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说到负责姜饼的幼儿园老师,就是当初负责老大汤圆长达两年的黎贝卡。
即使汤圆升到大班(3-6岁混龄),每次在幼儿园看到黎贝卡都会飞快地跑过去,要抱抱,迫不及待地分享她的新鲜事。
才20出头的黎贝卡,未婚未育,带起娃来,一点都不输资历老的其他老师,深受各位家长和小朋友的喜欢。
利用这两周贴身交流和近距离观察,我发现她和其他特别“拿得住”孩子的老师,无时不刻都在用的一个育儿技巧,就是很懂得“共情”。
疫情期间,家长不能入园,每天早上,我们和同组的其他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门口,等黎贝卡出来领我们进去。
连续好几天,一位叫玛塔的小女孩在分开时,总是在妈妈怀里大哭不肯进去。
只要到了分别时刻,她死拽着妈妈脖子不松手。
我特别好奇这种情况老师们会如何应对。
只见黎贝卡轻轻拍着玛塔的后背,抚摸安慰着,用同样委屈的语调,和玛塔说
今天幼儿园有你爱吃的果酱面包,要不要来试试(这时候玛塔完全不理她)我知道你很伤心,没事,你想回家是吗?我也想回家,呜呜呜
这时候黎贝卡也跟着玛塔,同频率地一起哀怨着。
当玛塔愿意正脸向着黎贝卡时,玛塔妈妈也附和着,轻声继续安慰,然后用玩游戏的口气,和黎贝卡一起倒数321,慢慢地把玛塔抱给黎贝卡。
玛塔虽不情愿,但也没抓得这么死了,转为搭在黎贝卡肩头继续哭。
黎贝卡继续用相同频道的语气和玛塔“共情”,
舍不得离开妈妈是吗?下午妈妈就会来接你的,很快的。哇,谁哭得像狼一样啊,呜呜呜,是不是很像狼在叫
于是黎贝卡一边继续模拟玛塔的哭声,一边引导着玛塔和妈妈告别,妈妈亲了下玛塔的额头,挥挥手离开了。
全过程大概两三分钟吧。
这时黎贝卡抱着玛塔走向教室,玛塔小脸哭得稀里哗啦的,但至少不反抗进幼儿园了。
在教室门口的鞋帽区换鞋时,小女孩情绪好多了,其他换装的小朋友们一脸懵懂地看着玛塔哭,像围观的吃瓜群众一样。
黎贝卡这时反而不再继续开导玛塔,她不打扰玛塔沉浸在自己离别的情绪,但坐在她的对面,时刻观察着玛塔的反应。
在这期间,黎贝卡偶尔和这个老师说说话,偶尔和其他孩子说着话,给孩子们逐个脱外套换鞋。
经过的老师看到玛塔哭得这么伤心,都会用共情的语气安慰玛塔。虽然玛塔谁也不理,包括来自我对她头上漂亮发带的夸奖,只顾自己哭。
就这样,过了几分钟,玛塔情绪慢慢好了,另个老师带她去洗手间擦擦小脸。等她走进教室时,除了红红的眼圈,其他丝毫没有难过的情绪了。
等我们坐下来,没多久,玛塔主动跑到我面前,伸着手展示她手上的贴纸,自豪地介绍是妈妈买的。那神情和语气,仿佛刚才嚎啕大哭的不是她一样。
后来据黎贝卡介绍,玛塔已经来幼儿园几个月了,但每天入园分别时,都会这样大哭一场。
对此黎贝卡说,不要刻意强求孩子做到我们期望的那样“完美”,每个小孩都有释放情绪的需要,给她一点时间,会慢慢好的。
幼儿园老师共情无处不在--
当小朋友开心时,老师会模拟她的快乐,做出类似的动作或者同样节奏的笑声;
当小朋友生气时,老师也会理解地摸摸头,模拟同样生气的语调,先表示理解,站在小孩的角度说出当下表达出他的感受。然后再解决问题;
当小孩不小心摔倒了,老师一边安抚小孩,一边也会做出疼痛的表情,说一声“Ao”,代表你受伤不是孤单的,我与你同在;
不光为孩子,如果一个玩具被扔到地上,老师也会心疼地为玩具发声:
Ao,你这样扔我会很疼的。
然后才用老师的身份,教导孩子不能这样粗暴对待玩偶。
如果你看过综艺《声临其境》的话,在这里,你会看到《声临其境》的幼儿园版。
老师们如同综艺里的声音大咖,时刻根据现场的小朋友的状态或者事情,调整自己的说话口气、音量和语气,模拟各种声音,和小朋友们的状态同步。
经过在德国耳濡目染德国人如何对待宝宝的哭闹情绪,在“坚强教育”下长大的我,有很深的感触。
在我小时候,当我们因伤心而嚎啕大哭的时候,我们接受到来自家人的反应是:
好孩子,不哭!(或者:男子汉,不哭!)乖,别闹了!要听话!要坚强!
碰到桌角或者摔倒地板,因为疼痛嚎啕大哭,家人反应也是类似--大人用手狠狠拍了下桌子:
桌子坏!好孩子,是不哭的!或者地板坏!我们不哭不哭!
在我印象中,很少有大人会站在小孩的角度,理解我们的情绪,都是用“堵”的方式,代替疏通。
所以在我们的认知中,哭就代表不坚强,是给大人惹麻烦。
为了讨好大人,我们压抑自己的情绪,很多人由此多多少少会有讨好型的人格。
等我们长大了,仔细想想,孩子伤心或者疼痛而哭,是多么自然的事情,哭了就不再是好孩子了?哭了也不再是男子汉了?
多么可笑的一个等式。但可悲的是,当时的我们,信以为真。
哭作为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中的一种,本来就是自身抒发情绪的一种方式。
一度在老大汤圆的成长中,每当她闹起情绪来,我更多的是“劝慰”她不要哭,要不就是提出各种其他妥协条件,让她不要哭。
回头看我这个举动特别可笑。
而且事后问她,为何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哭成这样,泪眼汪汪的汤圆说她也不知道。
现在想来,就是情绪上来了,哭一鼻子当做解压,而哭完她整个人就没事了。
情绪的疏导,在于“疏”而不在于“堵”。
疏首先需要的是被看见,被接纳,允许悲伤的情绪存在。
共情,这个从黎贝卡和其他幼儿园老师的身上学到的百试百灵的哄娃利器,不需要花钱,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和练习,你我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