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护芽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春节已经结束了,预示着寒冷的冬天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接下来就到了“草长莺飞”的春天。
最近的气温也是一个劲儿地上升,很多人都是脱下了厚厚的棉服,换上了薄薄的外套。
但是,大家先别急着“脱衣服”,因为虽然气温已经回暖,但过早地把衣服脱掉容易生病,所以还是要“春捂”。
“春捂”是什么时候?
“春捂”是古人在长期的劳动和实践中认识到的,古人认为:“寒多自上而下”,因此古代的养生家就提出:“春令衣着下厚上薄”。
一般情况下,在春分后的10-15天,就是“春捂”的时间,尤其像那些孩子、老人和体弱多病的人,可以适当增加春捂的时间,一般在2周左右。
当然,“春捂”的具体时间,还是要以天气的温度来定,如果气温还没有持续稳定在15摄氏度,那么就应该适当地捂一捂;如果天气气温已经高过15℃了,那么也要根据及时增减衣物。
“春捂”宝宝究竟该怎么“捂”?关键捂好这4个部位
1)保护好头颈部
人体机体的热量有30%左右的热量,都是由头部发散出去,如果头部受凉,那么就会导致身体内的热量散发得更快。
另外,宝宝颈部的皮下脂肪比较薄,这个部位受凉,直接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冒,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2)保护好肚子
肚子受凉,孩子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脾胃的伤害很大。因此“春捂”的时候,也要注意孩子腹部的保暖。
3)保护好后背
背部保暖做得好,可以很好地预防疾病,减少感冒。但注意在“春捂”的时候,背部保暖也不能过度,以免宝宝穿得过多,后背更容易出汗,一旦受风,更容易引起感冒。
4)保护好脚丫
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而且脚部和地面接触最近,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可能会“寒从脚起”。孩子身体受寒会导致抵抗力低下,更加容易生病。
所以在“春捂”的阶段,脚部的保暖是十分必要的。
“春捂”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 时间上要“捂”对
家长要常常关注天气变化,如果将来有冷空气带来,那么最好提前1-2天,就给孩子增添衣物。
等到气温上升后,也不要立即脱衣服,尽量再捂一周左右,这样才是正确的“春捂”方法。
2. 温度上要“捂”对
一般情况,天气温度以15℃为界限,如果气温高于15℃,那么就不用“春捂”了,但如果温度飘忽不定,而且昼夜温差较大,那么还是要“捂一捂”。
3. 方法上要“捂”对
“春捂”讲究“上薄下厚”,像生活中那些上面穿着棉服,下面露着脚脖的穿法是十分不可取的。
而且,冬季向春季过渡,人体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这个阶段不能一下子急于脱掉衣服,而是应该“一件一件”地脱,给身体适应的过程。
4. 适当运动不能忽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了让孩子的身体更加健康,除了在穿衣上关注外,孩子平时的运动也不能少,这样才能锻炼出一个好身体。
“春捂”也不能“捂”过头
对于还不能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感受的小宝宝来说,“春捂”也是需要有个度,家长对于宝宝的衣服多少最好心里有数。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会冷,于是会宁可多穿也不少穿,但实际上,小宝宝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过度地保暖会导致孩子出现“高热”、“脱水”等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捂热综合征”。
因此,“春捂”十分重要,但也切记不要给宝宝“捂过头”,宝宝的衣服和大人的保持一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