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卫星:“开门办学”,将学校向四面八方打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治理正朝着现代、法治、科学的方向前进。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尚待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任重道远。一方面,我们呼吁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比如,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提升管理的专业化和服务性;完善、健全资源配置和分配机制;把学校还给学校,释放校长、教师的能量与潜力,推动学校创造、分享改革探索成果;培育教育中介组织,为学校改进提供有效的服务配送,学校与家庭、社会可以积极互动。通过价值引领、项目引领,激发学校的内驱力、提升学校自身的领导力,发挥专业机构对学校发展的支持力。建立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等等。另一方面,学校应“开门办学”,向四面八方打开,争取更多的资源,服务更广的人群。

教育人才柔性使用

目前的教师编制很难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及小班化教学改革的需要。绩效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考核、激励机制,也是道路漫长。如何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优化师资配置,克服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倾向,注重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在实践中的提升,成为摆在每一位校长面前的课题。

笔者曾在苏州田家炳实验初中的一间教室,看见20多名学生端坐在刺绣架前学习刺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刺绣专业委员会原主任蒋雪英作为校外专家,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授学生刺绣技艺。为进一步丰富学校课程建设,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培育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苏州市很早就建立了教育人才(校外专家)库,柔性使用校外专家,全面深化素质教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到学校做兼职教师,为各种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人才支撑。

到深圳工作后,笔者在任职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开设了近百门供学生选择的“素养课”,对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这近百门“素养课”的师资,除了学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以外兼任外,其余就是柔性使用家长、机构及社会人士。比如,摆地摊卖草编的民间艺人、跳街舞的业余团队,也被我们请进课堂。

“为什么五万首唐诗中没有‘西瓜’?为什么新疆的西瓜特别甜?少年闰土在西瓜地里的形象是怎样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蕴含着怎样的哲学道理?为什么产地的西瓜和超市的西瓜价格相差那么大?”2020年6月,着眼于创新课程形式内容、提升学生发展素养,学校在线上组织开展了“一堂西瓜课——五个博士与您分享”跨学科主题课程,取得了良好教育教学效果,赢得了广泛好评。

作为一次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尝试,学校通过网络信息,柔性整合运用教师资源,让五位分布在上海、深圳、江苏的博士相聚课堂,分别从生命教育、经济学、古诗词、传统文化、经典小说等角度进行教育教学,不仅传授给孩子们以常识、知识,更拓展了孩子们的见识、见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与阅读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真理为友的态度。“西瓜课”成为学校保留课程,下一季将邀请几位作家,从写作的角度与孩子们进行座谈。

当然,柔性使用教育人才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自身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引领教师成长方面,教师的成长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一个“熟练工”,要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完成职业生涯的二次、三次发展……这需要反思教学、学习理论、取经名家,得到专业的引领,否则,就会进入高原期,出现职业懈怠。因此,我们引入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所提倡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理念,助推教师在一次成长基础上再次成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课程资源无限接入

学校向四面八方打开,还要加大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力度,以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同时要加大陈旧的教学模式与方式方法的改进力度,提高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研究能力、改造能力、开发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我们加强科学顶层设计,聚焦办学目标和育人理念,制定学校课程建设方案,开发了“三色课程图谱”(生命教育为底色、经典教育为成色、科技+体艺教育为亮色)。学校利用四点半课程,发动教师、家长,引进社会机构,开设了近百门素养课,对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发展。学校研发了《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文学欣赏与语言运用》等多套实验用书,在语文学科中尝试阅读、写作分科教学,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学校全面系统开展生命教育,成立了“生命教育与课程研究与指导中心”,以专设课程及班会课为基础,辐射所有学科,通过组织系列实践活动,将“生命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组织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系列公益课”,网上听课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学校还举办“新父母学校”,形成必修和选修结合的菜单课程,李玫瑾、孙云晓、刘振奎等数十位名家名师走进“新中一实大讲堂”。学校还积极开展小学初中课程衔接实验,借此探索学段课程与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的问题,探索初中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九年一贯制培养的模式与运行机制。

这些都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建设。学校专门成立了课程资源中心,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从自身挖潜、社区引入、家庭支持几个层面多管齐下。比如,学校图书馆现有图书71166册。图书采购遵循阅读推广人推荐、儿童作家指导、学生的好书分享与推荐、学校课程需要、各科组老师推荐、家委团队的建议等原则,汇聚书单,由学校统一申购。图书分门别类设置在各个楼层的中庭及走廊边墙壁柜上,全面开放,自由取阅,自主管理,不设任何借阅条件和环节,让书籍成为流动的生命,让学生从“做题郎”变回“读书郎”。2020年,学校投资160多万元对原有图书馆馆舍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交给地方图书馆(宝安图书馆)办分馆,成为馆校共建示范项目。学校可借阅书目达到300多万册。图书馆周六日及寒暑假向社区、社会开放,成为社区阅读的中心、学习的中心。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未来学校建在云端

2020年,为应对疫情,学校在集团指导及全校教师努力下,以“一班一课表、一师一课堂”的线上教学及课程设置成为宝安区三所“样板校”之一。4月份复学后,针对学生对线上教学内容掌握程度不一这一客观事实,在摸清学情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做好了线上线下“双线混融教学”。

疫情让我们学会了“转危为机”,同时,也带给我们更深的思考:面向教育现代化,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学校如何成为教育均衡“新优质”,如何推进智慧教育“新进程”,如何实现教育治理“新变革”,如何探索未来学校“新样态”,如何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袁振国认为,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是未来教育的起点。融合教育(OMO)不是简单地将线下教育移到线上,也不是线上教育对线下教育的补充,更不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线上线下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它需要多重融合,让线上、线下成为两个相互包含、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系统,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各自发挥好自身作用,共同努力,发挥合力。

因此,我们积极申请加入深圳市云端学校,采用云端入驻的方式,进行联动办学。我们去中心化,构建联盟关系;扁平化管理,重心下移;依托云端学校,建立多个学习中心:生命教育学习中心、科学教育学习中心、学科教学学习中心等等。

朱永新教授在《未来学习中心:重新定义教育》一书中,从科技发展的角度对人工智能、5G时代的教育变革进行研判,认为“未来已来”的变革,将是“结构性的改变”。他同时预言: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笔者认为,“学什么”永远比“怎么学”重要,生命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基石。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成长为主线,围绕着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展开的专门化的教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因此,面向未来,我们正在形成以专设课程为主导,专设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及各类教育活动有机渗透、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生命教育实施机制。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1年1月刊第4期

作者 | 袁卫星 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编辑|邢晓凤

设计 | 九月九

统筹 | 周彩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