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害娃一辈子!这5种惩罚方式,一个也别用了

育学园

前段时间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指出: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但家长们似乎并不买账:

瞅瞅该条微博下的热门评论 ▽

讲真,小编看到评论也惊呆了:「不打不骂育儿法」最终还是败给了「棍棒底下出孝子」?老祖宗的育儿理念果然深入人心。

所以,孩子犯错,我们真的只能用“打”和“冷暴力”教他们学做人吗?

01

错误的惩罚方式

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冷暴力,对孩子的伤害都超乎你的想象。

当众斥责

研究表明:自尊可从婴儿期开始。它可以仅仅因孩子感到安全、被爱和被接受而开始。

当众斥责会极大打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变得敏感、不敢表达、更容易遭遇校园暴力、面对失败很难应付,越做越错。

关小黑屋

这是父母无力管教孩子时,对挫败感的逃避。它不解决任何问题,却寄望于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改正。

关小黑屋最容易破坏安全感,让孩子变得胆小,形成讨好型人格甚至变得自闭。而对有幽闭症的孩子来说,关小黑屋的经历可能成为他一生的噩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门外反省

有研究表明,把犯错的孩子粗暴地关在门外,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哪怕成年后,他们仍然会患得患失,不相信爱不敢爱。

同事J小时候有次犯错被推出门外,任她怎么哭着砸门妈妈都不开。J说虽然事情过去很久很久了,久到记不清事情的原委,但被关在门外痛哭、恐惧、无助的经历,至今回忆起来,心里某个角落都还会有真实的痛感。

打一顿

AAP(美国儿科学会)建议父母或监护人不要打孩子,「打」不会教授给孩子责任感和自制力,反而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和愤怒感。比如经常被打的孩子在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可能会更容易打别人。

另外,AAP认为,体罚不仅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尤其是18个月以下的孩子),也可能影响大脑发育。一项研究发现,多次被打屁股的孩子灰质少(灰质:一种神经组织,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在智商测试中,他们的灰质表现低于同龄人。

比较、诉苦

和别人家孩子比较,以及极力向孩子诉说自己的不容易,或许可以达到让孩子懂事、努力的目的,但同时也会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卑、内向甚至更叛逆,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02

如何正确惩罚孩子?

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那孩子犯错该怎么正确惩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设立惩罚角

在家里某个安全的角落设置一个「反省角」或「情绪宣泄角」(名字自拟)。

这个反省角可以单纯让孩子罚站或罚坐,也可以布置一个软垫一个书桌一支画笔几张纸,让情绪激动的孩子随便画点写点什么宣泄一下情绪。

这个“惩罚项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冷静、平复情绪。而不是合理化家长的情绪。

所以,请不要用威胁、情绪化的语气对孩子说:

“再不听话就去罚站!”

“看看你干的好事,滚去罚站”

“我看你是又想罚站了!”

……

提前跟孩子约定好可能需要罚站的情形。如果他犯错,尽量用温和坚定的口吻提醒他:

“今天你总是乱发脾气,妈妈也没猜到你为什么不高兴。我觉得你需要静一静,到「宣泄角」先自己消化一下,等你情绪好一点,我们再沟通好吗?”

等孩子平静下来,我们要及时沟通、安抚、拥抱。

| 没收孩子物品或收回某项权利

对孩子来说,最严厉的惩罚可能不是被“打”,而是不让他玩想玩的东西,不给他吃想吃的零食。

比如:

孩子乱扔玩具,可以把他扔的玩具收起来,一天之内不可以再玩;

孩子不好好吃饭,可以告诉他零食今天也会被取消,肚子饿也不可以吃;

……

提前跟孩子说明事情严重性,并且告知他:即便哭闹,爸爸妈妈也不会妥协。

| 打手心或屁股

这里说的“打”,可不是指家长气急之下抄起什么工具就给孩子一顿揍。

我们可以提前用旧报纸卷成一个纸棒,赋予它一个名字,比如:警惕棒、惩戒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醒。

当然,队友犯错也可以用它打之以儆熊孩子(开个玩笑,打队友还是要关起门来偷偷揍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 为造成的后果承担责任

孩子犯错,不仅需要让他明确后果,更要教他承担责任。

江苏宿迁一位妈妈在孩子犯错后,贡献了教科书级的处理方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一时间带孩子看恶作剧的后果;带他挨家挨户道歉;让他一起帮忙清洗被污染的衣物;外墙清洗时,让他站在大太阳底下看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整个事情处理过程中,妈妈都没有大吼大叫骂孩子,却让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注意:年龄较小的孩子,可能还听不懂道理,但通过行动也能让他认识到错误。

比如孩子乱扔玩具,咱们不要急着帮忙收拾,等他找不到时再教育:如果不乱扔玩具,每次玩完之后都把它们收拾到固定的地方,是不是就不会找不到了?然后教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 用奖励正确行为的方法,压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AAP的政策声明“养育健康儿童的有效纪律”强调:专注于教导良好的行为而不是惩罚不良的行为。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也指出:孩子在学习中的任何错误,都不建议用惩罚的方式来纠正。用奖励正确行为的方法,让孩子的正确行为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不是惩罚孩子错误的做法,让孩子学会正确行为。

比如孩子弹琴时有错音,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总是弹错?!”而是对他说“你是大将军,所有的音都是你的小兵,但有个逃兵逃跑了,你能把它抓回来吗?”把指出错误,变成成就期待,一旦孩子达成目标,给予赞赏和奖励。

03

不同年龄的孩子

惩罚侧重点在哪里?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发育情况不一样,惩罚侧重点也不一样。

0-2岁

惩罚重点:家长主动消除诱惑和禁忌,并以身作则。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来学习。他们通常不会把自己行为和体罚联系起来,只会感受到被打击的痛苦。

我们可以这样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5岁

惩罚重点:有效沟通,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行为。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这样做——

1 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沟通

有效沟通步骤包括:允许辩解 - 换位思考了解原因 - 补足知识 - 告知后果 - 设置限制 - 提供选择 - 采取行动。

比如孩子在床上、沙发上乱涂乱画,用温和的语气与之沟通:

“你画画的时候很专注,画的也很棒,但是如果换个地方就更好了。(允许辩解并换位思考

画画最好是在纸、画板或者某面被允许创作的墙上(补足知识)。如果在床上或沙发上画,会把床和沙发弄脏,这样我们躺/坐上去就会弄脏衣服。而且这样一来,妈妈要花很长时间去清洗整理衣物床品,就没办法好好陪你出去玩了(告知后果)。

所以我们换个地方画画吧,妈妈给你准备了画板、白纸、和这面贴了墙贴的墙(设置限制、提供选择)。”

如果孩子还是一再在床上、沙发上画画,那么可以考虑下一步行动——没收画笔或罚站了。(采取行动

2 根据年龄设定罚站时间

根据年龄以及孩子的接受度设定罚站时间。专家认为,每岁1分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法则。

3告知孩子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指责

清晰、直接地告诉孩子正确的事情是什么,而不仅仅是做错了什么。

比如,不要用指责的语气说“怎么又光脚在地上走?!”而是说“地上很凉,请穿上鞋子,不然可能会感冒哦”。

6-8岁

惩罚重点:强调后果,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慢慢理解对错,并要求更多的独立性和责任感。我们可以这样做——

1谈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谈谈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并尝试一起制定可实施的家庭规则以及不遵守规则的合理后果。在特权与责任之间取得平衡,在孩子遵循良好行为规则时给予他们更多特权。

2 允许孩子试错,但要承担后果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孩子错了,没必要非和他争对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试一试。孩子看到行为不当的后果,可能自己就不会再犯这些错误了。

当然,如果孩子不能从自然后果中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就要采取行动了。比如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成绩垫底也不在乎,那么取消电子产品等特权可能是该年龄段的有效结果。

3 教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对待他人

告诉孩子,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没必要总是压抑自己的真实情绪。比如有时候可以适当发泄情绪(在反省角胡写乱画、捏枕头等),但是不能伤害到别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发泄之后要用积极的方式处理愤怒的情绪,比如倾诉它、谈论它。

小编说

对孩子以表扬为主永远是对的,将惩罚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也是对的,但惩罚绝不是简单的体罚,更不是侮辱人格。越是要惩罚孩子,越是要尊重孩子。

当然,作为父母,即便偶尔情绪失控,也不必过分懊恼、自责。给自己一点时间平复心情,当感觉好些时,再回到孩子身边,拥抱、真诚道歉,并说明将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确保遵守诺言),然后重新开始。

从错误中学习,不止是孩子的特权——也包括我们自己的。

参考资料:

1、养育健康儿童的有效纪律(AAP政策声明)

2、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

3、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discipline.html

4、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self-esteem.html

再看看这些也许对你有帮助的文章: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