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q到微信,同学群从来就没断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拉群,就成了一种增强人际关系的手段。在这些群中,同学群似乎最有感情,最值得加入。但是事实往往相反:当初加群有多积极,后面退群就有多毫不犹豫,最后感慨道:“终于,我毫不留恋地退出了同学群。”
同学群,早就不再是当初的青涩美好时光,而是一个纷繁芜杂的小社会。
01. 同学群里的骗局
前段时间有网友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毕业几年后,班长突然出现,分别将同学们加入到班级群里,美其名曰“致青春”。最开始,分散在城市和各地的同学们还兴高采烈的,聊起从前在学校的事儿。
后来虽然每周也有人讲话,但渐渐地,大家发现群里的画风开始变了。
首先是班长,总是不停地将话题往自己身上扯,什么自己又开了几家公司,又谈了多大的项目,整天被投资人追着跑,都顾不上跟大家聚会这些高大上的东西。
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艳羡,有的同学甚至自报家门,希望能够跟班长的公司合作搞项目赚钱。转眼,俩人就私聊去了,剩下一堆围观群众唏嘘感叹。
但是,一个月后,此前跟班长套近乎最热烈的同学,突然在群里炸锅甩出一句:
“早知道你是公司破产要找接盘侠,我就根本不进这群,限你XX天内还清货款,否则我就报警了!@XXX。”
大伙儿一看,原来他提到的人,正是此前在群里炫耀的班长。据这位同学说,私聊之后班长就不住地跟他聊前景,还从他这里赊走了一批货,至今都没给钱。
同学自己也是小本生意,拖不起的情况下找班长还账,结果发现对方已经被法院起诉了,货款看样子也是追不回来了。
大家惊讶之余,居然没有人安慰受害同学,反而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风凉话。搞得这位同学受不了,退群也不是,不退群也不是,非常尴尬。
02、同学群变成广告群
小学群、初中群、高中群、大学群,我们的社交圈往往因为这些群而变得非常广泛。有些人的同学群多到自己也数不清,每天微信内容多达上千条。
在一般人眼里,这就是个信息膨胀,不胜其烦,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是自己做生意、打广告、发广告链接的绝佳平台。
毕业多年后,很多人不见面,微信群里第一句话就是“兄弟姐妹们,我是微商XXX,需要产品的加我微信”,紧接着,就会甩出一堆珠宝、高仿服饰、包包、鞋子、文玩古董、茶叶水果等图片加链接。
而且每天在群内按时营业:早上发早安语,中午发午安语+产品图片,晚上临睡前有晚安语,跟你聊人生与欲望要及时满足,满足了就放下了这些。
还不止如此,时不时的,更会甩出一两张跟美国总统或巴菲特会面聊天的照片炸群:做微商X年,终于喜提与总统会面的机缘,谢谢团队,你们是我最强大的助力……
一整套下来,这个群就算归她所有了,因为所有人一开始都感觉没办法跟她以同学相称。
一来怕被她拽住买东西,二来看到昔日清纯的她一副商人熟稔姿态的吆喝,也着实倒胃口。
渐渐地,看她这样忙活,大家也回过味儿来,纷纷将群变成公开发广告的地方,什么“孩子在参加xx比赛,请大家投一下票,或者点赞。”什么“我想要xx东西,麻烦大家看一下。”
通常这样的同学群,往往死水微澜,死而不僵,因为是免费平台,在一些曾经的同学现在经商的人眼中,简直就是不用白不用,而至于什么同学形象和情谊,早就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了,更何况线上不见面的“情谊”?
03、同学群变成了婚恋出轨群
有人说:“同学之间的感情是纯真的。”但同学群里的打情骂俏,更让人抓狂受不了。
加群之后,一些从前不敢说的话,也敢公然在群里说;一些从前不敢约的人,现在也敢@了。据说,好多人加入同学群后,都有过出轨、一夜情。
这些蛛丝马迹,也都一一呈现在了同学群里,令人十分尴尬。
04、同学群变成了诉苦群
还有一些人,总是在同学群里聊自己的工作、情感,以及和朋友的关系。什么时候跟这个朋友有什么样的细节交往,什么时候又跟他/她吵了架,事无巨细都要讲,简直形同大家是心理医生。
有同学实在忍不住在群里回了一句:你跟你朋友的事儿,关我们什么事儿啊,能不能别老提……
这下可好,简直如同捅了马蜂窝,对方会情绪崩溃一样地敲出一连串情绪来:当你们是同学,才跟大家聊聊,没想到你们这么无情。
好吧,倒变成了同学们没有同情心了,却不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考虑大家的感受,以及基本的微信社交规则。
面对这样变了味的同学群,很多人只能选择毫不留恋地退出同学群。以保耳根、三观“清净”。
另一方面,人们逐渐认清了人情薄如纸的现实,也是同学群逐渐冷落、凋零的原因。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ai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