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学习的小馒头
科技的发达,不仅让人们了解更多的新鲜知识,更是给予人们方便快速的交流,但凡是都有界限,过界限的行为不可取。
“变了味”的家长群,家长联系只谈感情
朋友圈里有一名老师,他最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避嫌”教育成难题,孩子的未来怎么办!
私下里,老师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本来班级是没有家长群的,都是这名老师打电话一个一个的通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忙于生计的父母总是接听不到老师的电话。
听从其他班主任建议的老师,也建了一个班级群。
初建成群的班级一团乱,没有群规定的父母,偶尔会就孩子的问题召开讨论,不一会手机的群消息就变成了99+,这让很多家长和老师苦恼。
在一个合适的机会下,老师宣布了群规定,群里安静了,但老师没开心几天,一对学生的家长就打到了老师办公室。
这对学生家长埋怨老师建立了这样一个家长群,让学生的爸爸有机可趁,私下和别的家长联系不说,还只谈感情不谈学生生活、成绩。
被抓住的男性家长还在叫嚣,说老师要是不建群就不会有认识对方的机会,这一切都是班级群造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人做事都要建群,即使楼下楼下也会发群消息会私信沟通,人和人见面的交流少了,自然性别就会被淡化,成年男女的避嫌也就慢慢淡化。但对于家长来说,与其他家长的避嫌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什么是“避嫌”教育
1、避嫌教育
避险教育即教育孩子学会男女诧异,面对男女问题时,懂得避嫌,不让别人说闲话,不造成家庭问题、学习问题。
2、为什么要避嫌
孩子要避嫌一是因为男女性别诧异,二是因为老师差别对待,三是因为自我保护。
为了保障学生们有一个正直的思想,建议家长在家是给学生科普一下男女性别的诧异,让小男生知道自己不要随意触碰女同学,让小女生知道不能随便看男同学身体。
老师总是会差别对待学生的,因此当老师对学生好的时候,家长要懂得不往上凑,不说好话恭维老师,懂得避嫌。
同学相处时,难免会磕磕绊绊,因此在学生打闹受伤时,没有惹祸的学生也要懂得避嫌,不不乱说话、讨论。
避嫌教育要有度,避嫌不是让学生学会逃避
对学生家长而言,他们之间的不避嫌,让两个家庭受到了伤害,也让无辜老师背锅,同时这种“变了味”的家长群,也让很多家长避而不见。
但无论怎样,家长群建立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造成这样的结果,只能说家长不懂避嫌,但同样发生后家长们的不作为也是在避免,只不过避嫌要有度,不要让避嫌与逃避画上等号。
1)衡量避嫌
当学生在学习上有问题时,可以求助老师和同学,衡量避嫌的问题。当询问异性同学时,要和异性同学保持好距离,这是在保护自己。
2)勇于承担
很多学生说是避嫌,往往在破坏老师教育、惹哭同学后避嫌,这不是避嫌,这是逃避。
当做错事时,一定要勇于承担错误,不要想着逃避。避嫌和逃避没有关系。
避嫌教育是为了避免孩子与异性之间的过多相处,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会逃避,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教育孩子不勇于承担,不要把避嫌当成逃避。
今日话题:你对家长群的建立有什么看法?你身边发生了家长私下谈感情的事了吗。欢迎留言
若是喜欢我的文章记得分享收藏,关注我哦!
(本文全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