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喜剧演员贾玲为怀念母亲而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票房已经超过32亿,成为了今年贺岁电影的一匹黑马。
中间的许多情节都带来了极大的触动,观众有带着小孩去的母亲,有异地过年的青年,也有年迈的老人。一部贺岁喜剧电影,却让很多人哭湿了口罩。
母爱如水,无微不至充满坚韧。
母爱是如何治愈一生的
《你好,李焕英》讲的是一对母女之间相互成全、相互奉献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剧本,贾玲筹备了三年多,加入了许多真实的母女相处细节。
2001年,刚考上大学的女孩贾晓玲(贾玲 饰)突然回到了1981年,与年轻时代的妈妈李焕英(张小斐 饰)相遇。故事改编自贾玲的亲身经历:2001年,19岁的贾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但刚入学一个月,母亲却突遭意外离世。
母亲的离开成为贾玲一直难以解开的心结。
“子欲养而亲不待”,影片里无不表达着贾玲本人的遗憾:在贾晓玲眼中,自己成绩不算好、干饭第一名,是个总不给母亲长脸、不让母亲省心的不上进女儿。在母亲遇到意外之前,自己许下的宏图大愿都还没让她看到。
所以回到1981年,晓玲拼命地想让李焕英快乐,帮她买下厂里第一台电视机,使劲撮合母亲与厂长儿子沈光林的爱情,希望她换个老公、换个女儿,这辈子不要再活得那么累……
贾晓玲总想着,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自己就能改变母亲的生活,以为换一种生活,母亲会变得更富有、更幸福一些。一开始和李焕英的母女情,到穿越之后发展成姐妹情,初心都是简单的:我想让你高兴。
这是一部让人笑中带泪的影片,片中妈妈一句“宝儿”“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句朴实真挚的话,成了很多观众泪水决堤的时刻。
豆瓣影评区,一条短评收获了上万人点赞:“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但妈妈远比你想象中更爱更爱更爱你。”
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是李焕英。也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在女儿说出“我以后肯定有出息”这种看似不着边际的幻想时,还能坚定的回应“那肯定的”。
总有人说,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延续着父母的期盼,一出生就继承着要让父母满意的使命。在无法避免的比较里,孩子似乎成了一种可以分出输赢的武器,而大人们总是谈论和夸赞着“别人家的孩子”。
贾玲和很多人一样,不够优秀,不够完美,没能成为父母在饭桌上的谈资,没做一件让妈妈高兴的事。
“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世间一切万物都自有它的伟大和渺小,妈妈却只想在你伤心难过时,在你沮丧自我怀疑时,稳稳的接住你。
李焕英,再一次教给我们如何做“母亲”
李焕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但她的伟大并不在于她成就了谁,而是她对孩子的爱慷慨、豁达、朴素又坚定。
影片中的贾晓玲,是一个不让妈妈省心的女儿。她从小到大除了能吃之外,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成绩永远是班上垫底的那一个。她印象中最深刻的场景,就是妈妈听着班主任的训斥,抬不起头的样子。
高中毕业后,她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学校,为了哄妈妈高兴,骗她说考上了本科。当众抖出来的真假录取通知书,给了我们每一个当父母灵魂拷问:“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样?”
李焕英是怎么做的?她仍然温和地笑着,骑自行车把女儿驮着,和女儿一起憧憬未来。父母最大的不凡,是接受孩子有可能平凡。
“我的女儿啊,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就行了。”李焕英爱她的女儿,无论她是否漂亮,是否优秀,是否给她争气。
“如果你怎样怎样…我才会如何如何…”许多父母常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根据荷兰大学的实验发现,相较于有条件的接纳孩子,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时,面对挫折时更容易恢复信心。
“如果你不哭,我才抱你。”这是对小婴儿说的;
“如果你不乖乖练钢琴,我就不让你看卡通。”这是对学龄前儿童说的;
“这次考试如果没有前三名,我就不带你去迪士尼乐园玩。”这是对更大的孩子说的。
几乎所有家长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句型来“操控”孩子:“如果你不怎样怎样……我就不会如何如何……。”这样的说话术确实很好用,好比在驴子前面挂了一串胡萝卜,让孩子为了追逐前方的“好东西”,进而转化为驱使自己往前的动机。
温暖的家,是父母与孩子谈情说爱的地方,反复和孩子谈条件,并不是一件好事。
心理学家兼儿科医师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曾经说过:“人心最大的需求,就是能够被他人『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而最适合扮演“无条件接纳者”角色的,当然就是自己的父母与家人。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他们邀请二百四十七位年龄在十一至十五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了一项“心理测验”。测验时间只要十五分钟,内容非常简单,孩子们被分成三组,发下纸笔,请他们一人写一则故事。
三周之后,刚好是学校期末考,同学们有些人考得不错,有些人分数不甚理想。成绩公布之后,老师邀请同学们填写一份心情评量表,比如:“你感觉沮丧吗?愤怒吗?或是高兴吗?得意吗?”之类的情绪指标。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三周前被分发到第一组,描写“曾被无条件包容与接纳”故事的孩子,即使考试考差了,也不会太过沮丧或自卑,恢复自信心的速度也比较快。反之,另外二组孩子的情绪,与成绩呈现高度相关,成绩好的人会得意忘形;成绩不好的人会陷入沮丧忧郁,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自信。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经历失败挫折的孩子,只要心里有一点点温暖,想起“不管我的表现有多糟糕,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人,曾经无条件的接纳我、包容我”。这么一个单纯的信念,就能支撑他度过情绪的低谷,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而这个能无条件接纳他的人,或许是好朋友,可能是好老师,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父母及家人。
父母的不凡,便是接受孩子的平凡
很多人在小时候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长大以后想做什么?父母们总是希望从孩子的嘴里听到类似于科学家、宇航员一类的答案。
父母们最难接受的,也最不愿意承认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个极其普通、平凡的人。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每个人的生活都大抵如此。
但我们往往害怕着这个叫做“平凡”的东西。现在,我们又把愿望嫁接到了孩子的身上。
我们都希望孩子去藤校、清北,但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甚至是职高,我会不会因此痛苦不堪?要不要因此让孩子觉得自己技不如人?我们的心态、状态,决定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何面对那99%大概率的人生。
有一天,作为父母的我们都会离开孩子,我们大概都不希望,孩子对我们的回忆里,只有试卷、补习班、大吼大叫。是否也最好能有些温情,比如,有傻笑,有拥抱,有歌声,也有雪糕。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够闪耀,成为不凡的那个人。但能够接受孩子有可能在我们做了一切努力之后依然平凡,可能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不凡。
放下焦虑,放下和其他家长之间的攀比与对比,我们可以重新看待自己的孩子,重新思考让孩子努力学习的意义。
其实,我们期望孩子现在多努力一点,无非是为了让他以后有能力去养活自己,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我们的孩子若能安于平凡,健康快乐地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踏实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健康快乐,平安到老,又有何不可呢?其实,这才是父母最想孩子拥有的未来吧。
平凡,是人生唯一的真相。但是,能将平凡的一生活出滋味来的人,就是生活的英雄。身为父母,也许应该向李焕英学习,大人从容坚定,孩子才能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