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下级存在认知冲突时,是服从上级还是尊重下级?
当情理与法理不能交叉兼顾时,决策时何去何从?
当统一与个性出现矛盾时,团队该怎样选择?
……
学校管理太严会产生僵化,太自由会出现失控。面对两难,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价值迷思与困境,以致顾此失彼,难以决策。
或许,以下这些讨论有助于我们从容驾驭。
超越两难困境
引入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不能超越二分法的根本原因是站位可能不够高。低维度的对立,在更高的维度上可能是同一事物的两面。
从哲学上说,两极的存在是有意义的。“悖论的两极与电池的两极相似: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它们就会产生生活的能量;把它们分离,电流就会停止流动。”
引入更高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更大的视界,来审视和超越两难困境。教育本身是一个张力的存在:平等与效率、个性与统一、自由与自律、解放与约束、对话与独白、科学与人文、应然与实然、教育之道与教育之术等等,这种张力构成教育的两歧性,也蕴涵着教育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千百年来,正是在教育张力的两端之间,无数教育先哲,从中寻找教育的支点,也因而形成教育史上多样的教育思潮与教育实验。
寻求价值两极之间的平衡。对于学校管理中的两难,任何偏向一端的做法都可能矫枉过正。
比如学校管理中的情、理、法的冲突,本质上涉及的是学校管理中的科学、民主与道德的关系。学校管理中的合法性追求,涉及的是管理的民主性,关注程序与机制、利益与平等、妥协与博弈、多数与少数;合理性追求,涉及的是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关注效率与效益、速度与质量、规律与技术、方法与手段;合情性涉及的则是学校管理中的伦理性,关注学校管理的人文性、公平感和可接受性。
这三者的内在融合机制其实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程序与实质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使学校管理在有效性、合法性、合理性、合情性追求上达成新的一致性。
重新审视伦理法则,直面问题本身。有时我们发现,按照既有的伦理规则去考虑和解决问题时,出现两难对立且不可调和,这时候可能的选择之一是重新审视这些伦理法则,暂时搁置这些法则,追问这些法则的合理性。
比如,作为学校管理者,服从上级是基本的行政职责要求。但是如果上级的要求明显不合理,就不能简单地按照服从上级的法则行事。有的地方要求中小学校学生在校不得使用和携带电子产品,禁止男女学生单独交往,统一要求学生发型和服装等等,但却屡禁不止,陷入管理的两难困境。
其实应该进一步追问,学校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这些规定有没有正当的理由和根据?是不是符合教育的伦理和儿童的天性?这些深层次的追问才是有价值的。
打造“领导者-领导者”模式
领导者的责任是解决那些结构性难题。领导者必须讲清楚“要带领大家到哪里去”,因为只有人们确信他们的领导者指导去哪里时,才会愿意追随。“你可以叫它愿景、梦想、目标,也可以说是使命、计划,本质上都是一种明确的关于学校未来的观点。”
当大家都清晰地知道孩子正在接受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前进的方向,校长、各区域执行校长、老师们和家长群体才能达成共同的价值观,所有人才会拧成一股绳,自发地去改变、提升。
走出“扁平化”与“科层级”的悖论。“扁平化”组织结构效率高,但是信息会变得非常碎片化,也就容易出现疏漏。传统的“科层级”结构优劣势也很明显,校长日常事务协调的成本是极大降低的,但是,这种一层一层传递信息或指令的方式又很容易走样。
基于这种思考,在执行校长这一层,加了一个类似于传统学校“教务处”的设置,帮各学部执行校长协调解决问题,也直接面对所有学生,像学校的“中枢神经”一样去做整体协调的工作。
在学校打造“领导者-领导者”模式的组织形式。校长是领导者,中层干部、教师也是领导者,这样大家工作的思路才能从“规避错误”转变为“追求卓越”,也只有这样,人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
教师发展要基于实际解决问题。让教师自己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必要的时候,校长协助解决,这样才能实现真的成长和提升。这也是校长之所以是“仆人”的根本。“作为校长,我们要有服务意识。不停地问老师们,你们想达成什么?你们需要我怎么协助你们?”
除此之外,校长还要成为“教师的教师”,在教师面对一线问题的时候,校长不仅要服务,更要教学、引导。
校长决策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仅凭直觉进行决策。校长不拘泥于任何经验和程序,不受限于任何习惯和方法,不束缚于既定的思路和套数,根据变化的形势和新的情况快速地做出决策,这称之为“直觉决策”。这种对策在学校的发展上,很多时候是管用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但仅凭拍脑袋定取舍,一切跟着感觉走,那是非常危险的事,决策的马虎与失误,也就在所难免。
误区二:追求永远的正确。就像人无完人一样,决策永远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永远没有最佳的方案。因为人是有瑕疵的,而方案是由有瑕疵的人做出来的,而且认识永远是没有止境的。有的校长为了追求决策的绝对正确而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犹豫不定,让绝好的机遇往往失之交臂。当你明白决策有错时,重要的不是错,而是你有没有勇气面对和纠正。
误区三:求得意见完全一致。在决策时,求得意见完全一致,固然是好事,然而对于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或者所决策的事项属于新生事物,要等到认识统一和意见完全一致才去决策,往往错过决策的最佳时机。高见才能做出英明的决策,完全一致的意见只能做出常规决策。一个平庸的决策,往往都是大家都认识到了该怎么做,绝对算不上高明。
误区四:情况不了解就匆忙做出决策。如果情况不了解,信息失真,只会导致判断错误,造成决策失误,甚至会酿成严重的后果。但如果你认为任何决策都要等收集到全部信息,吃透所有情况后才能作出,同样可能会错过决策的最佳时机。一般应掌握的原则是,当收集到大多数关键性信息、掌握了大部分关键性情况时,就应立即进行决策。
误区五:决策不敢冒适度的风险。世界上没有四平八稳的事情,过于平稳,只能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最终带来的是平庸,没有作为。校长决策敢于冒一定风险,不是孤注一掷、铤而走险,而是对情况的了如指掌,对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分析,对未来发展的准确判断,对胜算得失的清醒拿捏。
教师管理应强调“劳者多能”
教师管理的重点之一,不是管控教师的行为,而是走进教师的内心,温暖、唤醒、点亮。
有一位老校长,他用人的时候喜欢用关系好、听话、下达命令后能立即执行、认真落实的人。他在日常工作中就频繁使用一位青年才俊,几乎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让这个小伙子去做。有一天,这位校长又安排小伙子去做一件事情,这个小伙子反问一句:“校长为什么总安排我?”校长笑着回了一句话:“不是能者多劳吗?”没想到校长笑嘻嘻的这句话,却让这位青年勃然大怒:“为什么能者多劳?难道能者就要被累死吗?累的人累死,闲的人闲死,这是学校管理吗?”说完之后,把门一甩,转身而去。这位校长感到非常不理解、非常痛心,没想到自己非常信任、对其寄予厚望并想重点培养的这位青年教师却给他这么多质问。
在一个学校里,校长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虽然每个人能力有差别,承担的事情责任有大小,但是要基本上保持均衡,这样才能让大家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平衡、和谐。如果有的人干得太多,有的人干得太少,就明显造成一种不公平,这样的管理是非常危险的。强调“能者多劳”,不如强调“劳者多能”。“能者多劳”和“劳者多能”,表面上只是字的顺序的变化,但是其含义大不相同。“劳者多能”重在通过劳动的机会让人成长,让人拥有更多的才干和更强的能力,重在发展;而“能者多劳”重在使用,重在管理。
在“劳者多能”的理念下,倡导的是一种教师管理的增值性策略,它有五方面:
第一,激发教师的学习之心和对工作的敬畏之心。
第二,让每一个教师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第三,构建学习型组织,创建成长共同体。
第四,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帮助教师打造工作品牌。
第五,做好教师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
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应该包含五个方面:
(1)教师的情绪与态度管理
(2)教师的学习管理
(3)教师的目标管理
(4)教师的时间管理
(5)教师的行动管理
使教师主动与学校共同发展
第一,算好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岗位系数。两年前,学校迎来第一个“政策红包”——分级聘任。领导班子在制定分级聘任方案时,反复讨论教师最关心、最计较、最不满意的是什么,总结出两个关键词——“量”和“质”。
学校梳理出主要的岗位,对岗位进行量化赋予“岗位系数”,它在分级聘任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岗位如何设,系数如何定,如何设置才能让教师心服口服,由此我们倒逼“岗位责任清单”。
一份“岗位责任清单”,一个“岗位系数”,这样与分级聘任、竞争上岗、期末考评、绩效工资关联在一起。通过亮晒岗位责任清单,教职工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更加认同,推诿扯皮的现象少了,主动承担工作的多了,从根本上实现教职工思想转变。
第二,列好一张“表”。这张表就是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有关内容,例如教师考核成绩、职称晋升项目分数、评优树先、工作量化等,都采取表格形式,公示在各种平台上,让每一名教师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解决了职称推荐、弹性岗位、分级聘任、评优树先这些“政策红包”中“质”的问题。
第三,投好一张“票”。这张票就是教师手中神圣的权利,也是民主管理的象征,比如金茵小学所有的制度都是教师投票投出来的,然后以公约的形式确立,特别是与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教学人员考评公约》《班主任考评公约》《班级考评公约》等13项公约,先后进行了3轮修订完善,后又新增了《表彰奖励推荐公约》等3项公约。
第四,搭好一个“台”。积极为教师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如开展“自助餐式”外出培训学习、开展“研读名师”工程、举行读书交流分享等;积极为教师搭建合理诉求的平台,如学校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短信或者QQ、微信等各种方式和途径,“说”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的实话,“提”出自己的建议,“表”出自己的看法;积极为教师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后,校长只负责聘任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各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秉承“权责利”公开分明的原则,再选拔和聘任科室成员与各任课教师。
用学术思维引领任务思维
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工作的思维方式,即“任务思维”。而与之相对的,则是一种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即“学术思维”。
任务思维解决个性问题,学术思维解决共性问题。学校日常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这应该是多数校长的切身体会——规划制订、校园建设、校园安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管理任务层出不穷。如果校长采取任务思维,在面对一个个具体任务时不作研究,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行动,则会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也不利于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以学术思维面对工作,工作就不再是眼前的、单个的、孤立的任务,而是一个组织中的某个环节。在这一思维模式下,校长不是被动地完成上级指示,而是主动去优化系统中的环境。
任务思维知其然,学术思维知其所以然。任务思维,着眼于解决眼前的问题,即完成任务本身,但如果没有更上位的理念支撑,就会流于表层、片面与暂时;学术思维,则是深入的、全面的、持续的思维,让校长在面对管理工作时能更为理性,通过研究事件发展的各个阶段,发现一般规律,理解深层逻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进而系统化地规划和设计学校工作。
例如,为了实施一体化德育,一些学校结合课程改革,将教育任务落实到各个学段,包括初一年级要求“适应中学学习生活,树立规划意识”,初二年级要求“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生涯技能”,初三年级要求“合理规划,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等。
为何要这样规划,依据是什么?在长期任务推进过程中,校长往往会遭遇这些规划是否合理的质疑。如果没有科学理念作指导,没有系统深入的学术分析,德育一体化又能否真正落地?
任务思维囿于惯性,学术思维鼓励创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校长不断打破思维定式。任务思维是一种惯性思维,安于现状,习焉不察,在这一思维模式下,很难碰撞出新的火花。学术思维由于具有科学理性认识的支撑,更能够在思考探究过程中催化创新。
当前,一些学校开设了丰富多样的课程,甚至有的中小学仅选修课开设数量就达到一百多门。但校长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课程是否越多越好?须明白,课程最终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要整体理解教育,才能整体把握课程改革;所有学科课程都应指向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来源 | 新校长传媒
国际化学校服务商如何探校?ISO菁英荟带你发现亮点 | 独家探校
CERB年会看点 | 崔建社:站在国际化教育浪尖的“赶潮人”
OECD最新报告:未来学校的四种图景
Ischool数读 | 新增63所学校,渗透率超8%...且看2020年1256所学校境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