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可以说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尤其是上了学的孩子,辅导孩子写作业,能让父母心力交瘁,但又无法推脱。不少家长感慨,孩子上学后,自己就像上了套,这辈子算是搭进去出不来了。
前几天,杭州的一位家长王女士因为对孩子试卷上的错题有异议,一路较真上了热搜,让很多家长感同身受。
事情是这样的,孩子在做一道科学探究简答题时,按照要求在相应位置上标出了人耳构造的对应名称“耳廓”,却被老师画了叉,并告知正确答案是“耳郭”。
王女士一下子懵圈了,从小到大自己学的都是“耳廓”,从来没有听说过“耳郭”,是老师误判了吗?本着负责的态度,她找来了孩子的教材,上面赫然几个大字写着:人的外耳是由外耳道和“耳郭”组成。
王女士不死心,又找来了最新版的《新华字典》,发现上面只有“耳廓”没有“耳郭”,她开始怀疑,会不会是教材出了错?可编辑部不可能不仔细审核就把错误的教材发给学生,王女士较起了真,翻出了《辞海》,还上网搜了百度百科。
不搜不知道,一路下来王女士更迷茫了,《辞海》中说的是“耳郭”,而百度百科则表示“耳郭”即“耳廓”,这两个词说的是同一码事。那既然是同一个词,怎么写都算对呀,老师又凭什么给孩子算错呢?
带着疑问,王女士找到了孩子任课老师寻求正确答案,得到的答复是:两种写法在以前来讲都是对的,但今年教改后只有“耳郭”没有“耳廓”,这个问题不涉及对科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请家长把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问题上。
前半部分回答王女士还挺满意的,毕竟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下了,也知道该怎么去教孩子了可后面那句话就有点匪夷所思了,什么叫做把精力集中在更有价值的问题上?难道帮孩子纠正错题,遇到困难了查找资料并请教老师不叫有价值吗?
不少网友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并不是家长太较真,而是教孩子太难了,动不动就教改,真是让家长措手不及。
一位家长表示,自己当年也做过同样的事情,给儿子订了一本杂志《我们爱科学》,其中一期里面的内容涉及到“亚马逊”,可当时书里面写的字是“亚马孙”。这位家长很肯定在自己的记忆里,从小学到的词都是“亚马逊”,可一本国家级的儿童刊物怎么可能出错呢?
于是,他当即给出版社打了电话,出版社的回复是:国家出版署规定现在一律使用“亚马孙”而不再使用“亚马逊”。虽然折腾了这么一小下,但总算问明白了,家长用实际行动向孩子展示了如何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自己也学到了新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一位家长留言说,自己为了锻炼孩子的口语发音和听力,以身作则地和孩子一起学习,结果某次的课后练习让他很恼火。他觉得孩子的答案没错,就拍照给老师,说这一题自己不是很理解。老师的解释是:这道题是从一篇原文里节选的,所以选C,但如果单独根据题目意思来讲,其实选B更合适。
家长当时就怒了,直接怼老师,如果是单独拿出题来,却照搬原文答案,很不严谨,也不利于小朋友学习语法,容易混淆,身为教育工作者,怎么连这个都意识不到呢? 老师连忙说下次会多注意这种情况,尽量不会再有了,让家长很是无语。
不光是语文中文字的学习,英语中语法的掌握,还有数学题目也同样让家长挠头。
有个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某天作业中出现一道有歧义的题:小明家距商店500米,距学校700米,问商店距学校多少米?
孩子在和家长商讨后,决定把两种答案都写到作业本上,一来这道题本来就该有两种答案,二来也能证明自己认真思考了。本来以为老师会表扬孩子爱动脑,没想到老师竟然圈出一个标准答案,把另外一个算做错误。
明眼人都知道,孩子的答案是“700+500=1200”以及“700—500=200”,这两个答案都是对的,可老师执意认为200是错的,只有1200是标准答案,气得家长直呼老师的答案是什么鬼,简直是死心眼!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个人认为,当两个字通用时,没有一个固定的评判标准,考试遇到严谨的老师写哪个字都应该算对,遇到不严谨的写的不是她认为的当然就会判错。
可如果是中考高考发生这样的事情呢?一分可是会甩开很多人的,如果因为这一分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倒霉的还是孩子。不要说我杠,这个例子并不少见!创新归创新,现在不仅我们小时候学的字的笔顺改变了,连古诗文言文的读音都变了,古文差一个字,文章的意境都会改变,到底是文化的更新迭代,还是加以创作?真的值得教育界思考。
比如说,我们以前学的是远上寒山石径“xia”(斜),可现在孩子们读的是“xie”,专家却说现在就是这个读音,同样被改的还有一“ji”(骑)红尘妃子笑,现在是一“qi”(骑)红尘妃子笑,真是傻傻分不清楚了。
总而言之,家长较真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言传身教,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以及知错就改,还能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你们说呢?
今日话题: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是如何看待现在的教育改革的?欢迎一起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