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鸡娃方面经常感到迷茫的家长们,特别想要一个具体标准作为参考来抄作业,免去费脑筋思考的麻烦。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术”方面的文章,比治标治本的“道”方面的内容更加受欢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战术上勤奋比战略上的勤奋更容易、也让人更加有获得感。
讲真,独立思考是一项艰难的脑力劳动,人类大脑本来也不是为了独立思考设计的,因为独立思考消耗能量太多,太费电,人类的身体和思想都是倾向于低能耗、省电的。
我个人是很认同在治标治本的“鸡娃之道”层面下功夫的,但是很多网友甚至熟悉的朋友,更关心一些术层面的内容,这样会让他们更有获得感,更容易有一个直观的抓手。
独立思考的确没法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有一些具体的抓手(哪怕不够严谨)作为参考或许也会有一些收获,对理清楚思路有帮助。
那我就以一个海淀妈妈的眼光,来聊聊语数英三科在不同年龄段要达到什么具体的程度,给这些需要抓手的家长们一个比较具体的鸡娃参考,激发出独立思考的火花。
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学科贯穿了孩子至少12年的读书生涯,是基础学科。从小升初、中考道高考,都是必考科目,重要性不言而喻。
抛开升学考试层面,这三门学科在工作生活中也很实用,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所以无论如何要学好语数英三科。
1
0~3岁期间
长远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吃好睡好不生病,作息规律,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习惯,有边界感,懂得有话好好说,而不是通过撒泼打滚来裹挟家长。
能做到以上这些就已经非常理想了,知识点方面的学习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因为年龄小,加速度小,吭哧吭哧学一两年,也学不了多少东西。
哪怕什么都不学,三岁以后只需要学几个月,就顶0~3岁这三年的。所以婴幼儿孩子的家长不必焦虑着急,也不用担心孩子落后。有余力了就寓教于乐,没时间就养好习惯即可,不必纠结具体知识点学习的结果。
达不到也没关系,仅仅作为一个参考,供有企图心的家长参考。我实践过,如果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坚持,是可以实现的。
英语:
掌握220高频词,能听读简单的英文绘本,静下来看《蓝色小考拉》这样的原版动画片。
数学: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认识阿拉伯数字,能从1数到100,就很好了。
2
3~6岁
比起0~3岁不痛不痒的预早教阶段,3~6岁才是早教的黄金时机。这个时间段对孩子进行早教启蒙,是性价比最高的时期,值得所有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们重视。
习惯和三观的建设是一以贯之的长期过程。除了继续贯彻规律作息、基本自理能力(吃饭、穿衣、独立入睡、如厕)等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外,以幼小衔接知识点载体为主的学习习惯培养,要提上日程了。
还是那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攀比、放下对结果的执念和面子的在意。
语文:
3~6岁的重点是自主阅读。还有识字和拼音,幼儿园大班时期可以开始学写字。这些都是幼小衔接的必要准备。
识字量越多越好,一般来说2000-3000的识字量,就可以覆盖小学六年的课内大纲要求了,阅读大多数读物基本上没有太多障碍了。
除此以外,还可以熟读背诵一些经典古诗文,阅读一些科普读物,拓宽识字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
3~6岁阶段,可以根据家庭的综合能力来选择启蒙方式。国际幼儿园、外教、各种机构课程、网课和原版书听读都是不错的方式。
对于像我一样家里没矿只有矿泉水的,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这篇《教你一个不花钱得英语启蒙方法》里面的方法。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不变的捷径,也是最省钱的方式。
一般来说,能有1500-4000词汇量就挺不错了。当然,牛娃们上不封顶,愿意考试的话,剑桥ket、pet也是可以的。(这个不强求,量体裁衣)
数学: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熟练掌握一百以内加减法。考虑到现在内卷比较严重,家长们心气也高,最好是加减乘除熟练掌握。学一些数学思维课程打基础还是有必要的。
也可以自学。小学人教版1~3年级数学课本能啃下来,孩子基础就挺不错了。超级大牛们跨级学奥数之类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建议盲目攀比冒进,量体裁衣,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3
小学阶段
语文:
请重视课内。除了语文字词义、文常之类的基础知识以外,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是重头戏。
阅读理解的关键在于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作文的关键在于审题、结构和描写。
英语:
尽可能多学,学好,上不封顶。小学毕业前能达到PET水平。
原版路线除了海量阅读原版书、分级阅读以外,就是各种高难度的教材,比如reading explorer、unlock、剑桥考试教程之类的。
非原版路线就是课内英语+新概念英语。底线是小学毕业前学完新概念二,能学完新三、新四最理想。
数学:
目标是早培的,可以考虑三年级学完小学奥数。最晚五年级上学期学完小学奥数。
如果不拼早培和海淀六小强的实验班,只要扎实按部就班学着,适当提前1年的进度就可以了。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能在学好小学课内数学的基础上,搞定奥数1~3星难度的内容,就可以算是优秀的范畴了。计算基础要重视,小学阶段把计算基础搞好,上中学以后就不会因为计算掉链子而憋屈丢分了。
计算能力是基本盘,保住基本盘,数学就算不拔尖,也不会差。
总之,0~12岁期间,把握住这样一个指导思想:
尽可能以学科角度来构建和学习,而不是局限于课本。
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应试,而是知识架构的基础。
在掌握课内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拓宽和深挖,这样才能游刃有余降维打击。
转发、在看,我们不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