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倒数怎样考上北大?改变我的不是理想主义,而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

高一的时候,我是一个理科生,却沉溺于小说。

下列现象,我相信有些人会产生共鸣:将课表里的语英数政史地全部改成小说或是文学;考语文时,花半小时做其他题目,然后花两小时写一篇3000字的作文,结果被判了10分(60分制);花一个星期蹲在图书馆写实验小说,写好交给大家评判,只要有一个人不喜欢就烧掉,大家都喜欢就投稿,然后石沉大海。

喜欢历史,但决不听历史课;喜欢政治,但绝不看政治书;如果全科挂红灯,自己无所谓,只是害怕让父母知道,因为他们已经不好意思打我了,毕竟我比他们还高;喜欢旁征博引,把《七缀集》和《管锥编》里的事例记下来到处卖弄;看不懂康德等人的学说,就关心他们的轶事,在与朋友谈论康德的时候,俨然专家;和班上其他差生一样敌视忧等生,但是却与他们除了这点之外毫无共同语言。当他们提议一起逃课去上网时,断然拒绝,然后去图书馆······

以上事情并不都是我做过的,只是某一种人的特征罢了。

高一就这样过去了。高二很快到来,物理20多分的我,只能选择文科。

文科班的危机感没有那么强,除了数学仍然不懂以外,其他科考试的时候都是可以写一点的。如果说高一的我看书写作没有任何功利性,那么高二的我开始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我要给自己找一条不是高考的出路。

在我看来,参加高考是对应试教育的妥协,是相当可耻的行为。当时我很自负,觉得自己配得上两个荣誉:一个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一个是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积极准备,参加了第八届新概念大赛,可我落选了。400多分的成绩,连去上海复试的资格都没有。新概念的落选对我的打击相当大,我原先的自欺欺人完全破灭了。

我不是傻瓜,我开始思索自己的出路。

应试教育和文学理想是对立的,我一直相信这个观点。因为二者的根本性质是不同的,一个以机械的速度训练为根本,一个以四溢的才华为根本。尽管如此,我开始意识到,理想主义起码在高中根本不会给我出路,自己必须纵深跳入应试教育的河水中,尽管它也许会将我这块石头的棱角磨损一些。

我打算试试高考这条路。

我可以列出一组成绩数据,各科皆为150分制。努力前的基本成绩,语文91,数学79,英语65,政治106,综合118,总分是459,而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估计不会低于630分;最终高考成绩,语文115,数学132,英语130,综合146,历史127,总分650,顺利跨进了梦寐以求的北大

我的努力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二到高三的上半学期。付诸行动的第一件事是把所有与应试无关的书全部搬回家;第二件事是所有课一节都不能缺;第三件事是收起对老师的爱憎,以求取应试知识为全部目的;第四件事是保证晚自修的时间,三小时积极的应试训练;第五件事是制定每日计划,且必须完成。

最初的成效不甚明显,英语的阻力尤其大,单词和语法是我最欠缺的,但我已经没的选了,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态度。数学经过我的亲身实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理解理论之后,再做题来付诸实践,加强理论理解,高中数学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循环套。

要说努力之后效果最显著的是语文和综合,综合都是很简单的基础知识,用心就会有成效。这一阶段,我认为态度和坚持是最重要的,还要有努力之后没有回报的思想准备。

这个阶段结束,我的成绩有了不小的进步,语文115,数学127,英语97,政治117,综合138,总分594。可分数越到后面越难提高,我在590到600分的瓶颈期徘徊了很久。按照这个成绩,重点大学几乎是没有希望的。

就在此时,我意外获得了去上海参加第九届新概念大赛复赛的资格。父母老师都劝我不要去,因为还有六个月就要高考了,承担不起缺课两个星期的后果。其实我知道还有一个理由,他们并不相信我的才华,不相信我可以拿一等奖,这时候只有我自己相信自己。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的理想主义开始重新萌动,我打算不计代价地参加比赛。在上海,复赛的题目《从这里出发的旅程最远》很和我的胃口。因为我一直认为理想主义者,尤其是一个文科理想主义者,本来就在走一条“从这里出发路程最远的路”。他们在人类的智慧道路上前行,吃力不讨好,无数理想主义先驱的倒下,并未吓到后来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依旧在前仆后继。我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的复赛文章大体在讲这件事。

也许是被我的理想主义打动,评委老师给了我一等奖。在随后的高校见面会上,北京大学的老师又给了我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

这时,我感到拥有理想、坚持理想不再是一件难事。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理解、支持着理想主义者。我永远感谢他们。

尽管自主招生资格可以下调20到30分录取,但凭我当时的成绩还是绝对不够的。寒假结束时,离高考只剩100天。我重新制定了第二阶段的计划,立誓100天不回家。为了提高成绩,我将X科换成了更擅长的历史,并集中火力突破英语。也许是换了种心情的缘故,成绩进步神速,新概念回来的第一次英语考试,我从原来的97分进步到122分,名次进步了452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自信和努力的陪伴下,我锁定了目标——北京大学。当时的我是豁达的,只上北京大学,考不上就是复读!后来到了北大,才知道这样“豁达”的人很多。

接下来,成绩真如芝麻开花一般节节上涨。606,615.5,630,646,656,到最后高考定格的650分,我很高兴自己实现了完完全全的飞跃。

我相信自己的才华从来没有被应试教育的河水冲刷殆尽,而是成功地挑战了应试教育。最后我想说,有理想的朋友不要向现实低头,在我身上实现的飞跃,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成立。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