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一张卷,北京上海孩子会输?山东河南学生会赢吗?

全国高考一张卷,北京和上海的孩子会输吗?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三个高考大省江苏,山东,河南的考生一直在呼吁不公平,认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高考分数线特别低,全国一张卷,山东,河南等考生会碾压北京,上海考生。

可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从纸面数据上看是可以的,在2020年,北京的一本线是526,二本线是423。其实这一年还是比较高的,长期以来,北京上海的分数线低,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低分数线,也长期羡煞山东,河南,江苏的考生。

以至于,山东河南河北有好多考生,家里条件不错的,都提前移民,在天津买房高考,不过很多家长不明就里,在初中之前就提前布局了,可是结果发现,在天津考不上高中,这是因为天津的中考录取率也不高,在半数左右,天津残酷的中考录取率使得很多高中之前的“移民”,压根就没有机会考取高中。

话题回来,实质上,在北京,上海想要考取名牌大学依然是难上加难,北京考生想要上211,至少要得到630以上的高分。因为教育改革,各个省使用的教材是不一样的,试卷也是不一样,难度也不一样,但是录取的比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和你紧张的不是其他地方的孩子,只是本省份的孩子。

说白了,高考的竞争就是学生智商的竞争,越是高智商群体,竞争越是残酷。

很明显,北京和上海就是高智商群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大量人才涌入北上广,使得北京上海高智商群体浓度特别高,这些人大部分都是211和985等名校毕业,他们的婚姻往往是强强联手,生育的后代自然智商卓越。他们都是高考的“既得利益者”,所以特别迷信高考,迷信分数,对于孩子的教育投入也是相当高的。

这种情况之下,竞争是非常惨烈的。很多北京和上海的“土著”,有房有车,生活无忧,但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解决不了,想要考取一个理想大学比登天还难,原因就是竞争对手太强了。

一个笑话是这样的,在上小学之前,一个孩子拥有1000英语词汇量,在美国是可以的,但是在海淀区是不合格的(大概如此,理解意思即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北上广的孩子竞争是残酷的,“军备”竞赛也是残酷的,幼儿园前,上国际早教班,三四岁英语母语式教育,数学逻辑学习。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就能和老外口语无障碍交流了(这种现象是很多的)。

至于其他的,比如机器人、编程、书法、钢琴、武术、AI课程,都属于兴趣班,这些孩子竞争力是全方面的。这些孩子的能力也是相当高的,因此,全国一张卷,他们是得益者,而不是竞争失败者。

其实自古使然,从明朝开始,江南地区的状元比例就吊打全国了,以至于明朝科举不得不搞南北卷。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山东河南江苏的孩子不行,这三个地方难考,归根结底,不是试卷难度问题,是人口基数和录取比例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仅仅考一个试卷,没有任何意义。

我是张文平说教育,从事教育二十年,在教育的漫漫长途中,我们携手前行,欢迎关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