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拿了那么多奥数金牌,为何不出一个菲尔茨奖,奥数学废了吗

历年以来,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我国学生成绩都相当出色,拿到金牌的选手不说比比皆是,至少每届都有斩获,甚至不乏满分金牌获得者。

但至今为止,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茨奖却和中国人无缘,至今为止,只有两位华裔获得过此项殊荣,分别为1982年获奖的邱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陶哲轩。

因此,相当部分人把责任归结到奥数,认为是奥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很多优秀学生在奥数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最终将数学学废了。

然而,我国至今没有获得菲尔茨奖和奥数并没有太大关系。学生思维禁锢或者对数学产生厌倦感更不应该让奥数来背锅。

l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奥数

有一种说法,只有5%的学生适合学奥数。这个说法并不夸张,甚至某种程度上已经说得非常客气了,真正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占比非常低,远远低于5%。

不是平时数学成绩出色就代表有数学天赋,那不过是基础概念和公式的运用。平时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天分完全是两回事。

补习班学的那些套公式,背模型的学习方法不是学奥数,那是为了在奥数比赛中混个小奖,和奥数的思维完全不沾边。这些学生也不可能在顶尖赛事中得到一等奖。

全体学生学奥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夸张的事,这等同于认定全体学生都有数学天赋。这根本不可能。只要有10%的学生具有数学天赋,这个国家会可怕到什么程度?

l相当部分菲奖获得者是奥数冠军

有一个数据表明,大概有50%左右的菲尔茨奖获得者,是当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获得者。

从1990年开始算起,每届的菲尔茨奖获得者至少有一位是20年前左右的IMO获得者。这本身就已经很说明了问题。

比如众所周知的华裔陶哲轩,就3次参加IMO并最终夺得金牌,另一位当今数学界公认的天才德国舒尔茨,同样参加过4届IMO。

数据不会骗人,能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得金牌的选手,大概率数学天赋相当出色,自然很大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最终获得菲奖并不让人意外。

lIMO获得者和普通学生差别很大

随便看看清华的姚班和北大数院的学生,就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这些班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各种国际竞赛的金牌获得者。

裸考进入这些班级的学生极少,他们无一不是超级学霸。然而,就算这些超级学霸,在和这些竞赛生一起学习,压力也非常大。

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逻辑能力又或者是思维的发散性,这两类学生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曾经有这些班的裸考生痛苦地表示,和同学之间的差距太大,学得非常累。

这个现象也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这些竞赛生并没有学废,更没有因此而厌倦数学。相反,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强,思维更活跃,更发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l从事数学研究的人太少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奥数金牌获得者,并没有志在数学。他们的数学天赋很好,但绝大多数并不准备在这个领域上继续发展。

他们出国深造的首选高校是斯坦福、麻省理工和哈佛等名校,他们更希望在计算机、金融等领域发展,而不是选择普林斯顿这类的数学顶级名校。

发展方向不同,自然就不太可能在数学领域上有什么突破。本质上,这些学生的数学天赋是用在了其他方面,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发展。

北大的黄金一代,许晨阳刚拿下2021届柯尔奖,这是代数领域的最高奖,恽之玮、张玮也在数学界做出了不小的成绩,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奥数的影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些思考:

奥数没有问题,问题主要出在3个方面。首先是学习的人不对,全体学生一起学奥数本来就是个笑话。

没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强学奥数,除了使学生学得痛苦和对数学产生畏惧和厌烦的心理外,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

其次是学习的方法不对,不是在理解数学的逻辑和内涵的基础上学,而是通过公式、各种模型来总结奥数题型强学,自然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最后是学习目的不对,学奥数并不是喜欢数学,准备在这个领域发展,而是为了高考加分,保送,学生的兴趣并不在数学本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不少奥数金牌获得者,但最终从事数学领域研究的人才并不多,有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量的积累也必然会引起质变,我国数学天才最终获得菲尔茨奖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