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育龄期癫痫女性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呢?
怀孕对于女性意义非凡,它饱含着未知、奇妙与惊喜。但对于育龄期的癫痫女性来说,它还意味着担忧:我是否能怀孕?怀孕和癫痫有什么相互影响?用药有什么注意要点?产后可以母乳喂养吗……
我国癫痫的患病率为7‰,其中育龄期女性占40%,约24万人,是一个颇为庞大的群体,而癫痫对育龄期女性的影响又十分深远,这使得我国育龄期女性的癫痫管理任重而道远。
癫痫对女性的影响主要来自两大方面:疾病本身与用药。
癫痫发作实质是脑部神经元的异常同步放电,它会影响女性的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激素分泌系统[1],使女性出现不排卵或月经失调的情况,甚至引起一些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性激素血症和高泌乳素血症等。然而,用于抑制癫痫发作的药物(AEDs),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肝药酶诱导剂,也会影响性激素的代谢水平,可谓是进退两难,这使得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十分重要。
女性的生理特点较为特殊,要孕育健康的小生命,就要在孕前准备、妊娠期、围产期和哺乳期四个阶段都下足功夫。接下来,我们就分别说说各个阶段的癫痫女性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吧。
1
孕前准备
育龄期癫痫女性能否怀孕?这主要取决于癫痫的控制情况与用药情况。通常情况下,通过调整药物、控制病情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可以指导大部分患者尝试怀孕。
因此,在育龄期癫痫女性孕前准备阶段,应让患者详细知悉癫痫相关的妊娠并发症及AEDs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综合评估、慎重选择AEDs,在控制癫痫发作与患者的生育愿望之间寻找平衡。
首先,进行全面检查是基本前提,应主要关注内分泌、B超等方面。
其次,控制病情对于改善预后多多益善。应保证在妊娠前至少半年无癫痫发作,尤其是对妊娠影响最大的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型。
第三,如果病情控制佳,2-3年都未发作,可以逐渐减药或停药。以最大限度规避AEDs的影响。
若患者病情无法完全恢复正常,就需要对病情进行全面考虑,尽可能采用单药治疗的最低有效剂量来控制发作[1]。在药物的选择上,尽量避免使用丙戊酸、扑痢酮、苯巴比妥等容易致畸的药物。
研究显示,大剂量丙戊酸以及联合丙戊酸的多药治疗对癫痫女性后代发育造成的影响极大,包括高致畸性以及影响神经发育。因此,即使这些药物适用于某些育龄期女性患者的发作类型,也应避免使用,优先选择其他药物[1-4],并在准备妊娠之前6个月调整至有效的血药浓度。
哺乳能否用药?用药能否哺乳?
产前后3天应注意抗癫痫药物浓度监测,避免突然改变药物使癫痫恶化,甚至危及孕妇生命。根据我国专家共识,女性癫痫患者在产后应当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对于妊娠期间用药有增加的患者,建议在产后数周内,逐渐调整至妊娠前水平。
在考虑抗癫痫药物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和母乳喂养的优点后,鼓励母乳喂养。不过抗癫痫药物均可以通过乳汁排泄,应时刻提醒患者关注婴儿的行为、睡眠、喂养方式和婴儿生长情况,尤其是在产后2个月内。抗癫痫药物给婴儿带来的风险可能包括皮疹、肝功能异常,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昏睡、吮吸无力和喂养减少等。
孕期抗癫痫药物的选择
母亲怀孕期间服用丙戊酸钠(Depakote)与儿童的自闭症和认知发育障碍有关,这促使美国FDA提出有关怀孕期间使用这种药物的警示信息。最近欧洲药品管理局建议,除非孕妇参加怀孕预防计划,否则不得使用丙戊酸钠。
有研究表明,产前暴露于新型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Keppra)或托吡酯(Topamax),与儿童认知能力下降并无关联,但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孕前没有补充叶酸的女性且在服用抗癫痫发作药物,其后代伴有自闭症特征的风险大大增加。
如果癫痫患者在怀孕后仍需继续用药,应该遵循最基本的治疗原则,即选择对病情最有效且耐受性最好的药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低剂量单药治疗,或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将致畸率高的药物换成较安全的药物。如果患者已经妊娠,就不再主张调药。
美国神经病学会建议,对服用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和苯妥英的患者,妊娠期间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服用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者,妊娠期间可考虑进行监测。在孕前、孕后每隔12周,孕期最后4周及分娩后8~12周,每4周检测一次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从而更好地控制癫痫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