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下,“乡镇教育”到底何去何从?

城镇化下,“乡镇教育”到底何去何从?

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而在城镇化的浪潮之下,不少乡镇老师希望能够到县城发展,甚至是到市区发展,这样的氛围也让许多老师变得茫然。

追求高工资,追求好的工作环境和岗位,对于每一个老师而言,并没有什么错。

只是,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乡镇教育将走向何方?

城镇化带来了人口转移,但是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农村乡镇的教师人数和质量也在城镇化过程中降低。当乡镇学生缺少生源,城市生源暴涨的背景下,便引发了学位紧张的矛盾。然而,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并没有什么错。“上学难”的问题治理上,应该从“拒绝”转变为“尽量纳入”,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模样。

不过,现实中在解决上学难的问题上,却更多采取了“片区化”。

或许在这个看似合理的政策背后,失去的是一种社会的温度。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人口“爆炸”带来的问题,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因为我们的管理措施不够尽善尽美?有意思的是,曾经只要努力,一些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就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可是当前的政策却很容易将这种“努力”抵消。

因此,笔者以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和警醒。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去年,一些大学生,尤其是留学生出现了一些偏激的言行,的确让我们大跌眼镜,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暂且不谈,认为这些偏激留学生,是缺乏“爱国教育”,几乎是所有网友达成的共识。不过,“爱国教育”如何操作,却很少人能够说出一个令人信服的大概来。

有人可能认为多说一些爱国的历史,有人可能认为多灌输一些爱国思想,但是笔者以为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有着自己的判断,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待、引导和教化孩子,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判断,这不是用语言就能够左右的。至少在孩子上学方面,不该让孩子感受到没有“希望”,至少也不该让努力的孩子没有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希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过去一些地区通过“摇号”上学来彰显教育公平。然而,恰恰这样看似“公平”的做法,实际上也不尽合理。原因是“摇号”的方法只是强调了“结果公平”,却阻碍了一些学生想要努力学习获得较好教育资源的“希望”。笔者相信,这样的经历可能会给这些孩子埋下一个“社会不公平”的种子。

那么,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又怎么做好“爱国教育”?

笔者以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有选择地进行“优先城镇化”,而教育应该是首当其冲。换句话说,应该在县城一级布局,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学校,以满足以区县为划分的农村以及城镇家庭孩子上学的问题,有条件有需求的可以实行寄宿学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简单地来说,就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优先对教育和医疗等切身关系群众的社会资源进行建设,让全民享受发展的成果,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和优质教育的需求。这么做既可以稳定教师队伍,让老师能够安心教书,还能促进城镇化,避免教育资源分散,教育质量低等问题。

另外,对于教育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快探索,优质生源的选拔体系,让优秀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好的培养,而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口红利的浪费,也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形成最优化的配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可能有人认为笔者这样的想法是异想天开,但是笔者却认为中国的教育的确应该走这条路,也是解决乡镇教育缺乏生源和老师的最有效方法。

那么,对于当前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和应变,你又如何以为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