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教育部的通知有助于招生公平
文/马进彪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通知明确,要强化高校考试招生监督管理,严肃查处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等行为, 同时明确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要协调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央视新闻2月20日)
每年高考之后“高考状元”都会成为最热的词,家长关注、考生关注,想要“掐尖”的著名高校们更是关注。“高考状元”对于社会来说当然是个好事,因为他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示范作用,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榜样。
但很长时间以来,“高考状元”的榜样效应并没有被社会推到高潮,而真正的高潮倒是形成于一些著名的高校“掐尖”行动中。据昔日的媒体报道,一些高校专门向各地派出“星探”,其职责就是要将高考状元一网打尽收入袋内,以壮大本校的声威。
但这涉及到一个教育的本质问题,即著名高校是将普通学生通过高水准的教育措施培养成尖子生,还是直接到高考生中去“掐尖”高考状元?显然,著名高校们有这样的能力和名份,但到处去“掐尖”其实并不是教育的本分,甚至根本不能算是通过教育得到的结果,而只是做了“人才的搬运工”,但这不该是著名高校们的本色。
对于目前的高校来说,总是喜欢这样传宣自己,即本校吸纳了多少多少高考状元,并给予了多么可观的入学资助。这样的宣传本末倒置,因为本质上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该是以“吸纳”为荣,否则,就会变成“人才的拿来主义”。
那么,高校与人才之间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关系?显然,应该是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而不是“掐尖”与被“掐尖”的关系。那么,好的高校应当有着怎样的人才培养价值观,以及怎样的评判原则?这当然应当有着“最民间”的考量范式。
显然,将“高考状元”培养成一流人才,这并不值得表扬,因为这里面根本没有多少培养的成分,基本上就是“掐尖”的结果。而在另一角度上,将最普通的学生乃至是最差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那才值得点赞,因为这才是培养二字的根本意义所在,也才是最接地气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部这次通知的明确条目和亮点就在于,要强化高校考试招生监督管理,严肃查处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等行为, 同时明确只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及有关投档高校。
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一层是,以设置奖金等方式抢生源属于明确的违规方式。另一层意思是,明确了不能将考生的高考成绩提供给与投档无关的高校,换言之,一些著名高校的名声再大也无法在第一时间知道所有高考状元的信息情况,从而不能毫无忌惮地到处“掐尖”。第三层意思是,在未来的招生中,要以学生找高校为主,而不能让高校找学生为主,这有利于实现招生公平。而这些就是通知中最引人关注的亮点。
同时,通知还提出,要协调相关部门和新闻媒体,严禁宣传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等,而这也是一大亮点。因此可以看出,教育部近日发布的通知,正在以相关明确禁令的方式引导着高校尤其是著名高校的招生行为走向正轨,这是使目前高校招生走向规范化必不要少的重要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