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严禁宣传高考状元”,“八省联考”成2021年重点考察对象!

教育部发声“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这对学生来说,对家长来说,对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但究竟怎么个“严禁”法?这却是“关键”!

教育部连续4年发文“严禁宣传高考状元”:

2018年2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这是第一次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

该《通知》一共提出了“10项措施”来保障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其中,在第9项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纪律中提出:

“严禁初高中学校对学生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教育行政部门也不得对学校中高考情况进行排名,以及向学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绩数据。”

2019年3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

“积极协调新闻媒体,进一步规范新闻报道,不得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9年12月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

“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不得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不得在网上发布或校园内张贴不利于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考试标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1年2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出:

“加强招生宣传,要求各地各校坚持正确的教育政绩观,进一步规范高考成绩发布和相关宣传工作,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部禁令的语言措辞为何出现“细微变化”?

教育部连续4年发文“严禁宣传高考状元”现象,说明“宣传高考状元”现象的负面影响持续受到教育部关注。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自2018年至2021年,教育部4次发文的“措辞”竟每次都不一样:

2018年,用的是“严禁”“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2019年,用的是“不得宣传炒作所谓‘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

2020年,用的是“不得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

2021年,用的是“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

2018年和2021年的语言措辞相似,都用了“严禁”一词;

2019年和2020年的语言措施相似,采用的词语是“不得宣传炒作”;

相比之下,2021年的语言措辞比以往任何一年的语言措辞态度都要更加坚决;

中间2年的语言措辞比前后2年的语言措施要“缓和”“委婉”许多,内中深意令人玩味。

究其原因,大概有两方面:

第一,从“严禁”到“不得”,说明教育部禁令的态度坚定,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产生了一些困难,这些“阻碍和困难”可能是意外产生的,也可能是“根深蒂固难以立即整改”,让教育部认识到此项禁令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第二,从“不得”再到“严禁”,说明教育部禁令的方向是正确的,通过见年的实践,再次回到“严禁”,态度更加坚决,“严禁通过任何形式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这些措施其“警告意味”比以往更加浓烈。看样子,教育部对违反禁令者“要下狠手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宣传高考状元”屡禁不止?

从2018年到2021年,4年了,我们已然能够看到各省市、各学校在高考成绩出炉之后大力宣传“高考状元”。

2020年7月份高考成绩公布之后,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24个省份在网上公布了“高考状元”,包括:北京、浙江、海南、山东、重庆、江苏、湖北、贵州、广西、河南、甘肃、湖南、四川、福建、辽宁、黑龙江、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安徽、江西、河北、吉林。

只有7个省份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未公布“高考状元”,它们是:广东、新疆、青海、天津、上海、云南、西藏。

教育部发文多次禁止“宣传高考状元”,为何它总是“屡禁不止”?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第一,“物质利益”驱使。本来,“宣传高考状元”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状元”一说来自古代,主要是优秀学生、家长的一种肯定和表演。但问题就出现在“利益”二字,当“高考状元”和“利益”挂钩,那么其宣传目的就不那么纯粹了。学校宣传高考状元,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另一方面又能带来更多的“物质回报”。从“宣传”到“炒作”,屡禁不止,“物质利益”是最根本的诱因。

第二,“一刀切”难度大。教育部第一次发文就用了“严禁”一次,第二年、第三年改用“不得”,说明要一次性禁止“宣传高考状元”是不可行的,一方面是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利益根深蒂固,查出起来阻力较大;另一方面是部分省市学校“搞变通”“打擦边球”,把“高考状元”改成“文科第一”或“理科第一”,加大了教育部的查出难度。

第三,“惩处机制”缺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惩处,何来惧怕?之所以多次下发禁令“禁止宣传高考状元”,但各个学校依然我行我素,屡禁不止,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惩处机制”。如果某个省份、某个学校继续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那么该怎么惩处?今年不惩处,明年则会继续宣传。如果在禁令下发之前,先行制定好“惩罚机制”,一旦有省份、有学校违反禁令,则坚决查处,杀一儆百;那么这些学校就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毫无顾忌地宣传或炒作“高考状元”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21年重点监控考察对象:“八省联考”!

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要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全力做好新高考落地各项工作,精心制定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确保改革平稳落地。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这八个省份被“点名提要求”?

一方面,是因为这八个省份是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主力军,前面的第一批、第二批基本上是“侦察部队”,后面的第四批基本上属于“断后部队”,只有中间这八省属于“主力部队”,事关新高考改革的成败和推广,所以,教育部这次特别提醒八省,需要“精心制定考试和录取工作方案”,不得出现意外。

另一方面,是因为2021年刚刚属于“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改革”的第一年,在2020年10月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破除重分数、轻素质的办学行为”“破除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行为”。“宣传高考状元”,其实就是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这种行为现在是明令禁止的。这个《改革总体方案》在教育部署工作中,其“力度”是最大的,“八省联考”是2021年教育领域中“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谁敢在这样的高压、这样的关注下违反禁令?

总的来说,禁止“宣传高考状元”并非不可能,首先要明确“惩处机制”,对违反者采取“高压态势”,让各个学校“望而生畏”;只要“惩处机制”能够落实,那么“利益诱因”自然能够得到遏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