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周岁“抓阄”,一伸手抓住了“这东西”,妈妈捂脸:没脸看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过去的传统习俗也有很多保留至今的,抓周就是其中之一,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亲眼看到过抓周,我上个星期有一位朋友家小孩满周岁,在摆的周岁宴上就进行了抓周这一项活动。

抓周,中国传统风俗,也叫拭儿、拈周、试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和启蒙教育的民间风俗,起源于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在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也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

古书记载的抓周为将物品“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

抓周与产儿报喜、三朝洗儿、满月礼和百日礼等一样,同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核心意义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和期盼,反映父母对子女的深切关爱和无限希冀。

现在还是会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周岁时候进行抓周,说来挺巧,今天刷微博的时候也看到一位博主分享自己女儿的抓周,不过女儿在众人注视下抓到的东西却让自己始料不及,到底是抓到了什么呢?接着往下看。

一:抓阄物件的含义

抓周这个活动是从古流传下来的,也有着明确的规则,比如抓的东西物件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涵义,例如:

书:会读书,适合做学者、专家

笔墨:会成为作家、画家

印章:有权势,会做大官

算盘/计算器:会当商人、会计师,适合从商

钱币:将来会很富有

……

刚才说到的那位宝妈也是准备了很多物件,她期望的是孩子可以拿到毛笔或者书,因为想着女孩子文艺一些气质会更好,再不济就是抓到个红包或者金元宝也可以啊。

但是万万没想到,人任凭周围人如何引诱,女儿二话不说爬上去就拿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大包子,作势还要往嘴巴里面塞。

这可让大家措不及防,赶紧上前把孩子手里的包子夺下来,孩子还不太愿意,以为是在抢他的食吃呢。

而当妈的则是在看到孩子抓到大包子后就忍不住捂脸,无可奈何的笑道自家居然是出了一个“小吃货”,不过老话也说“能吃是福”,倒也不赖。

二:为什么有的家长很重视抓周?

对于孩子的抓周,有的家长就像上面的宝妈一样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并不是那么的注重结果,也就是图个乐呵,但还有一些家长是非常重视结果的,我看过一些相关视频,有的家长是一次次的让孩子重新抓,什么时候抓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什么时候才善罢甘休,当在我看来,这样反而失去了意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有的家长很重视抓周呢?其实都是心理的问题,家长们期待孩子抓到什么样的物什,其实都是反映出对孩子的期待。

大诗人李白抓周抓到了诗经,以后成为了大诗人;钱钟书抓到了书,以后成为大作家;贾宝玉抓周抓到了脂粉钗环,喜欢和姐妹们玩在一起。

看了这些例子,好像抓周真的能代表孩子一生一样,其实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主要是因为父母比较看中这个抓周结果,影响了对孩子的判断,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从而改变了孩子一生。

李白的父亲认为李白可能会成为有名的诗人,钱钟书的父亲认为钱钟书会钟情于书籍,他们都对孩子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也在这方面给予影响和支持,最终成就了他们的未来。

而贾宝玉抓周以后,父亲贾政对他非常失望,下结论说:“将来酒色之徒耳!”而看过这本名著的都知道,贾父其实一直对儿子贾宝玉有很深的成见,认为他就是一个不成器的家伙,难堪大用,所以也无心重点培养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说,孩子将来到底会有何造就和出息,还是看后天的引导教育如何,家长们也不能因为一次带有巧合性的抓周去下定义。

三:合理的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通过一些家长对抓阄结果的重视,也体现出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出现了过多干涉的情况,有的家长会对孩子的发展进行规划,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期望的人物,从而带有强制性的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

可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是发现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将兴趣强行安在孩子身上。

兴趣是可以推动孩子求知的一种内在带有积极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去学习

所以家长们需要合理的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先去观察孩子喜欢什么,对于孩子来说,最专注、最擅长的事情往往是孩子最感兴趣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孩子四五岁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自然就有很多探索的欲望。这时家长要多一些耐心,鼓励孩子去探索研究,能展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孩子对一件事情更深刻,从而形成兴趣。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聪明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小心翼翼的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