多矛盾就会被激化,让原本最亲切的两代人之间变得淡漠,甚至是恶语相向。
现实往往很无奈,父母有父母的委屈,而子女也有子女的难处。
那么等我们老了以后,究竟要如何与子女相处,才是真正的智慧之法呢?
1、在物质生活上,两代人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很多父母老了以后总想跟与子女住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样是天伦之乐。但如果真生活在一起,两代人性格再好也容易爆发矛盾。
因为两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娱乐方式都不一样,而且两代人的育儿方法也完全不同。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还是选择距离不远的两套房子安家会比较好。
这样两代人有自己独立的空间,而且有需要的时候又可以相互照看,但又不至于24小时相互监督,互相感到疲倦。
2、在精神上,两代人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不管父母老了以后是否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两代人都需要相互尊重,保有各自独立的灵魂。
老人要理解新一代年轻人的新观念,不要过于控制年轻人的生活与思想。年轻人也不要过度剥夺老年人娱乐、休闲空间,给老人时间去娱乐。
这样两代人相互尊重,认可对方的精神世界,保持适当的精神距离,才能够真正和睦地生活下去。
孝顺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可贵的品质,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传承下去。
所以,在育儿中,父母要全力付出,也要为未来的“索取”做好准备,将“孝顺”的精神传承下去。
1)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父母从小要让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要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及鼓励,能够更多地帮助家人。
2)承担责任
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一定要承担起育儿的责任,并且不断地通过语言、行动让孩子明白责任的深意。
当孩子年长一点的时候,让孩子独立承担自己的小责任,让孩子从小就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3)家和万事兴。
从小就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不管遇到任何的困难,一家人一起努力面对,让孩子也参与其中,为家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家人可以经常举办家庭聚会、家庭会议等,让孩子慢慢会明白“家和万事兴”的道理。
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家,既需要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也需要幸福而快乐的父母。只有孩子、父母自己都幸福了,这个家庭才是真正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