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一下子拉开的,而是一步一步拉开的。
01 关于努力
之前写过这样一段话:看到节目里有一段薇娅的访谈,薇娅说,自己在双十一期间,三天只睡了了一个半小时,但她不觉得累,原因是自己热爱主播这个职业。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因为热爱,所以心甘情愿。
有人评论说,如果自己直播那么赚钱,我也可以三天不睡觉。几年前,也许我还会去反驳两句,现在就会直接忽略这类评论。且不论是否真的能三天只睡一个多小时,至少这股劲头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具备的。也正是这一点,拉开了那些牛人与我们之间的差距。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有希望。
成长的关键在于努力,而努力的困境在于,我们通常并没有想象地那么努力。
大年初二去公园散步,顺路去逛了逛附近的林间书屋,里面的图书室里已经有八九个人在读书了。
看到朋友圈有个大神,别人春节娱乐,他在家闭关写书,今天才有时间在群里和大家说一声迟到的“新年好”。
要想获得超过平均值的收获,自然得付出多倍的努力。
02 关于工作
有同学在群里说,毕业以后才发现,工作太辛苦,真是不好混啊。
如果是以混的心态去工作,每天都会过得很辛苦,因为不论哪一个工作,都会在某些方面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要么是待遇,要么是工作环境和条件,要么是人际关系,要么是职业成长等等。
我们每个人面对的都是四五十年的职业生涯,就像西天取经一样,每天都过得很忐忑,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如果你是站在长线的角度去考虑,就会发现这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既然不得不上路,干脆就把这当成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
以前没能吃得了学习的苦,现在就得吃生活的苦。当年欠给学校图书馆和教学楼的时间,毕业后都是要加倍偿还的。
现在很多同学在大学那么拼命,也是为了在众多的同学之中,在未来竞争的时候更加显眼一点,能够站得更靠前一点。
我们不能因为一件事情概率低就不去做,只要这件事情值得你去做,你全力以赴就好。努力后失败的遗憾,总比从来没有尝试的悔恨要好得多。
有同学说:“我妈小时候经常跟我说,就算天上掉钱,你要是起得晚,就没有份了。”
03 关于迷茫
迷茫是人生常态,千万别想着消灭它,而是带着它一起前进。每个阶段的迷茫都不一样,读书时担心考试,毕业时焦虑求职,工作后发愁升职加薪,又加上恋爱结婚,带孩子,给父母养老……别担心,哪个阶段的迷茫都够我们喝一壶。
以前有个大v说过一句话,我很认同: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读书时,把成绩搞上去,毕业时的选择就多了。很多同学纠结考研还是工作,其实这压根是一个伪命题,只有当你考研通过了,同时又拿到了不错的就业机会,才应该去思考究竟应该是考研还是去工作。
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选项,例如你的学习能力不够,成绩在班上排名靠后,那么考研对你来讲大概率就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也许就不是你最好的选择。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也发愁,其实真正需要发愁的时候,是你手上拿了四五个企业的offer,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而不是躲在宿舍里面连HR的电话都收不到。
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给自己增加一些选项,这样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手头上的资源不足而感到特别为难。
之前和一个博士生交流,他说大一时自己就有一个非常强的学习动力,当然并不是完全是为了拿奖学金,而是让自己以后在选择是否要考研的时候,多一些底气。他认真学习拿奖学金,参加一些大赛获奖,并且争取发表一些论文,当自己面临选择时,他既可以选择考研,也可以选择去工作,因为手里面有足够的东西证明自己,这两项事情都能够顺利地完成。
04 关于积累
以前有个同学,他在大一时就确定要考研,于是在大家学习并不紧张的时候,他就天天去上自习,提高成功的概率,他把一本英文字典都翻得破破烂烂,考研时英语考了70多分,顺利进入一所985高校硕博连读。而当初嘲笑他那么早就去准备考研,丧失了很多娱乐时间的同学,大部分都没有考上。
我有个朋友,在大学时选择了辅修会计专业,毕业后他凭借第二学位,顺利参加银行的招考,而我们专业的其他同学因为专业不匹配,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后来他顺利地转行,进入了银行业,发展很不错。
这都是其他同学在休息的时候,他们提前开跑,为以后攒下了可以选择的资本。如果我们现在不积累自己的资源,等到真正需要选择的时候,才发现两手空空,根本没有选择的资格。
过年的时候,有的同学在家里看电视,有的在家打游戏,有的在打麻将或者打扑克,但总有一小部分同学是在家读书,学习,背单词,做题,准备简历,或者是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交流询问他们行业的发展,聊聊他们工作的优点和缺点,提前掌握一些行业以及具体岗位的工作情况,为以后的职业规划积累一些真实的信息。
要知道大家进入同一个学校,本身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但是为什么后来大家的差距特别明显?原因就在于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别人超过你,不是一下子超越的,而是一步路一步路地攒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