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著作权归七七老师。我有个学习的群,时不时进行一些专题讨论,今天讨论的是数学,七七老师给大家做了一个分享。其实,她没有准备,但作为一位资深的奥数老师,她的即兴发言说出的都是最重要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生群体。
以下是七七老师的发言。
01
我认为自己就得益于数学竞赛这件事。我出身是河南一个三四线小城的普通家庭,因为小学接触到奥数。我是三年级进入奥数班,但是三四年级的月测基本都是50分以下。好多题目上不了手,也没有思路。做了两年题库,五六年级开始参加竞赛,基本都是省赛国赛一二等奖了。这中间,没有捷径,唯有见多识广。也就是咱们说的刷题。
但得益于小学的数学竞赛,我初高中六年的数学基本都是满分,初高中数竞也基本靠自学获得省赛二等奖。因为所在中学是一个重视均衡发展的学校,没有老师专门组织竞赛培训,90年代那会儿也没有辅导班。
因此,虽然靠竞赛成绩保送进了大学,但我还是很遗憾。如果初高中跟小学一样有竞赛培训,应该可以把数学上的潜力再挖一挖,那样,人生会更尽兴。所以,我现在很不喜欢“均衡发展”这四个字。
现在工作了二十年,也兼职了二十年的奥数辅导老师。
我不是专业的数学竞赛,就是一直带奥数。本职工作是大学老师,但是个人兴趣一直没变,就是喜欢小初奥数。我前几天跟孩子同学妈妈说,我可以一个寒假都不下楼,就喜欢宅在家做奥数题。因为现在的奥数书层出不穷,我只是想发现一下这些辅导书的不好在哪里,好在哪里,好为我给孩子讲课提供借鉴。我教过的孩子中,最好的成绩是浙江、福建等省赛决赛晋级。
02
我没有怎么总结过孩子的普遍特点,就是发现学的好的孩子,普遍都说聪明,但是学不好的孩子,问题都不太一致。举几个例子:1.看题看不懂。2.思路断断续续。3.手懒。4.内心排斥。
看题看不懂,我认为是孩子对字句的理解不到位。思路不连贯也是心里有抵触。手懒是一听就会,一做就废。内心排斥是,看到题目超过两行,就不耐烦,就不想看题,就觉得难,不想仔细读下去。
这些归根结底,就是对数学的自信心不够;或者说,自信被打击得缺失了。这个打击,有来自学校的,更多是来自家长的,一些暗示性语言,或者家长自以为是地教孩子。
这个问题应该不只在数学上,也不止在学习上。只要有了自信心,孩子应该干什么都行。但是对于学习这件事,很多孩子就是没有自信。
03
很多家长有些误区。首先公众号,各种学奥数的公众号,我不建议关注。那些内容太散了,没有系统性,给孩子东一蹦西一蹦地说浪费时间。
还有就是网课,我自己在几个知名的网课平台当过辅导老师,试听10个孩子有9个都买。但是这些孩子里,孩子主动要求学的只占一半。孩子不爱学,大部分都存在,家长不能当甩手掌柜。起码作业还是要督促。上完课,不写作业,再上下一节,除了给老师扔钱,没任何用。没有作业的检验,既不知道自己会在哪儿,也不知道不会在哪儿。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的网课教师群里,经常会有大学生或者普数老师提问奥数问题。我想说,普数和奥数完全是两码事。
普通数学讲得好,不一定会奥数。即便是数学系的博士,也不一定会奥数。更别提,一般的老师只是考取了教师资格证的普通大学生了,他们心里对奥数的整个体系都没有概念,你把孩子交到他们手上,半年就费了。我的原则是,宁可不会,不要瞎教。
好多爹妈觉得自己好歹是本科生或者是硕士生,小初的数学还不会吗?是的,你能做出来,但你的方法不对,就好像,明明一个索道就上了山顶,你带着孩子吭哧吭哧爬半天坡,上去了,黄花菜都凉了。还给孩子在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时候,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乱种树还不如留一块儿好地,有规划地种树。
04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对学习的内动力就不会太足。不像我们那时候,就想着学习好了才能有出路。既然奥数可以曲线救国,那就两条腿走路,会更稳妥。现在的小学生你跟她讲这个,她根本不理你。我是在了解孩子上这个课的真实原因的基础上,再开始引导。
具体方法是千人千面,但有两个方法屡试不爽。第一个就是从数字和兴趣类题型入手。
奥数的体系跟普数差不多,但是有几套教材编得确实很好,六大板块:计算、计数、数论、组合、几何、应用题。
从计算、计数和初阶应用题入手,孩子比较好接受,这些都比较具体,三四年级初接触,还不会看不懂。而且数学课本上也大多有这些广角类的题目。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五六年级再接触数论、组合类比较抽象的题目,基本就把初中的数学知识学完了。整个初中都可以用来查漏补缺,不用担心数学了。当然,天赋好的孩子六年级开始学,一年就能搞定这些。这是少数。普通孩子这样学,应该可以学会一些特招题目的解题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对孩子的解题方法进行评价,只要孩子有思路,就表扬。可劲夸,数学本来就是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事儿。最难也最简单。最简单的一般就是答案,非常好判断。但是难的就是好多选择,那就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试错。他发现,这条路走一半,走不通了,再回来。这比你讲十道题都管用。
奥数体系,是这六大板块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比如高中我们也会学数论、组合,但是难度肯定比小学的难。普数的小学生是不接触这些概念的,早接触一些,会减少孩子对初高中课程的恐惧感,让他们到时候学得更从容一些。我觉得,成绩的提高,只有在觉得学得不费力的前提下,才能讲提高。你连普通数学都完成不到90分,自己都不敢去跳帧。
05
初学奥数,关键是什么?我跟其他奥数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有的老师在教的时候,坚持要不画图,不让孩子养成画图的习惯,让孩子学会抽象思维。我不赞同,反正我是要求初学者一定要会画线段图、示意图、和各种辅助图形的。
可能是我是女性,绝大多数应用题,只要画出图形来,题目就解决了80%了,所以为什么奥数的应用题一般都是先从和差倍问题入手,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线段和倍数之间的对应。画得多了,就可以在心里打一个线段图的腹稿了。
教过的学生中,确实至少有20%的学生,每天都不知道在干啥,在数学上还没开窍,就不太建议这会儿学奥数,可以缓一缓。
孩子不一定要学奥数,只是能发现孩子是否偏向理科,或者是否有这个苗头,或者说爱好。总之,让孩子找到一门能让自己产生自信心的课程,保护好他对这门课的志在必得的感觉,是当家长和老师要做的。小初的数学很简单,真的有兴趣,全靠自学都能进省级决赛。
如果他不喜欢,家长却一味唱反调,就毁了他对学习的兴趣了。我认为大家多少都有讨厌一门课的老师,进而讨厌这门课;或者喜欢一门课的老师,进而喜欢这门课的经历。与其强迫孩子,还不如提升自己,给自己能为他兜底的能力,可能会让自己不那么焦虑吧?
七七老师另外推荐了一些书,不过为了防止广告的嫌疑,就不放了。只放一张七七老师的书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