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小学生,老师要求背诵《弟子规》,家长质疑:这是精神鸦片
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深深地植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感》
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在帮助孩子完成背诵《弟子规》的作业时,表示很无奈。一方面,她觉得《弟子规》没有文采,没有精神内涵,更像是“精神鸦片”,与当今社会严重脱节,不适合进小学课本。
另一方面,既然老师要求了,作为家长的应该率先响应,给孩子做好榜样。于是,她在一边背诵一边辅导的过程中产生愤懑。
事实上,作为众多蒙学读本之一的《弟子规》,为孩子呈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讲述了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子弟要孝顺父母、谨言慎行、友善博爱、勤奋好学。这种生活方式蕴含着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很有帮助。
虽然“精神鸦片”的说法有些夸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弟子规》对儿童养成教育中的确暴露出一些局限性。
首先,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对词类的最初掌握源自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一开始掌握词时常对词义理解不确切,学前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基本达不到准确的概念水平。
以《弟子规》为主的读经教育,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跟读诵读,在幼儿尚未掌握词类、理解词义时采取“填鸭”式方法,将陌生的词语强塞进儿童大脑中,以期日后再来慢慢反刍消化。但未在理解的基础上所习得的语言,其实对儿童的言语获得与发展并无实际效用。
就儿童的言语发展视角来看,《弟子规》的语言形式属文言文,通篇的行文方式对儿童来说晦涩难解,枯燥无趣,很难引起儿童的兴趣,强行引导诵读,只会使得儿童更易生倦生厌,最终将阻碍儿童的言语水平提高。
其次,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中,6岁时抽象思维才萌生,12岁以前都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常通过生动有趣的动作和游戏,直观地感受世界。
在儿童不解其意的情形下,反复诵读《弟子规》,被教导者强调为“读书百篇,其义自见”。
但儿童在认知发展早期,采用的是机械记忆,熟读熟背会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导致其无暇顾及同环境的接触,无法汲取新知识。
《弟子规》在全文中多达60处,用到了“勿”、“必”等教条训诫式的词,全文反复强调服从,要求儿童学子接受父母、师长等所制定的秩序。
儿童的生活和教育内容在早期发展阶段,本该是充分的幻想、自由的游戏,借趣味的方式来形成表征从而认识世界,即“乐学”。
儿童倘若完全依循《弟子规》中的诸多规则,定会由此遭到思想上的禁锢与行为上的限制,失去天真烂漫,使他们的感知觉和智力发展受阻,很难在成长后真正拥有健全人格。
再次,《弟子规》全文列述了儿童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所应恪守的诸多行为规范,被寄予弘扬和培育美德的期盼,但其所定下的行为规范,并不符合现代儿童的道德发展需求。
它没有鼓励儿童作为独立个体自主,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发现,也没有引导儿童通过自主思考,推理进行是非判断,只是直接将“仁义道德”与“君臣孝悌”一股脑塞进儿童脑海中,试图在反复约束教导下强行提升儿童道德水平。
在这样德育思想教育之下,很难预料儿童在今后成长中,能真正获得明辨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今天的儿童养成教育中,极力推崇儿童背诵熟读《弟子规》的读经教育,也许本是出自教育者的一片热忱,因为仅仅提倡智育发展是不够的,还应该与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相结合。
《弟子规》中的德育精神或可学习,但德育的发展,还是首先要基于儿童发展心理中所重视的“儿童本位”观。
对儿童的养成教育,应是依据儿童的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在向儿童传承传统文化时,也应是让他们能够批判地继承,讲求方式方法。否则,我们大可不必让懵懂的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去摇头诵读《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