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霸村:5000多人的村庄,走出了659名大学生,怎么做到的?
如果自己或者家中有人在学习上,没有达到既定的期望,你会归结于什么?
也许你会说是基因,因为毕竟有些东西真的是天生的;也许你会归结为学习者自身,不努力上进是成绩上不去的关键了;也许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大家大家的初衷都是希望能够学有所成,但是在失败的面前,我们总有各种借口。
而在我们中国的湖南,有这么一个学霸村,当然是以“盛产”学霸而出名。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村子,没有非常优美的环境,甚至没有交通便利的出行工具。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环境下“学无所成”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总能找到“学不进去”的理由。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这座仅有5000多人的小村庄,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总计走出了659名大学生,其中还包括26名博士以及128名硕士。并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上涨,而这些学生当中,不乏一些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也成为了全村都感到骄傲的事情。
这个村庄就是位于浏阳市的秧田村,甚至连名字都这么普通,一听到这个名字,大家想到的就是连绵不绝的稻田。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个村庄当中的农民,日常的生活也是通过耕种养家以及供孩子上学。
在之前的时候,也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但是这些村里的农民都深谙一个道理,那就是“读书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他们的眼中,绝对不想让自己的子女走上自己的老路,所以他们竭尽所能的供自己的孩子读书,而且这种现象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文化。
从孩子们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身体力行的教会自己的孩子,知道田间的劳苦和读书的重要性,平时就算再忙,在回到家中之后也不忘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但又不至于太过约束。也就是在这么相对自由但是深知学习重要性的环境中,这些孩子也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也就不排斥学习,从而在成绩上有长足的进步。
不仅如此,秧田村的村民们还自发的在村里打造了一面“博士墙”,将每个从村子当中走出去的博士的名字,都书写在墙上,用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并且在村委会还有一系列对于考上大学的奖励机制,也从另一个角度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
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秧田村不断的培养出了为社会所用的大学生,并且秧田村的村民还很好的将这种文化进行了延续。在2017年的时候,大家合伙将自己辛苦劳作得来的钱,搭建起了一座3000多平的耕读文化馆,这也是湖南唯一的一座村级文化馆,不难看出,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这个村庄的村民们是多么的相信,并且朝这这个方向一直努力。
也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村庄,成为了全国闻名的“学霸村”,那么读者朋友们,看完文章,你们觉得孩子们读书不上进的原因,到底来自于哪里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