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常说“古有百家争鸣,今有百家讲坛”,虽然不能同日而语,但也同样精彩纷呈。讲师以其博大的学识和谦逊的涵养赢得了无数的掌声,也博得许多同道中人的尊敬和追捧,蒙曼教授便是其中之一。而对于历史文学的解读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历来如此。但面对一些常识性的分歧却难免引起争议。《中国诗词大会》从开播以来便备受关注与好评,在第五季第二场时蒙曼教授作为嘉宾主持在对“锄禾日当午”进行解释的时候救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因此而被不少观众质疑。
在“诗词大会”第五季第二场的比赛过程中,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本科二年级的选手姜怡伶同学因为一道图片线索题的失误而使得分数丢失,这让其他选手和在场的嘉宾倍感惋惜。题中图片所绘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在一旁看着正忙于秋收的青年,旁边还有正在喂鸡的妇人和小孩,像是老人在指导收获亦或是在回想当年农忙景象。随后给出三个选项,姜怡伶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选择了第三个选项也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画面显然和这句诗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出入的,故而在座的都有些不可思议。蒙曼教授便问姜怡伶同学是不是城里的孩子,姜怡伶说是,蒙曼教授便开始讲解题目与答案以缓解气氛的尴尬。
题目的正确答案是第一个选项“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在公布答案后便开始讲解原因,于是在解答“锄禾日当午”本意的时候将其解释为“农夫种庄稼的过程”。此话一出便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指出这样解释太过大意,不仅有悖常理还给不谙农事的青少年一个错误常识。虽然“锄禾日当午”的确是在描述农活场景,但“日当午”与“锄禾”却点明了时间与事件,说的应当是烈日当头时进行的锄草行为,之所以会认为锄禾是锄草,源于农人大多不会选择烈日当头的时候播种,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庄稼地存活。
而从语法上说,就古人语法中,锄禾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词,其结构不是动宾而是动补,禾字当代指禾田,结构语义就成了“动作+处所”,翻译过来应当为“在禾田里锄草”。不过现代汉语词汇中并没有锄禾一词,常人也难免产生“铲除禾苗”的误会。
结语:
当然,学术问题历来都是各抒己见,认为蒙曼教授没错的依旧大有人在。不过在大多数心中,蒙曼教授的解释有些偏差略显大意。更多的人依旧觉得是烈日当空之时在田里锄草更为贴切。笔者一枚学术小白,亦不知引经据典,同样感觉后者更为自然与亲和。想来此诗之所以能妇孺皆知,正是源于他与百姓生活的贴切,百姓感同身受才会争相传诵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