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四川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显示,四川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共471646人,初次就业率为85.77%。
报告由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负责具体实施。调查对象为四川省2020届高校毕业生(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及招录招聘四川高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
哪些数据值得重点关注?四川省大学生就业有哪些特点?今年就业形势如何?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的有关人士和专家。
85.77%
就业率居全国第五位总体情况好于预期
“虽然去年很难,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却大大高于预期,居全国第五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实属不易。”省普通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2020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总量居全国第五,同比增加4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和毕业生人数增加“三碰头”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市场需求萎缩与人才供给增加的“结构性压力”,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我们决不放弃一个学生!”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四川全面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抓统筹、拓渠道、强服务、兜底线、求实效,一系列政策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打电话、发微信、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牵线搭桥……去年疫情开始就没有闲过。”西南石油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肖友平告诉记者,学校早思考、早谋划,不断优化线下招聘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云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服务、签约手续等一网通办。据统计,疫情期间该校有750名学生通过线上服务成功签约。
截至2020年8月31日,四川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5.77%。湖北籍生源毕业生就业率为84.72%,全国最后一批摘帽的52个贫困县生源就业率为79.98%,残疾毕业生就业率为86.36%,这三类重点群体总体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川农业大学共有63名2020届湖北籍本科毕业生,学校对他们“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为每名湖北籍学生发放了300至1000元不等慰问金,实现了湖北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受助。
高校毕业生认为,疫情对求职心态的影响主要为“对毕业时及时就业有一些担忧”,占比为43.27%;其次为“对就业基本无影响”,占比为39.58%。
75.10%
省内就业依然是首选毕业生深造意愿走高
从毕业生就业的省份分布来看,省内就业的比例为75.10%,省外就业的比例为24.90%。省外就业比例最高的前5位省(市)依次为广东省(4.24%)、重庆市(3.12%)、北京市(1.76%)、浙江省(1.72%)和江苏省(1.60%)。
“近年随着西部省市特别是四川、重庆、贵州等经济快速发展,加以互联网 、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创新力的迅速渗透,西南地区的产业链加速协同发展,打开了西南经济发展新格局。学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省内就业城市又以成都为首。”四川农业大学招就处处长杜彬认为,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更需要高校输送大量新技术、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高校毕业生的国内升学率为14.41%,出国(境)率为1.35%。对此,杜彬认为,毕业生深造意愿持续走高,一方面是各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全面推动国际化办学,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深造意愿持续走高;另一方面,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想通过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来增加未来在就业市场中的择业资本和竞争力。例如,川农大2020届普通类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已经超过30%。
截至2020年8月31日,有14.23%的高校毕业生处于未就业状态。最主要原因是“求职中”,占68.40%;其次是“拟参加公招考试”,占10.67%;第三是“拟升学”,占10.67%。
在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罗哲看来,未就业学生中绝大部分选择考研“二战”或考公务员等延迟就业,这种“慢就业”现象在近几年比较普遍。罗哲也提醒大学生们,选择“慢就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慢”本身并不是目的,尤其是不能害怕就业、逃避就业而“懒就业”。高校需要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职业目标,提高职场竞争力,教育学生正确、科学认识“慢就业”,为选择“慢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帮扶。
0.33%
创业率与上届持平经验不足成最大困扰
四川省2018-2020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分别为0.27%、0.33%、0.33%,2020届较2018届有所上升,与2019届持平。
统计显示,2020届高校毕业生创业行业主要为批发和零售业,占23.05%;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22.10%;第三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14.06%。
“更多比例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是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双百”导师、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学院副院长罗晓彤说,之所以有部分学生选择创业,一方面是因为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回避应聘竞争,另一方面得益于创业政策种种支持。罗晓彤建议,高校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了解有限,应谨慎选择毕业就创业,同时高校应多展开创业指导,邀请企业家分享一线经验。
为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四川多次出台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涌现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等多个高校创业平台。
四川旅游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章弘和同专业的同学成立了一个运营体育赛事、体育培训的工作室。章弘透露,其创业资金来自父母,但受疫情影响和创业经验不足,目前工作室经营情况比较困难。
29.95%
未来形势看好用人单位需求“有较大幅度增长”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四川将突破50万人大关。如何看待今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尽管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但四川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存在很多有利因素。”省普通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首先,用人单位对四川高校毕业生的招聘需求呈现增长态势。调研数据显示,用人单位需求“略有增长”占比为35.25%,“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占比为29.95%,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四川省也将进一步强化实施一系列促就业政策举措。
“目前看来,四川疫情形势逐渐趋于平稳,经济发展呈增长态势,毕业生就业有较好的外部环境。”罗晓彤建议,作为高校来讲,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应该是“临门一脚”,应在新生入校后便定期开展高质量、高水准的就业指导课程,力争做到“一人一策”,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给予就业指导,制订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
“毕业生必须注意到目前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罗哲认为,疫情对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产生较大冲击,但技术类、研发类的岗位仍有较大用人需求,毕业生可跨专业学习相关知识,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此外,国家进入“十四五”时期,新经济、新业态、新行业、新职业不断涌现,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大量新机遇。然而,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对新业态、新职业的理解度、认可度、适应度还不够,高校应正确引导毕业生认识、选择新职业就业。
观察员说
四川省特邀民生观察员吴旭峰:
要建立人才需求预警机制
2020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47万多人,在严峻形势下,实现了就业率达85.77%的全国第五的成绩,这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这一民生实事的重视。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民生工程,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加强:
建立高校专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注重对未来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的科学设置,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个人预期科学选择,最大程度减少之后就业不匹配问题。
倡导正确的择业观。大力实施“归雁计划”,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同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企业要正确把握用人需求。高校毕业生是经过系统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用人单位应当把他们作为激发企业活力、形成内部良性竞争态势的生力军,以此优化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江芸涵、邓翔沣)