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碍了英美高校的学费涨价,人们却无法忽略成本高昂的既成事实。2020-2021学年,美国私立大学的平均学费已达到为35,087美元。但即便是拿到梦校offer,也不意味着留学生的追梦之路就没有风险了。选错专业犹如上错车,是很多留学党面临的现实难题。是否还能及时掉头,避免走上错路?在加拿大求学生活多年的Leo用亲身经历得出答案。
当留学生收到海外梦校录取通知书时,可能读遍每一行都找不到自己的专业,只是模糊的写着被某个学院录取的消息。
所以是被“强制分配”了么?其实不然,北美通识教育制度就是如此。
为了帮学生了解所选专业,美国和加拿大的高校会设置两年“缓冲期”。学生并不需要立马确定方向,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探索自己的专长和兴趣。
不少人也是经过这两年才发现,你的初心可能并不合适。
本人就曾经遇到过这一尴尬。2013年7月,当我满心欢喜地点开UBC选课系统时,我惊讶的发现,竟然有好几门社会学的课被标记为“您没有权限选择这些课”。
我气冲冲地找到教务处询问情况。一问才得知,作为Freshman,我还没有正式选择社会学,所以不具备选择某些高阶级课程的机会。
于是,我接着和教务处的老师沟通,能不能让我现在就选择社会学作为我的专业呢?
结果被告知:把通识教育的两年学完后再来吧,少年。
我下意识脱口而出那一句我至今还很后悔的话:“啥是通识教育呀?”
在遭到了教务处负责人一个标准的白眼以及一句“Google Before you Ask”的回答后,我痛定思痛,回到宿舍翻开电脑重新查阅了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院网站下的专业设定介绍。
也正是在这次检阅中,我发现了前文中提到的问题——我咋都入校了还没专业?也因此彻底了解了一番加拿大独特的本科通识教育的体系。
北美通识教育的容错度
加拿大的本科通识教育体系是指在大学头两年,学生并不会被安排特定的专业和课程,而是仅隶属于某个faculty或school,不区分文理工科的教育课程。等学生到大学第二年级结束时,才再次确认专业方向业领域。
也就是说,在加拿大读本科,学生的前两年基本等同于放养状态:你想读什么读什么、想读几门读几门。
它设置的核心精神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去决定自己想学什么,并在独立思考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术方向。
这种通识教育的体系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加拿大所秉承的“选课制”而非统一课程表形式。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时间和精力来安排课程,为通识教育最提倡的多元性提供了基础保证。
另一方面,由于地理原因,加拿大的教育体系深受北美文化的影响,做法也效仿美国大学。
通识教育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Charles William Eliot (查尔斯·艾略特)提出。1869年,35岁的查尔斯·艾略特一上任,他就提出要将哈佛的教育改革为“覆盖全人类的知识”。
艾略特将哈佛大学从原先狭隘的宗教信仰中解放出来;课程从70多门急速增加到400多门;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政治、文学、艺术、哲学、经济、历史等更各个领域的课程;教师从49名增加到了278名。
得益于整个北美洲的文化熏陶,加拿大的教育体系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包罗万象的存在。
通识教育的好处显而易见:打破了固定时间固定人员的“班集体”模式,学生更独立更自主。
每个学生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专业,更可以根据喜爱的专业去选择辅助专业的“僚机课程”。
比如选择环境科学的学生,在通识教育体系下有机会选择历史方面的课程,这样便可以在学习一门纯理科的专业时,补充自己人文方面的知识相关性。
当然,通识教育的弊端也与之相关:它更加要求学生的自控力——在没有“班主任”的监督以及没有“同班同学”的鞭策下,如何不忘初心专注学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此外,通识教育的课程自由选择并不是毫无约束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大学的前两年你是真的可以“想读什么读什么、想读几门读几门”。
但是,当你大二结束的时候,你会发现“哇,竟然每个专业并不是你想选就选的呀?”
考虑到学术研究的连贯性以及专业选择后的知识架构统一性,每个学院会在你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求你在前两年必须要修够某些学科,比如经济学专业会要求你要修够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数学等课。自然科学会要求你修够生物、化学和环境学的相关课程。
这些叫做requirement的课程要求一方面约束了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他们想要学习的专业,让所有准备选择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更好的过渡到大三学年,并让所有选择了这些专业的学生可以专业知识同步化。
当然,这是顺利的结果。
而不顺利的结果,则是你在读完本科头两年之后,发现自己原来并不喜欢这个学科,或者说发现这个学科,并不是你原先想象的那样。
本科读了两年,才意识到“上错车”
2015年4月,当考完最后一门Final后,我整个人都泄了气。那个被我视作大学四年要付出全心全力的社会学,给了我沉重的打击——枯燥无谓的海量阅读、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无法理解的价值观以及截然不同的职业前景让我忽然对即将到来的专业选择充满了怀疑。
我忽然发现,读了整整两年的本科,我怕是选了个错专业。
而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道路:1. 硬着头皮接着读;2. 换个专业从头开始。
当我再次找到教务处的负责人的时候,她明显对我境遇充满同情。她建议我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换一个学术方向,尤其考虑到大三大四的课程更加专业性强,如果没有十足的兴趣和激情很难完成。
而当她跟我说,“你可能要多读一年才能毕业的时候”,我下意识脱口而出说了另一句我至今还很后悔的话:“为啥不是两年耶?”
在遭到了教务处负责人又一个标准的白眼以及一句“When will you grow up”的调侃后,我才了解到,原来我前两年所有修过的社会学课,可以直接作为选修课的学分转到我的新专业。
而由于我目前所欠缺的只是新专业的requirement课程,所以顺利的话,我只需要多读半年到一年(1-2个学期)就可以顺利进入大三专业学习阶段。
通过两年对于课程和我自身的学习和了解,我发现我自己并不适合大量文献阅读类型专业的学习,反而对互动性强的实践应用型专业更感兴趣。
得益于加拿大通识教育的体系,不仅让我意识到自己曾经选择的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从而没有一步走到黑,同时也让我免去了重新开始学习的所有阶段,让我在换专业的决定上有了一定的基本信心保障。
于是,在即将升入大三的时候,我做出了更改学习社会学,转而进行城市环境学的决定。这不仅帮助我在接下来三年中的学习如鱼得水,更让我因此找到了学术上正确的方向,从而为我做出要读研究生的决定打下了基础。
北美高校专属?
事实上,通识教育的模式并不仅仅是加拿大专属的。
正如我前面介绍的,通识教育的概念其实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提出的。而作为教育的模板和标杆,美国诸多的学校也效仿哈佛大学一样实行通识教育制度。
美国大学里,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专业课(Major Requirement)、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选修课( Elective)。
通识教育的课程往往会被要求许多和你专业截然不同方向的课程。例如文科的同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需要在理科中选择,类似数学、计算机、或者自然科学。
理科或工科同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则必须选择文史类的课程,例如历史、哲学或社会学。
通识教育不仅帮助刚入学的学生掌握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更在不同学科的学习碰撞中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通识教育的形成,得益于北美教育对于学生全面性的要求,也受益于四年期的本科教育制度。
相比于北美,三年制的英国,大部分学校则没有通识教育的土壤。英国本科大学三年实行的是“模块制”,其中包括操作性模块和理论性模块,比例依专业而定,比如毕业设计就属于典型操作性模块。
每个模块有时由两到三门分课程组成,所以英国本科教育的大部分课程是与所学专业紧紧相关的,且具有延续性的。比如,你在大一上的课,往往是你大二和大三进阶课程的基础。
于是,如果你无法顺利完成大一的基础课,那么之后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而考虑到英国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育的评分制度是一等荣誉(First Class Honours)及二等荣誉”(Second Honours)、“三等”(Third Class)及特殊学历(Unclassified Degree)制度,学生也很难有闲暇精力分给其他学科的可能。
因此通识教育在英国则鲜有耳闻。
结语
无论是否有通识教育,学习的路都不仅限于本科。
我认为,选错了专业有时候就像旅途中走错了路。你从北京出发,想要去四川,却坐错了火车直奔湖南。等你到了湖北发现了问题,其实并不需要原路回北京,毕竟大方向没错,临时改道再去四川就好。
加拿大本科整整两年的通识教育给所有学生及时纠错提供了缓冲器,同时也创造了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回答开头的问题:读了两年本科发现选错专业怎么办?也许这才是你找对方向的开始。
李里奥:阅读第一专栏作者。建筑师、摄影师、旅行者、留学移民顾问。旅居加拿大8年,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下碰撞出批判性独立思考。希望将自己在全世界游历后的所见所思与更多人分享和讨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