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的发展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贯彻的教育观念。
在义务教育之中,每个学校都开设各类型的课程,包含文、理、体育、思想政治、美术鉴赏等,但作为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的郑强教授却在一次演讲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内教育现状的看法:现在的小孩,从小时候的教育就搞歪了。
郑强教授
学校教育正在离开“教育”
接受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成长的必经过程,只有接受了教育,掌握了社会的基础知识,才能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世界中生存。
此时,义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白纸一样的小孩子来说,幼儿园、小学作为他们世界观成型、明辨是非善恶、培育个人道德修养的关键阶段,更是重中之重。
说起幼儿园,估计不少人都没什么记忆了,无非就是与同班的同学们一起做着益智游戏,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各种生活习惯。
不过要是说起小学初中,那可以回忆的地方就太多了,想必大部分人在这个阶段都能记起那“繁重”的课后作业、“今天体育老师有事我来代课”等等。
我曾经大学毕业后回到初中,与昔日的老师站在了一个平等的位置交流,当我问起他们当初觉不觉得课余作业有些多了,他们的回答是:考虑到还有很多门其他课也会有作业,其实我已经尽量少布置了。
小学学生
当我又问到班主任为何我们是他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她笑得很无奈,说出了一句多年后我才明白的答案:在没出成绩之前,每一届都很差。
这句话信息量很大,一方面作为老师、作为教育者,在学生们毕业离开自己之前,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孩子们”的缺点;另一方面则暴露出了一个问题:成绩在老师眼中之重要,已经成为了一个分水岭。
成绩的高低在很多学校很多老师眼中都无比重要,考试的分数或许是学生学业的直观反馈,但也是老师业绩考核的其中一部分,业绩评职称,职称挂钩工资,在名利心的驱使下,一部分老师选择了高压模式——用繁重的课业让学生提高成绩。
不管学生前程专注于成绩的老师固然是缺乏职业道德,但更普遍的现象则是当前大多数老师已经不再将教师当做是在教书育人,而是一个谋生用的职业,这个逻辑并没有错,但是当教育从业者不再搞教育,这个时候教育就歪了。
教师评职称
家庭教育也在离开“教育”
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学校、老师的工作,也是家长必须要做的事,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中,学校教育教授知识,而家庭教育则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毕竟是“人之初”的教育。
可如今的家庭教育又是如何呢?
为人父母的人之间,话题总是在孩子身上。
“你们家娃今年多大了?”
“该上个学前班了吧?”
“隔壁家xx的孩子拿了奥数比赛第一。”
诸如此类的对话无不体现家长们对孩子前途的操心。
学生
但是除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孩子婴幼儿时期教导过后,孩子们的时间主要用在学校,教育的重心也转向学校教育,家长们越来越难分辨孩子在学习上到达了什么程度,他们只能依靠老师的反馈以及考试的成绩和排名,更精准一些说是“考试的分数”。
对于工作繁重的家长来说,他们只能从考试分数这种直观的东西上来“考察”孩子的学习状况,于是“片面经验”开始了,分数和排名越来越重要,在家长眼中往往只剩下花时间学习等于高成绩等于高排名等于有前途。
那如何取得高排名就成了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毕竟没有一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只能过苦日子。在无法干预学校教育的情况下,家长们四处寻觅课外班,不是补课内成绩不好的科目,就是一些所谓的兴趣班。
一个个孩子们都成为了宝藏,奥数题信手拈来,钢琴古筝、芭蕾、素描国画、毛笔书法,他们个个多才多艺,也能在平时的考试中拿到出色的成绩,最后在高考完,废人一个,只剩下无聊的玩乐。
所谓的独立人格?审美能力?思想高度?
统统不存在,每天填充生活的东西不过是泛社交软件和毫不关己的空谈。
补习班
我们错在对教育的理解偏差
正如郑强教授所言: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老师的业绩、成绩单上的数字。
国外教育以美国较为领先,他们的教育体系中有一个名为College Readiness的东西,翻译过来叫做“准备好上大学”,也叫作 College Ready。
College Ready总共有四项标准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否在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前具有足够的学习能力,这四项标准分别是知识 (Content Knowlege)、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成功的习惯(Habits Of Success)和社会经验(Expeditions)。
分别代表的是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是否拥有自省和求助以及脱离失败阴影的能力、发展兴趣爱好以及社交等生活方面的经验。
这便是常说的“素质教育”,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而正如上文中提到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我们正在离开这种“素质教育”。
超前教育
恶性竞争
在离开素质教育之后,“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只要能提高成绩就行”的思想逐渐成为主导,学校为了升学率,非考试科目全都给主考科目让路;老师为了冲业绩过考核,压榨学生的课余时间、布置过多的课余作业;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用各种可能将来能帮助升学的课外班填充孩子的童年时光。
一切都是为了“比别人好”。
学前班不上?那就是输在起跑线。
课外班不去?那就是亏。
兴趣班不报?那就是以后少了一个谋生手段。
学校不办早晚自习?那就是升学率下降。
假期作业少?那就是学生玩去了忘了知识。
想要旅游、看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毕了业考上好大学想做什么都行。
就算国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中小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但也于事无补,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谓教育已经变成了一种类似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一切都为开战(毕业考)做拼死一搏的准备。
中国某高校
赶早,什么都要赶早
对于这些问题,郑强教授一针见血: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中学大学化。
中国人一直很着急,在很多方面都很着急,更别提有关自己孩子的前途了。有些幼儿早早得就教孩子算数、英语,把本该留在小学中花时间去牢记的知识教给懵懂的小孩,他们只是记住了1+1=2,并不代表他们理解了其中的意思。
如此这般,无论是幼儿园和小学还是初中、高中都走上了“超前”的道路,这种扭曲的“超前”使得孩子们学习的内容越来越难,也导致了教学的困难。
因为这些知识点都明显地超过了孩子当前年龄段的,孩子们学不会,他们就会害怕学习、不想学习,可以说从小学习就成为了孩子们心中的阴影,一提到学习,那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即便教育部规定幼儿园不得学习小学的知识内容,家长们依旧会寻求课外补习的帮助,还是会造成不参加补习班的孩子在升入小学后与其他孩子有明显的差距。若是一个两个孩子领先于班中其他同学倒是无甚大碍,但如果只有一两个孩子落后呢?他们就会很难追上班级的进度。
家长与孩子
教育是学生的,不是老师、家长的
我提议,学生的睡眠时间再增加一小时。现在是八小时,实际上只有六七小时,普遍感到睡不够。因为知识青年容易神经衰弱,他们往往睡不着,醒不来。一定要规定九小时睡眠时间。要下一道命令,不要讨论,强迫执行。青年们要睡好,教师也要睡足。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同样,马克思也表示教育是一种生产力的再生产过程。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全面的系统的影响作用。
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老师、家长的工作和义务,更多的是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教育中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成分都是孩子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一个接受教育的人,教育对他而言是知识的储备、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独立人格的形成、是思考能力的训练,这一切都将成为他在社会上行走的底气,推动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力气。
那些如同工厂中生产出来用于军备竞赛的人,离开父母离开学校就好似行尸走肉,没有目标没有自我,仅仅是社会中的一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